《清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末英雄- 第9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法国记者虽然不守规矩,但中文却是流利,他这么一说,整个新闻发言厅一片哗然。恐惧于上次欧洲战争的法国人绝不想再来一场欧洲大战,所以希望能得到一份可靠的安全承诺,特别是针对德国。杨度的发言让勾起了法国人的**。
  法国人一出声,德国记者就大喊抗议,但更多的目光却看着杨度,包括其身边的外交尚书王正廷——他乐于由杨度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毕竟不是完全的官方立场。
  “包括德国,也包括任何想向外转嫁国内矛盾、以维持现政府统治的国家!”杨度点头答道,说的有些隐晦,但他下一句又流露本性了,他道:“中华与德国友谊极为深厚,对德国的遭遇也极为同情,我们也支持德国现政府通过谈判等合法手段改善自身的处境,但是,如果德国现政府想学习意大利来摆脱并不让人好受的凡尔赛条约,我国政府将持完全反对之态度。而反对的理由,除了此举将破坏现有国际条约、引发大规模战争外。更深的一个理由是这将会给德国人民带来更为深沉的灾难!
  作为上次战争战胜国的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已经要求国民捐献自己的金质婚戒,那德国发动战争又要国民捐献什么?作为上一次战败国的德国又还有什么?既然上次战争德国和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同心协力都未能赢得战争。那凭什么认为就能赢得下一场世界战争?德国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好,但战争只会让德国人民的处境更坏。就像本次意大利入侵阿国一样,其最终将自食苦果。”
  不同于前面的回答,杨度的这次赢得在场所有人的掌声,包括之前大声抗议的德国记者。次日,他本次的答记者问不光在国内各大报头版登载,更在除德国以外的全世界报纸杂志上刊行,美国的时代周刊还用他的肖像作为封面,照片上更了一行字:和平守护者!
  二十多天后,看到时代周刊详文的杨锐大笑不已。中国对和平以及条约的维护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根本就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但杨度的表态和立场完全符合世界主流媒体以及那些‘祈求和平’人们的口味,是以饱受追捧。
  看着杨锐笑起,本次以私人身份来访的贝寿同也浅笑起来,他道:“先生,现在有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外国人都希望皙子先生参加下一届总理选举……”
  “是吗?”杨锐放下杂志随口答了一句,“我想皙子是不会答应的,他的舞台是整个世界,国内对他来说太小了。还是不说这个吧。出兵事宜准备的怎么样了?”
  “是。”闲聊结束,贝寿同当即认真起来,他道:“先生,具体的出兵计划已经和日本沟通好了。日本国会勉强通过议案后,最大的问题已经解决。只是惺初的误导之策太过大胆,海军那边反对的厉害。特别是长宁号的舰长谭根少将发誓要与舰同沉……”
  徐敬熙有一种秦将白起式的铁血,对敌人狠。对自己人也不在话下。误导之策虽有可取之处,同时代价也并不是太大——长宁号是当年王平轩甲组的设计方案。其为单层机库、装甲飞行甲板,二十年下来,支撑飞行甲板上五千吨装甲的侧舷支柱已出现一些变形弯曲,该舰要想继续使用就要把水线以上全部削平重建,这还不如重新建造一艘航母。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此事关系到海军荣誉,要执行几乎不可能。
  “呵呵,这么多年了,谭根这小子还是这个脾气啊。”杨锐笑了一下,而后点上一支烟。
  “是的,先生。”贝寿同此来是有求助之意的,“现在主要是他不同意,天森那边已经勉强同意了。我和惺初都认为,此事极为必要,人员的安全也有保障——方案仅仅是与意舰进行炮战,而后在撤离战场后内爆沉没,可谭舰长那边好说歹说就是不同意。”
  “嗯。”杨锐脑海里想着谭根的模样,能够想象他对长宁号的感情,他想了想道:“好像无用去年开始就在海军实习了。”
  杨无用和杨无憾年满二十岁,在无名的影响下,一个入了海军,一个去了空军。听闻杨锐说道无用,贝寿同有些差异,“先生,您是想……”
  “就调无用去做谭根的副官吧,让他寸步不离。他不是要与舰同沉吗,总不能拉着我儿子一块沉吧。”杨锐说道。决定让儿子去冒险的同时他忽然想起了仙凤,但他确定儿子会没事。
  “先生,这……这合适吗,万一谭疯子他……”贝寿同没想到杨锐的处理办法是这个,当即吃了一惊,而后又很担心杨无用的安危。
  “既然从军,那就要有战死疆场的觉悟,而我们这些勋贵之所以被国民供奉,不就是因为要去打仗吗?”杨锐沉声道,“我既然已经退下来了,军中的事情还是不干涉为好。现在这样处理是总参权责之内权责,和我没有关系。你们去办吧,至于无用那边……,他既然是军人,那就应以服从军令为天职,没什么好顾虑的。”
  “可……”杨锐的态度贝寿同早就知道,他现在除了通过王季同影响研发、为革新战术提供若干建议外。军中的事务确实不再管了,调杨无用去做谭根的副官。办法确实很好,可万一……。谁负的起这个责!
  “别可了,事情就这么定吧。”杨锐把烟掐灭,然后问道:“在你们评估中,误导之策能有多大的效果?”
  “效果……”贝寿同有些迟钝,他也狠抽了一口烟,缓了缓才道:“美国造船厂上次大战中时建了不少,但是大战结束后,大部分船厂都倒闭了。现在全国只有十五家造船厂,其中七家为民营船厂。剩余八家不是为海军所有,就是海军重点帮扶对象。
  这八家具体为朴次茅斯、波士顿、布鲁克林、菲列台菲亚、诺福克、切利士敦、迈亚岛、布列马敦,另外康涅狄克州的格鲁石城电船公司,也隶属美海军部,这些船厂共有船坞三十七座,熟练技工八万五千余人……”
  虽然工业实力很重要,但船坞却是造舰的关键瓶颈,听闻全美只有三十七座海军造船船坞,杨锐想问其中有多少是超过两百五十米以上的船坞时。贝寿同又道:“这些船厂基本以恒柏利造船公司、纽泡特船舶及船坞制造公司、纽约造船公司三家为首,他们基本垄断了海军的现有订单,两千吨以上军舰大部分由这三家造船厂建造。按照情报,这些造船厂公司正在准备扩建船坞并招聘人员。我们暂时不知道其扩充规模,但从其船厂设置和面积上推断,如果资金允许。大于两百米的船坞最少不会低于三十座,最多不会超过五十座。”
  “就这么多?”杨锐没有丝毫惊讶。反而觉得少。他概念里的美国航母可是铺天盖地的。
  “是的,先生。船坞不是工厂。总是要受地形厂区制约的,除非美国人填海造船,但这从时间上来说也是来不及的。”贝寿同道。
  “我总感觉太少!”杨锐道,他又问:“超过两百五十米的船坞有多少?”
  “按照以上估计,超过两百五十米的船坞不会多于二十个。”贝寿同道,“总参的判断是,大型航母工期太长,以现有技术,前期工期最少要二十个月,所以真要发生战争,美国海军最可能做的是造一些一万多吨的中型航母,这类航母的工期一般在十二个月左右。这么推算,大致可以确定美国海军在开战第二年能获得二十艘左右的中型航母,八百架舰载机;在开战的第三年能获得四十多艘大中型航母,两千五百架舰载机,不过这是极端情况。
  但如果那二十个船坞中有工期三十六个月的战列舰,那每多一艘战列舰,平均每年就能减少四十架舰载机。总参分析认为,如果与意大利的海战能让各国认识到航母无用,同时我们和日本又鼓吹并且大造战列舰,那美国开造的战列舰不会低于十二艘。虽然开战后美国人很可能将其废弃或改建,但也达到减少五艘大型航母、四百架舰载机的效果。以长宁号一艘换五艘,显然是值得的。”
  “船坞、工期、长宁……”杨锐嘟囔了几句,以前在没有数据时,他总将美帝想的可怕,但实际分析下来,特别是与工部现在筹划的造船计划相比,中日两国未必会在战时造船能力上逊于美国多少,其两百五十米以上船坞不会多于二十个便是明证——地形、厂区布置、造船工人、与之相配套的基建设施、还有配件制造工厂,这些都使得船坞不是说建就建的。
  而这五十个船坞也不一定全拿来造航母,即便美国海军明白航母才是未来海军的发展方向,其航母编队中也要有不少重巡洋舰用作护卫和防空。中华海军实验下来的最佳航母编队组成:为一装甲航母、一重巡、一轻巡、三驱逐舰、一油轮、零点三补给船,吨位比例为2。7:1:0。5:0。75(0。25x3):2:0。5;
  若是非装甲航母,那为防空计,要么轻巡换重巡,要么就必须有两艘轻巡,不然防空火力太过捉急。即便航母只配一艘重巡,那也要占用十五个两百米左右的船坞,这等于美国每年下水的航母是三十艘和十五艘交替。
  “埋弧焊那边情报局干涉了吧?”杨锐思考之后问道,这是确定焊接对造舰带来的优势后。新列入绊脚石计划的一部分。
  “情报局已经把专利买下了,”贝寿同道。“并要求对方不对外声张。但现在电弧焊在造船业很普遍,这能取多大作用难以估计。”
  “技术的进步只能干扰。不能阻止,我们尽人事即可,不必太苛求了。”杨锐无奈道。绊脚石计划的关键部分原子弹理论已经被各国物理化学家突破到放射性元素了,再过几年必定会有人发现原子裂变,到那时,只要愿意花钱,数年内必可造出原子弹。
  不同于杨锐的淡然,贝寿同说道,“先生。即便只有五十个船坞,那也是股可怕的力量,我们和日本、朝鲜加起来,即便扩建,两百米以上的船坞也不会超过三十个。”
  “以美国的造成技术而言,船坞是一个瓶颈,但对于我们来说,瓶颈不是船坞,而是资金。”杨锐摇头。手上烟雾缭绕。“不管怎么算,战争期间,每年投入造船的资金都不会超过四十亿,就这四十亿。要造商船、造油轮、造护卫舰、造护航航母,不然贸易和后勤无法保障,这里便要减去七到八亿。剩下的还要再减去五亿潜艇经费,不然就无法威胁敌人的贸易和后勤。最后剩下的才是造水面舰艇的资金。除了航母,又还要造驱逐舰、造巡洋舰、造快速油轮和快速补给舰。这么算下来,真正能用来造航母的钱,最多不超过十四亿。
  十四亿能造多少艘航母?造耐用些的装甲航母,九千万算,也就十五艘,一千五百架舰载机;造普通的虽然省钱,只要七千万左右,可航母多了,与之配套的舰船也会增多,算下来也就比之前多两艘航母而已。十七艘航母最多一千七百架舰载机,这和你刚才说的二千多架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啊。再说,战争真要拖个四五年,不说我们拖不起,美国人即便要填海,也已经添好了吧。”
  杨锐是以军费的角度计算造舰能力,而贝寿同则更关注战时生产能力。造军舰,特别是造大型军舰,是完完全全的技术活,绝不是说来就来的。美国的情况是受船坞所限,有钱没处花,可中国的船坞就够了吗?即便每年十五艘航母,以那也要有二十三个大型船坞或者船台,现在中日朝全部加起来,能造两万七千吨的航母的船坞也不过十二个。
  想到这一点,贝寿同建议道:“先生,不管美国人如何,我们都该扩建一些大型船坞吧。”
  “不必了。小徐那边有完整的战时造船计划,到时候只会没钱开工,不会缺船坞和工人。”杨锐道,“现在的情况是日本造船厂配合不配合的问题,如果他们不配合、不纳入战时工业体系,那大连这边就要扩建船坞、培训工人了。”
  “可行吗,先生?”大连造船厂最多也就能建六个船坞,加上南京扩建至四个、江南的两个,这十二个船台能造那么多船?想到这里,贝寿同不得不问。
  “当然能!”杨锐很肯定,“一切顺利的话,我们的船坞利用效率最少是美国人的五倍,真正缺的还是钱。有这样的效率本来是可以在美国战时工业未完全启动前快鱼吃慢鱼,可快鱼吃慢鱼一样缺钱,我们即便在前面一两年掌握了太平洋制海权也不能如何。美国造舰不行,造飞机的话因为有那么多汽车厂,数量肯定倍于我们。
  还是不说这个吧。误导之策就这么定吧。另外海军可以误导,陆军也不能落下。这一次出兵我听说陆军虽不去,但陆战队还是去的,武器里头就把二脚踢加上吧。”
  二脚踢军中单兵反坦克武器的俗称,杨锐称之为火箭筒,其实就是个大号二脚踢,类似二战德国的铁拳,其军中正式名称叫做‘啊屁击’,老兵教导新兵时时叮嘱,打的时候记得要大喊‘啊屁击’,不然不灵。
  “可之前这是保密使用的啊。”贝寿同不解的问。
  “航母无用论不够,我们还要制造战车无用论。”杨锐笑道。“再说双基******和药柱问题都已经解决,新的rpg正在试制,射程肯定超过三百米。这次就把库存的那些二脚踢放出去吧,让各国吹鼓战车无敌论的那些人震撼震撼。”(未完待续。)


第八章 调子

  说到让那些人震撼震撼,杨锐难得坏笑起来——在以前哀叹历史面貌全然改变、时局把握能力完全丧失后,他又发现自己掌握着一个别人无法匹敌的东西,那便是了解世界科技树的走向,以及科技树对历史、军事、政治所带来的影响,之前的复兴军正是因为新战术、新武器的使用才立于不败之地的。
  杨锐的大致构想是:在干涉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的战争中,把有效射程四十五米的华版rpg…3大量抛出去,紧接着的西班牙内战中,则把马上要定型的华版prg…6抛出去,让世界各国深信坦克无用论;真要爆发二战,古德里安的装甲师将面对法波两国步兵prg…6暴风雨般的打击,看闪电战还能不能闪起来?届时发动战争的德国或战败、或内爆,反正整个世界很快会恢复平静,而美帝将继续孤立于美洲。
  至于rpg被敌人仿制对自己的坦克产生威胁……,反正玻璃钢和陶瓷装甲都已研发出来了,前者因为价格低廉,海军已将其运用至长宁、永宁的替换航母上,加上单层机库改为双层机库减少了装甲防护面积这个因素,装甲航母最令人诟病的重心不稳、支撑易坏的问题彻底得到解决,海军声称以后只要装母,不要裸母。(虽然建造装甲航母仍有费钱、费工的毛病,但参考新近草拟的战时造船计划,费工问题完全得到解决;而费钱,在数量上短少两艘却能提升其他十五艘的生存能力。这是笔划得来的保险买卖,毕竟航母不是一次性筷子。少损失一艘等于新造一艘半);而后者极为昂贵,但未必不能少量用于坦克装甲上。再说真处于实战中,单兵反坦克武器根本不能阻挡装甲洪流。
  贝寿同听闻杨锐要把二脚踢抛出去,却未想他连现在还未定型的新一代反战车武器rpf…6也抛出去,所以一是并无反应。他还是纠结对美策略,清咳一下还是问道:“先生,击落美军飞行员之事美国人一直未曾释怀,这段时间其国内对通过第二次卡尔文森法案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下半年的伦敦海军裁军条约会议也讨论甚多。拆散中日朝同盟是注定已经是普遍认可的谈判前提条件,而我们国内也有一些议论。不少人认为应该放弃同盟,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