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5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娘娘,前边就到庄子了,那里便是官家长得的地方,您一看便知晓了!”赵信说道。

    说话间,船突然停下了,皇帝喊水手们放下小船,他要上岸,把众人吓了一跳,不知道他又闹哪样?

    “娘娘,我们要上岸吃玉米,父皇问你们去吗?贵妃娘娘和贤妃娘娘、淑妃娘娘都说要去的!”这时赵玉珊跑过来问道。

    “一定又是你们闹得的吧?”朱淑真问道。

    “不是,哥哥问玉米是什么味道,父皇说要知道桃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赵玉珊说道。

    “唉,官家一出宫就胡闹,要知道如此我就不来了!”朱淑真叹口气说道。

    “娘娘不想尝尝吗?这可是陛下从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寻来的,我也好奇是什么味道,如何吃法!”赵信笑着拉着朱淑真也下了楼。

    赵柽带着一大家子下了船,只有见喜和旺福等几个内侍随行,其他人按照吩咐将船开到庄子码头去了,这让见喜叫苦不迭。前些日子皇帝在宫中待烦了,想到北府去看看,见喜知道若是正式出巡那是惊天动地,出动上万人马护送,以皇帝的性子肯定不喜,于是他按照吩咐只是以自己的名义调了一艘大船,安排了水手和护卫。

    因为是偷偷出来的,所以只有百十个内卫随行,没想到皇帝却把一家子除了两个还吃奶的都带出来了,现在又把内卫们都散去了。要是真出了事情,那就把皇帝一家连根拔了,他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所以还是暗中留下十多个人乘小船留在河面上以防万一。

    一帮人下船前都换了便装,可赵柽看了还是忍不住笑了,自己还好穿着一身光板军服,其他人虽然已经尽量简朴,可宫中的旧衣服也比外边强百倍,怎么看都不伦不类,就像当年电影中偷地雷的日本鬼子。

    “赵信,这里是咱们庄子的地吧!”赵柽上了岸左右看看,到处都是一人多高的青纱帐,他也有十多年没有回来过了,有些不大确定地问道。

    “二爷,没错,这是小赵庄的地,咱们还在这里套过野兔!”赵信仔细辨认了下十分肯定地说道。

    “那就是了,既然是自家的东西就不能算偷了,只能说是祸害,咱们走!”赵柽一挥手带着‘大军’钻进了开始泛黄的青纱帐,两个小的紧跟其后,其他人也只能苦笑着跟上……

    赵柽在田中找了一块较大的空地,然后他给众人分配任务,拾柴的、垒灶的,他的任务当然是去寻找能够入口的东西,他熟练的挑选了些还鲜嫩的玉米棒掰了十几穗,看到不远处的地里还种着花生和番薯,毫不客气的连拔带刨的弄了一堆。

    两个小的如同刚刚跟着母兽学习捕猎的幼兽有样学样的跟着祸害,嘴里还不断的提着各种问题,赵柽却少有的好脾气给两个孩子解说着,还一边不断的提醒他们注意周围是否有人发现。而偏偏这种做贼的感觉让两个孩子感到无比的刺激和新鲜,找到了在宫中从未有过的快乐。

    “赵谦,轻一点拔,不要将果实留在地里,一定要仔细找不要有丢的,这些花生要长很长时间,经过许多人的劳作才能得到的,千万不要浪费!”

    “玉珊,顺着蔓往下挖就会找到番薯了,顺藤摸瓜的道理都不懂吗?”

    “像我这样,一颗一颗的摘下来!”

    “小点声,不要被看秋的人发现,否则我们就惨了!”……赵柽边干边指导着两个孩子,讲解着如何选种,如何耕种,又如何收割,果实如何保存,那些东西可以吃,那些可以喂养牲畜,剩下的废物如何处理,他可不想自己孩子将来做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寄生虫……

 第二百五十二章 傻了吧

    赵柽对于蔡京孙子以为大米是从蒲包中长出来的故事笑了很长时间,现在轮到自己当爹了也明白了当年蔡京的无奈和酸楚。世界上没有几个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皇亲贵胄们有自己这样长于乡间的‘奇遇’,他们除在花苑中走走,认识那些奇葩外恐怕还真难以到乡野田间走一走。

    现在赵柽子嗣不多,两儿两女而已,更加成了众人的宝贝,两个大些的孩子还从未踏出过宫城半步,看到的只有宫中的奢华,吃得是精致的佳肴,哪里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穷人。而他们中间可能就会出现一位大宋的继承人,如果把天下交给这样的人治理,赵柽用脚丫子也能想出将会是什么模样,于是他以‘返乡’看看襄邑旧府为名把孩子们带出来走一走,看看外边真实的世界……

    朱淑真看着两个孩子满身的泥土,一脸的污渍,跟着同样衣冠不整的皇帝忙前跑后,几个皇妃也加入其间跟着起哄,大的小的简直都不成体统,她说得嘴都干了,可这些人一出宫都不把她这个皇后放在眼中了,嘻嘻哈哈的该做什么做什么,她只能坐在一边干生气。

    其实朱淑真也想加入其中,但是她却有些抹不开脸儿。因为她虽然不是出身于名门豪族,但是也长在官宦之家,从小受到礼教的约束,一举一动都有讲究,这种有失体统的事情从未做过。而当了皇后之后,身为一国之母更的事事为表,即便想做。可多年的惯性使然也会让她放弃。

    日渐正午,朱淑真也不免饥肠辘辘。她却突然发现自己离开宫中,到了这乡野之中根本无法独自解决一餐所食。可其他人却不同。皇帝不必说了,他此刻就是野餐的总指挥,吃什么、怎么吃都成竹在胸;赵信和折美鸾都曾随军征战,风餐露宿就是平常事,解决一顿饭根本不成问题;前辽公主余里衍和西夏郡主李潇潇出身高贵,但是她们都出身游牧民族,野外射猎是最为平常的游戏,吃饭也是小事一桩。这让身为皇后的朱淑真不免惭愧和不安!

    “嗯,是这个味道!”架在火上的玉米棒渐渐被烤熟。散发出阵阵香气,赵柽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兴奋地说道,他又再次开创了历史,成为中国第一个吃玉米的人。

    “哦,好香啊!”

    “我也要……”

    “真好吃!”……

    “母后,您也尝尝!”正当朱淑真不断咽口水的时候,赵谦用衣襟兜着一个玉米棒走过来说道。

    “谦儿真孝顺,你也饿了,先吃吧!”朱淑真心头一酸。还是自己的儿子亲,想着自己呢,摸摸他的头说道。

    “父皇说‘为人子者,以孝为先。有了吃的当让长者先食’,父皇还说还有花生,番薯。等一会儿就好,儿臣等些时候给母后送来!”赵谦细声细气地说道。

    “父皇教导的是。谦儿应该谨记在心!”朱淑真说道,她明白了皇帝并没有纵容孩子们。而是在用实际的行动教育他们。

    赵柽将玉米给众人分食后,将花生和番薯放进火中,然后不等烧焦便用土将火扑灭,捂得严严实实,利用灰烬的余温将其闷熟,两个孩子也学到了一手没有锅灶一样能将食物做熟。时间不长,烤花生和红薯‘出锅’了,众人对味道是赞不绝口,赵柽却只是笑笑,这些东西在后世都是最为平常的食物,可在这个时候还无人能知晓它们的价值和来之不易。

    当几年前,赵柽派出探寻美洲的远洋船队,他们历尽艰辛整整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到达那里,严酷的环境,无情的风浪和凶狠的海盗及疾病,让他们损失了十艘舰船,三百多人葬身大海,尸骨无回。由于语言不通和当地的土著还大战一场才得以登陆上岸,又凭着手中的新鲜玩意与土著们建立联系,靠着手势和图画进行沟通,才换得了皇帝寻找的东西。

    归途一样充满风险和艰辛,在兴国八年才回到了大宋,赵柽重赏了众人后,将他们寻获的种子栽进艮岳的药寮试种,取得成功并得到了大量的种子后,他又将宝贵的种子送到襄邑皇庄大面积栽培,以其获得更多的良种和种植经验,以便在全国推广,现在他们能吃到嘴中,就标志着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不许动,你们竟然敢到这里偷盗!”正当赵柽等人正享受着一道道‘大餐’时,突然从庄稼地中钻出来十多个人将他们围住。

    “不得无礼,快把火枪放下,是自己人!”见喜等人迅速上前将皇帝一家挡在身后,大声喝道,心中暗自惭愧光顾着吃了,这下把鬼给招来了。

    “胡说,我们庄子上从来就没有贼,谁跟你们是自己人!”为首的厉声呵斥道,可能看他们是一帮子老弱妇孺没有什么杀伤力,还是挥手让手下将枪口抬高。

    “几位大郎,我们不是偷,可以算钱给你们!”见喜看看来人的打扮是庄子上乡勇们的服装,只是都面生的很,想着皇帝被当贼抓了,面子上肯定不好看,便没有说明身份,而是想用钱解决。

    “哼,你们有多少钱,能赔得起吗?这些东西都是皇帝从万里之外的异域寻来试种的,我们都不敢尝一粒,你们却吃了这么许多,等着我们总管发落吧!”为首者冷哼一声说道。

    “你这少年怎么如此不通情理,我们吃了东西算还给你还不行,你们总管也得讲道理,何必那皇帝压人!”见喜在‘自己家’被自己人给抓了,本来就十分窝火,不由的来了气。

    “我们庄子虽是皇庄,却从不借圣上之名压人,去了自有公断!”为首者十分生气,却没有发火,皱着眉说道,“将他们押到府中,请总管处置!”

    “你们敢……”见喜恼了,对着逼上来的人厉声喝道,不过也犯傻了,他那身子骨怎么能挡住年轻力壮的乡勇们。

    “妹妹不怕,有哥哥在!”看着面色不善围上来的人,赵玉珊吓得瘪嘴要哭,赵谦虽然也紧张万分却拉住她的手护住妹妹说道。

    “大郎,不要动粗,我们与你们去便是,只是我们中尽是妇孺就不要绑了,而且我和你们总管有旧,大家不要伤了和气,如何?”赵柽笑笑走到前边拱拱手说道。

    “嗯,也好,只要你们不跑,我们不会无礼的!”为首的青年打量了他们一番,觉得没有什么危险说道。

    “前边到庄子还有数里,珊儿父亲背你,谦儿走得动吗?”赵柽蹲下招手说道。

    “父亲,谦儿能行!”赵谦牵着妹妹的手送到赵柽身前道。

    “嘻嘻,姐姐,我们都是第一次来,路上还要你照顾!”李潇潇拉着赵信的手嬉笑道。

    “调皮,快走吧!”赵信无奈地笑笑说,皇帝不想说破,她当然也不好说话,和折美鸾扶着铁青着脸的皇后深一脚浅一脚的跟上队伍。

    “珊儿,看到那片花田了吗?你用的香水就是用那些花做的!”

    “谦儿,你不是想看看牛是如何拉车的吗?那便是了!”……

    钻出青纱帐后,赵柽背着女儿,拉着儿子,走在前边根本不用人引领,更没有当‘俘虏’的觉悟,边走边跟两孩子聊天,讲解着这里没一处的故事,见喜亦步亦趋的跟着左右看着,他很郁闷,怎么就碰不到一个熟人解围啊。郁闷的还有那些乡勇们,这些人似乎真的十分熟悉这里,他们不像是在押送犯人,倒像是跟班。

    “这些人不会害了咱们吧?”朱淑真有些后悔没有劝皇帝不要下船,这要是出了事情岂不百死莫恕,她小声地问赵信道。

    “姐姐放心,你不知道那位在这里的威望,可以说庄子中的人每个都愿意为他去死,怎么会害他呢,他不说破是在搞鬼呢!”赵信笑笑说道。

    “真得吗?”朱淑真有些不相信地说道,那些自诩忠义的大臣们,在城破后为了保命都纷纷倒向女真人出卖皇家,而这些乡野村夫能做到吗?

    “姐姐看着便知!”赵信也不解释,嘘声道。

    过了哨卡进了庄子,大路两边绿树如荫,心中不由感叹岁月如梭,转眼三十年过去了,当年栽下的小树都成才了,自己来时这里还是一片破败,他也不过是个朝不保夕的失宠皇子,现在却已经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君临天下。

    “大勇,这些是什么人?”进了村,有人上前询问道。

    “爹,他们偷吃田里的玉米,被我们抓走了,准备送到府中听总管发落!”为首的青年答道。

    “哦,这些人穿金戴银怎么会偷东西呢,你…你不是……”那人转身打量着这群奇怪的人,突然指着赵柽结结巴巴地说道。

    “大狗,一向还好?”

    “二爷,是二爷来啦!”那人激动地手足无措地喊道,转身给为首的乡勇一个大耳刮子,“混账东西,你谁都敢抓啊,这是二爷!”

    “啊?!”大勇傻了,他知道在庄子中再牛的人都不敢称二爷,因为这个称呼只属于一个人……

 第二百五十三章 摸不清

    大狗现在已经是小赵庄南北四庄的里长,皇帝的到来让他是又惊又喜,急忙把他们一行人让进了家中,关上院门,吩咐儿子带人警戒周围,又吩咐人赶紧向府中总管和总教头报告。

    “二爷,您来怎么也不大声招呼,让孩子们闹出这么大的误会!”大狗先告了罪,给皇帝斟上茶,然后吩咐老婆做饭。

    “我是偷着跑出来的!”赵柽小声说道。

    “二爷,是不是京中有人造反要谋害您?到了庄子里就不用怕,谁敢动二爷先得问问我们答应吗,大伙拼了性命也一定会护得您一家周全!”大狗一听立刻拍着胸脯说道,二爷登基当了皇帝大家谁都知道,可今天他一见二爷背着一个拉着一个,邋里邋遢拖家带口的在地里偷吃东西就起了疑心,所以没有张扬,现在一听皇帝是偷着跑出来的,觉得自己的怀疑是正确的,二爷是逃难到此。

    “大狗,你睡糊涂了?瞎说什么呢!”大狗话一出口,大家都楞了,这哪跟哪儿啊,见喜摸摸大狗的脑门问道。

    “喜爷,我知道其中可能牵扯甚广,但二爷有难我们大家绝不会袖手旁观,你放心,我已经命人封锁了二爷到此的消息,请总管过来,大家一起想办法帮二爷恢复江山!”大狗拉着见喜的手真诚地说道。

    “大狗,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了,我怎么更听不明白了?”见喜懵了,讪讪地说道。

    “大狗,你还认识我吗?”这时赵信走上前问道。

    “你……你是信哥儿!”大狗仔细看了看。不敢确认地说道。

    “没傻啊,你还能认人。不过信哥儿现在是德妃娘娘了!”见喜歪着脑袋上下打量着他说道。

    “哦,小的忘了给几位娘娘请安了。我听三狗说过信哥儿的事情,那么多年大家谁都没有看穿!”大狗急忙施礼道,“大家都放心,到了庄子就安全了,不用害怕,信哥儿知道咱们这里的乡兵绝不比禁军差!”

    “唉,你们都被说了,大狗是误会了!”赵柽站起身说道,“他一定是看着咱们十分狼狈。将我们当成逃难的啦,是也不是?”

    “嗯!”大狗看着皇帝点点头。

    “呵呵,你是关心则乱!”赵柽笑着说道,“我跟你说偷着跑出京来,不是因为京中有人造反逼我出走的,而是我想回庄子看看,又不想搞得惊天动地,所以从京中偷偷的溜出来的,没有告诉地方。听明白了?”

    “唉,二爷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您现在是像小时候避开大官从府中偷偷的跑出来和我们大家玩儿是一样的,可又怎么弄得如此狼狈啊!”大狗听了拍了下大腿说道。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我当了皇帝也想回来显摆显摆啊,坐船走到半路看到岸边玉米长得很好,一时嘴馋便下船到地里……嘿嘿。结果就弄成了这样!”赵柽笑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