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部队是一支以731部队的研究实验人才为基础新设的以家畜和植物为对象的细菌战部队。部队的根据地设于新京(今长春)以南约10公里的孟家屯附近。部队人员共800人,比731部队的规模略小些。在一片广阔的土地上,修建了一幢十分坚固的混凝土两层楼和许多研究室。
100部队分为从事细菌战实战研究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二部的组织情况如下:
第一课:制造炭疽菌,进行有关的研究实验。
第二课:制造鼻疽菌,进行有关的研究实验。
第三、四课:制造其他流行性兽疫菌,进行有关研究实验。
第五课:制造黑穗病菌和叶斑病菌,进行有关研究实验。
第六课:制造牛疫病菌和研究制造其他化学性毒物。
这里出现的炭疽菌,包括侵袭人畜和侵袭植物的两种。100部队研究制造的主要是侵袭动物的炭疽菌。这种叫做炭疽的病,是一种十分顽固的炭疽菌。从伤口或混在食物中进入动物体内以后发病,引起败血症。在发高烧的同时,全身粘膜出血,半天或一两天内症状加剧就会死亡。这是一种相当厉害的疾病。
所谓鼻疽病是一种马、驴的特定传染病。感染以后,从鼻孔里流出大量的鼻涕,一般在两个星期内就会死亡。除马以外,狗和羊也会被传染。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这种病成为家畜的大敌而为人们所知晓。它对人也会感染,严重时,使人几乎在两三周内就死亡。
100部队利用这些病菌进行着消灭中国和苏联军队的军马和农村地区的家畜的实验和研究。
炭疽病和鼻疽病也会传染给人。把注射了病菌的牛、马或羊悄悄地放入敌区,军马、家畜就会相继受到感染,也会感染饲养牛马的人。100部队的着眼点就在这里。
100部队拥有炭疽菌1000公斤、鼻疽茵500公斤、黑穗病菌100公斤的年制造能力。
“对苏作战开始时,如果日军由于作战上的原因退却至大兴安岭一线时,就利用细菌和剧毒物污染所有的江河、水库和水井,使一切农作物荒废,牛羊死亡。”这是关东军司令部赋予100部队的主要任务。
100部队的“实验研究”,并不是单纯在桌上或研究室内活动,在这里也使用了“马鲁太”。
“……在1944年8、9月间利用活人进行了实验。让被实验者毫不注意地吞服催眠剂和毒剂,使他们不知道实验内容,被实验者有七八名中国人和俄国人。实验使用的药品中,有朝鲜牵牛花、海洛因、蓖麻子等,他们把这些毒剂混入食物之中,在两星期内,让被害的实验者吃五六次这种下有毒剂的饭食。我想在汤中主要是加上了朝鲜荦牛花,在粥里加上了海洛因,在烟里掺上了海洛因和细菌。被实验者喝了混有朝鲜牵牛花的汤,30分钟至一小时以后就陷入睡眠状态,能连续睡眠五个半小时。”
——这是曾经在100部队工作过的第六课课员三友,后来在哈巴罗夫斯克军事审判法庭上供认的进行活体实验的残酷事实。
进行这种实验的结果,“马鲁太”的身体日益衰弱,当无法再进行实验时,100部队人员就让身体衰弱的“马鲁太”泻肚,然后把“氰酸化合物”当做药给他们进行注射,把他们毒死。
731部队把“马鲁太”的骨灰扔在“骨冢”里,100部队则把“马鲁太”的尸体埋在部队的家畜墓地里。
731部队和100部队是一对玩弄细菌的恶魔姊妹。
杀光牲畜的作战
1942年夏天,在流经苏满地区边境附近的德尔布尔河畔,约近30名人扒开野草,沿着河滩走来。
这是关东军军马防疫厂满洲100部队的村本少佐以及下属军官、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等。
他们人数虽不多,但是装备器材却是大量的,运来了两艘大型充气橡皮艇、十几个高大的金属容器、大皮箱、玻璃容器、水桶、长柄勺等。这些东西都用布包得严严实实的,从外表看谁也不知是什么。
一个好像指挥官似的人站在最前边。他用望远镜观察德尔布尔河下游。从这里再往前几十公里的地方,就是苏联境内,只靠望远镜进行侦察,还看不到苏联边防部队的踪影。
指挥官一举手,一行人就停了下来。他们在齐人高的水草丛中开始动手组装器材。两艘橡皮艇充满了气,船尾用绳子栓在岸边。
然后,他们把大型金属容器和水桶装上了橡皮艇。由于是在盛夏的中午进行作业,他们的军装全被汗水湿透。
每艘橡皮艇上都乘有一名100部队的研究人员,他熟练地划起短桨,橡皮艇驶进了德尔布尔河中流。第一只橡皮艇行驶至约100米处时,第二只橡皮艇又出发了。艇上也同样装有金属容器和水桶似的东西,一名研究人员划起了桨。
岸上用绳索紧紧地拉着,这时,研究人员打开容器的盖子,从两艘橡皮艇上把它们沉入河中。容器里装有大量的鼻疽菌。鼻疽菌是马、羊等家畜的大敌,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谈到。
容器在水下慢慢地不断向外吐出鼻疽菌。德尔布尔河在下游不远的地方同额尔古纳河汇合,而额尔古纳河流入了苏联境内。100部队这次的实验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企图躲开苏军边防部队的监视,在距边境最近的地方放入大量的鼻疽菌。
一旦经过鼻疽菌充分污染的河水流入苏联境内,当鼻疽菌游于某河岸附近时,家畜和人饮用它,其结果,苏联境内许多家畜和人就会死亡……这就是100部队实验的企图。
两只橡皮艇在约一公里的范围内,缓慢地逆水而上,同时在河面上继续撒布鼻疽菌。当时,日苏尚未处于战争状态,借口是实验,实际上已在进行细菌战了。
“演习的名义是100部队第六课夏季演习……当时从部队里取出了共约12公斤的鼻疽菌。归队的演习班报告说‘实验完毕’。估计把鼻疽菌全部都流放河中了。”
这是原100部队队员的证词。至于下游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般人员是不得而知的。
不论规模大小,100部队经常进行这种“实验”。满蒙开拓团发生的“羊群原因不明大量连续死亡”,恐怕是类似100部队在苏满边境进行的秘密实验所引起的二次灾难波及的结果吧!
100部队还在苏满边境附近的海拉尔市西北80公里的地方设有一个秘密牧场。牧场里饲养着500只羊和100匹牛马。
这些家畜是100部队从中国北兴安省居民手中买来的,直到战争结束时为止,这些牲畜一直在那里悠闲地吃着饲料。
但是,100部队饲养家畜并不是为了使它们长膘,他们一直“保存”着这批家畜。1944年4月,100部队派遣秘密部队前往北兴安省,命令这支部队边视察,边统计兴安省一带的“家畜总数”。统计的结果,省内家畜总数共约有150万头。
“一旦日苏开战,苏军越过边境后,估计一定会把北兴安省的家畜作为战利品全部运回苏联境内。届时,我们放掉注射过鼻疽病菌的羊、马、牛而撤退,在一两个星期以后,在家畜的集中处就会爆发传染病……。”
100部队在牧场悠然自得地饲养羊等牲畜的目的就在这里。
和731部队一样,时至今日,100部队的实际情况仍未彻底弄清。在100部队中,许多兽医、研究人员是作为文职人员配属的,他们一直利用“马鲁太”进行家畜传染病和毒物的研究。
第08章 饱食终日的恶魔
帝国陆军最奢侈的美食部队
731部队在日常伙食中,从来不见高粱、小米和玉米等杂粮,甚至连大豆作为主食端上饭桌,每月也不一定有一次。
实际上,731部队是日本帝国陆军中吃得最奢侈的部队。
一个原在会计部门工作的人,战后带回了731部队一张叫做人均每餐“普通食谱一例”的罕见的记录,似乎是为编造部队预算而写下的笔记。
高等官:
早餐:鸡蛋豆腐汤或猪肉丁大酱汤,烤鱼干,腌山芥菜、梅干等咸菜,水果,白米饭或面包,咖啡。
午餐:汤或橘汁,牛排,炸大虾,猪肉煮牛蒡,咸菜,水果,白米饭或面包,冷饮,咖啡。
晚餐:啤酒或其他酒,金枪鱼生鱼片,猪肉豌豆豆腐羹,萝卜炖咸大马哈鱼,咸菜,水果,白米饭,甜食,咖啡。委任官以下:
早餐:肉丁炒青菜酱汤,醋溜豆芽,腌山芥菜、梅干等咸菜,白米饭。
午餐:猪肉炒花生米,红烧猪肉,咸菜,水果,白米饭,有时有冷饮。
晚餐:生乌贼片,洋葱炒鸡蛋,糖醋肉片,白米饭,甜食,绿茶。
根据原部队人员的回忆,这是1944年春做出的记录,但确切的时间不详,“山芥菜”、“牛排‘’、”面包“等全都是用汉字标记。但是一看就知道这是731部队的豪华食谱。
“战争胜利前,什么也不要”、“不够,不够,是因为想办法不够”等战时的标语和配给票抑制着日本全国的欲望。1944年“百姓食谱”每天巳开始成为掺有芋头叶的疙瘩汤和白薯了,当听到“普通食谱”就吃牛排、炸大虾时,真令人大吃一惊。
根据原部队人员的解释,我再做些说明。在731部队人员中,带家眷者可自己做饭吃,但是单身队员和单身赴任的研究人员、学者一直在部队食堂里就餐。带家眷的人也常常在部队食堂吃午餐。
731部队中有8名具有文职人员资格的专业厨师,不仅有厨师,而且厨师烹调用的材料也是很高级的。每天三顿饭都有猪肉、牛肉和冷冻鱼肉等鱼和肉类。当时,前线的日军士兵每个月只配给一两次甜食——牛奶糖、饼干、甜纳豆(一种甜豆豉)、糖包、羊羹等,但是在731部队里却可以随便吃这些东西。
三顿米饭都是不折不扣的“雪白”的米饭。为了“不忘国内的贫困”,每月吃一次象征性掺有大豆的米饭,但是许多人还把米饭中的大豆捡出来不吃。
水果也很丰富。夏天,中国的东北特产肉厚的哈蜜瓜是很好吃的,到了冬季,虽然没有新鲜水果,但是摆在饭桌上的也有冷冻橘子、葡萄干、干枣、苹果干等。现在一说“冷饮”就是指冰淇淋,但当时在731部队是指冷冻水果而言。
所谓面包是中国特有的馒头,还有咖啡。冬季,部队人员特地把汽水放在窗外,使它冻成冰棍后再坐在暖气前吃。
“早餐时吃的猪肉青菜酱汤确实很好吃,把萝卜和胡萝卜切碎,还放进许多约五公分见方的猪肉,再加上蒜味大酱,吃上一碗就要吃得打嗝了……部队里也有贫苦农家出身的人,每天三顿饭都吃这样高级的饭菜,比什么都高兴……甚至有的人十分认真地说:‘这种大碗猪肉,那怕有一次也好,真想让俺娘也尝尝。’一个千叶县出身的原部队人员这样说道。”
每天都吃三顿高级伙食是有原因的,因为731部队一直在制造大量的细菌。细菌和人一样喜欢营养充分的肉汤、鸡蛋、糖分和淀粉。
因此731部队是作为部队作战必不可缺的“武器”而接受大量肉类、淀粉、果糖、面粉和米粉供应的。养肥老鼠,养肥“马鲁太”,制造大量掺有伤寒菌的毒包子也需要丰富的高级材料。
部队医生和研究人员的共同点都是腿细、肚子大,这不仅是因为他们不擅长军事训练,而且由于吃得太多、太好的缘故。有的文职人员由于大腹便便,不得不定做裤子;有的军官太胖,无法骑马。整个日本正在饥饿的时候,731部队的恶魔们却一直是饱食终日。
“维尔布鲁吉斯”舞蹈①
①“维尔布鲁吉斯”一词来源于古典芭蕾舞——“维尔布鲁吉斯之夜”:在4月30日夜为了纪念一个叫维尔布鲁吉斯的圣女,魔女和恶魔们骑着雄山羊、野鸭、狗熊以及扫帚等飞到高山上举行不讲虚礼、开怀杨饮的聚会。——译者
一
青叶嫩叶绿似碧波,
飘荡在无际的原野上。
回忆起昔日美妙的梦,
唤起了我心中的琴声。
二
东乡村是我的故乡,
快乐的第二个故乡。
钟声响彻了起伏的山岗,
月牙儿在虫鸣声中升起。
这是731部队队员应征得奖的作品:“东乡村小调”。
在本书一开头我曾提到,731部队改来改去,原来叫“加茂部队”,后来改为“东乡部队”,又改为“满洲731部队”。
部队把731部队里的钢筋水泥三层建筑(一部分是二层建筑)的军官宿舍区(包括单身宿舍)一直称为“东乡村”。
731部队是驻在哈尔滨市南20公里宽广的荒野中惟一的一支部队。为了保守军事机密,部队人员和他们的家属在生活上有很大的不方便。
虽然乘坐一小时的军用轿车,就以到榆树与马粪气味共存的、美丽的哈尔滨闹区,但是,生活的大本营毕竟还是在东乡村。
由于部队的性质所决定,不得不成为一个与世隔绝的闭塞村落。但是,多年来,近3000名的士兵为了在闭塞村里以细菌和“马鲁太”为对手生活下去,是很需要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的。
在东乡村,一到盂兰盆节,就跳盂兰盆舞。本节开头介绍的“东乡村小调”的作词者是总务部调查课课员T,这首小调就是在为跳盂兰盆舞征集作品而应征得奖的。
跳盂兰盆舞时,女文职人员也参加,只有这时她们才脱去平时上班的西式扎腿裤,换上单和服,扎上窄腰带,以艳丽的姿态参加到跳舞的行列中去。
近来,“扎腿裤”、“国防色”等日语词汇不仅不是“死语”,甚至又出现了恢复它的趋势。当时那是多么不舒服的衣着啊!在这里,说明一下部队人员的着装情况吧!
部队人员的服装统一都是一种叫国防色的黄褐色。文职人员的服装是开领式的,比黄褐色略淡些,平日穿的就是衬衣加国防色的领带。而不准使用其他颜色。
文职人员的服装带有肩章,并有山形符号的臂章,胸前刺绣有流星,表明在部队的级别。人们可以从星的数目和颜色来判断其级别。
白星是雇员;黄星是委任官;紫星是高等官。
雇员、委任官和高级官员都是当时官员的级别。731部队人员几乎都不是军人,是为研究细菌战而配属的学者或研究人员,身份定为文职人员,但却有和文官一样的官衔。
文职人员戴的肩章、臂章和胸章,是为了在部队内部相互确认级别。行进中遇到上级官员时要敬礼(遇直接上级则要停下来敬礼),并应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
下身穿的是马裤、长靴。帽子前沿带上有黄星。在室内允许脱帽、脱鞋;在研究室里则更换成白色作业服,但是在室外,要戴帽穿靴。在战区,雇员以上的人员要佩刀,还规定平时(即在731部队内)委任官以上官员要佩刀(后来因发生痴情的刀伤事件,以后平时就禁止带刀)。
部队长石井四郎是军医中将,除他之外,也有不少人员有军人身份,但是也有从军人“倒转”为文职人员的。
在跳盂兰盆舞或进行体育活动时,常常使人忘记了这种军衔地位,它发挥着一种使军人和文职人员都回到普通人的作用,从而可以使部队人员互相之间更加和睦。
为达到这种目的,每星期五晚上在63号楼放映故事片。夏天,举行盂兰盆舞会或摔跤大会;秋天,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