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位军长的信赖。但奥金莱克左右权衡,未能下定决心将他撤换。  1942年5月26日夜里,隆美尔带领3个德国师和2个意大利机动军,迅速绕过英军的翼侧,4个非摩托化意大利师则在贾扎拉防线佯攻,由此揭开贾扎拉战役和第一次阿拉曼战役的序幕。尽管隆美尔取得一定的战绩,但他并未能切断贾扎拉防线英国守军的后路。其非洲军反而损失了1/3以上的坦克。三天后,隆美尔命令德军突击部队背靠英军和雷场设置防御阵地。此举似乎非常危险,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在此后的几天里,英军的装甲部队分批向德军阵地发动攻击,均遭损失。隆美尔趁机冲出防御阵地进行反击,分别击溃几路英军。6月14日,里奇下令英军放弃贾扎拉防线而撤回埃及一侧,防守托布鲁克的英军成为德军的俘虏。  6月25日,奥金莱克终于替换里奇而直接接管第8集团军,经与参谋长埃里克•;多尔曼—史密斯协商后命令英军退到离边境较远的阿拉曼地区,以便有充足的时间使士气低落的英军恢复过来,以机动性防御战击退并消灭隆美尔部。  6月30日,隆美尔的德军与意军逼近阿拉曼防线。7月1日,德军开始进攻。利德尔─哈特曾评论道:“7月1日星期三这一天,是非洲争斗中最危险的时刻。比之8月底击溃隆美尔的重新进攻或者以隆美尔败退而告终的10月之战,这才算得上一个转折点。10月之战,因为结局比较明显地出人意外,目前已独享‘阿拉曼战役’这一名称。实际上,有一系列的‘阿拉曼战役’,而‘第一次阿拉曼战役’则是最关键性的一战。”  英军装甲部队顶住了德军的进攻,英国空军轰炸并击溃了德军供应纵队。7月2日和3日,隆美尔又发动两次攻势,但都受到英军的阻击。德军只剩下26辆坦克,士兵极其疲劳,被迫进行休整。奥金莱克从隆美尔手中夺回了战场主动权,命令第30军抵住德军的正面进攻,同时命令第13军北上出击,打击敌军尾部,“进攻并就地消灭敌军”。可惜,两个军长对他的意图领会不深,执行不力,进攻效果很受影响。


第一部分奥金莱克 元帅(4)

手持步枪的英国士兵冲向德国坦克兵    

  7月8日,隆美尔的德军在意军的援助下,试图向英军的南部防区发动新的攻击。然而此举正合乎奥金莱克的心意。澳大利亚军趁德军南移之时在沿海地区发动进攻,打垮了驻守在那里的意大利师。隆美尔急忙回援意军,向南进攻的计划只好搁浅。奥金莱克又乘机向鲁瓦伊萨特岭上的隆美尔防线中心再次发起冲击。英军的左突右攻使意军纷纷瓦解和投降,德军的神经也异常紧张。7月底,奥金莱克又对德军发动一连串的攻势,德军进一步受到削弱。8月初,由于隆美尔的装甲军得到后方的大量补充增援,英军停止其攻势。阿拉曼战线又进 ?相对稳定的时期。就在这时,英国首相丘吉尔从伦敦飞抵开罗。  丘吉尔与奥金莱克的关系不太融洽。作为首相和政治家,丘吉尔总希望中东的英军不断传来捷报,鼓舞英国民众的士气和增加英国在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地位。然而作为军人和战场指挥官,奥金莱克却不能回避战场上的客观实际,不能拿士兵的生命作无谓的牺牲。奥金莱克曾两次迫使丘吉尔就作战时间做出让步,而丘吉尔对此颇为不满。1942年6月底,已经出现英国公众对丘吉尔政府信心下降的信号。由于远东和中东的军事失败,丘吉尔感到自己的地位不稳,迫切需要北非的决定性胜利。1942年8月4日到达开罗后,丘吉尔催逼奥金莱克尽早重新进攻,奥金莱克坚决抵制,并坚持无论如何也要到9月才能发动进攻。丘吉尔一怒之下,撤销奥金莱克中东英军总司令兼第8集团军司令的职务,两项职务分别由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接任。   奥金莱克任中东英军总司令仅有一年时间,却为英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他的努力,英军才得以顶住隆美尔的进攻势头,度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最艰苦的时刻。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巴尼特认为,除了斯利姆将军外,奥金莱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最杰出的将领。隆美尔也说过,奥金莱克是他在北非战场上所遇到的惟一有大将之才的人,其才能远在蒙哥马利之上。隆美尔在叙述第一次阿拉曼战役时认为“在英国居然没有任何人认识到奥金莱克赢得的这场规模虽小却极为出色的战役的价值,这真是太遗憾了。”  就在奥金莱克卸任一个月后,北非的英军按照奥金莱克制定的作战计划,取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  奥金莱克离开中东战区后在英国住了一年,于1943年复任印度英军总司令,使印度成为东南亚盟军的稳固基地和训练地区。1946年,奥金莱克被授予元帅军衔。  1981年3月23日,奥金莱克在摩洛哥马拉喀什逝世。  (初源盛)


第一部分巴顿 上将(1)

  看过美国影片《巴顿将军》的人们,想必大多对巴顿将军的言谈举止有着深刻的印象。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 Jr。 1885—1945),美国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第1装甲军军长、西线特遣部队司令、第2军军长、第7集团军司令和第3集团军司令等职。  1885年11月11日,巴顿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加夫列尔。其父是律师,其母为名门后裔。  1903年,巴顿考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次年6月,巴顿考入西点军校学习。第一学年因注重队列练习而忽视数学,巴顿被留级一年。军校期间,巴顿为自己制定的发展目标是:在队列训练中夺冠;晋升为学员副官;打破西点军校径赛运动项目记录而达到A级运动员标准。巴顿喜欢的警句是“不要让恐惧左右自己”。1909年,巴顿毕业于西点军校,赴伊利诺斯州骑兵部队服役,获少尉军衔。次年,巴顿与富有的比阿特丽丝结婚。1911年,巴顿赴华盛顿附近的迈尔堡服役,获得更多的接触政府要员的机会,先后担任陆军参谋长伍德和陆军部长史汀生的副官。巴顿认为,首都“比任何地方都靠近上帝,有抱负的人应该去那里定居”。在此期间,巴顿既努力钻研军事业务,又参加马术比赛和马球运动。1915年,巴顿奉命参加斯德哥尔摩现代军事五项比赛,获得第5名。回国途中,巴顿到索米尔骑兵学校提高剑术,乘汽车考察欧洲战场。后来,巴顿获得剑术大师称号并进入骑兵学校深造。就在1915年,巴顿调往布里斯堡,在潘兴的领导下工作。次年,巴顿随潘兴参加墨西哥战争。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顿任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的副官,晋升为上尉,后获准出任坦克部队指挥官。巴顿先到英国与法国的坦克学校,钻研坦克技术与战例,探索运用坦克作战的规律。1918年初,巴顿在朗格勒附近设立坦克训练中心,利用法国赠送的22辆坦克组织实施训练,先后晋升为少校和中校。同年6月,完成组建6个坦克连的工作;8月,率坦克旅参加圣米耶尔战役;9月,负伤住院。巴顿因作战有功而获得优异服务十字勋章,晋升为上校。  1919年,巴顿赴美国的米德堡坦克训练中心任职,与艾森豪威尔共事,失去上校临时军衔而成为少校军官。


第一部分巴顿 上将(2)

巴顿在分析战况    

  从1920年离开米德堡到1940年回到本宁堡,巴顿共计调动工作十次,担任指挥与参谋职务十余种,先后在骑兵学校、陆军指挥与参谋学校和陆军军事学院深造。巴顿积极而精神饱满地指挥操练,兢兢业业地伏案工作,孜孜不倦地从事学习和研究,频繁参加各种体育比赛。巴顿的图书室所藏书籍绝大部分是历史和军事著作。巴顿发表数十篇军事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战争可以用武器来打,但取得战争的胜利靠人。夺得胜利要靠被指挥者和指挥官的精神”。“坦克是一种特殊的技术性高和威力强大的武器……只要有合适的地形,分配给它适当的任务,坦克兵就会在同步兵和骑兵的合作中起着决定胜负的作用”,“因此现在需要……坦克部队,作为司令部的一支特别的机动预备队”。夏威夷军区司令史密斯给巴顿的评语称:“此人在战争时期会成为无价之宝,但在和平时期却是捣乱分子。”巴顿视此为极大的赞扬。1935年,巴顿调任夏威夷军区司令部情报处长,晋升为中校。在夏威夷任职期满后,巴顿调任驻赖利堡的第9骑兵团团长,同时兼任骑兵学校教导主任。1938年7月,巴顿终于晋升为上校,调任驻克拉克堡的第5骑兵团团长。巴顿加紧研究德军的最新军事论著,根据德军的全新战例指导沙盘演习,预言“不管那些老顽固对未来战争中乘马骑兵的前途如何高谈阔论,我还是对你们说,当战争来临时,在美国军队中不会有几匹马的”,因而被某些人称为“克拉克堡的疯子”。然而,巴顿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时为陆军副参谋长的马歇尔的赏识,被认为是在战场上能够对付快速机动的德军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优秀人才,是美军克敌制胜绝对不可缺少的人物。就在1938年11月,巴顿调任第3骑兵团团长兼迈尔堡驻军司令。1940年7月,巴顿奉马歇尔之命赴本宁堡组建装甲师所属的装甲旅,晋升为准将。巴顿在训练中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获得“赤胆铁心的老头”、“绿色大黄蜂”等外号。巴顿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一名好军人,就必须遵守纪律,有自尊心,对于他的部队和国家感到自豪,对于他的同事和上级有高度的责任义务感,对于自己表现出的能力有自信。同年,巴顿被任命为第2装甲师师长,晋升为少将。巴顿主张的作战要领“运用手中的一切手段在最短时间内给敌人造成最大伤亡和破坏”,在他率部参加的1941年田纳西州演习、得克萨斯州─路易斯安那州演习和南北卡罗来纳州演习中得到较好的体现。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德日意宣战。1942年1月,巴顿升任第1装甲军军长。同年3月,奉命赴加利福尼亚州因迪奥组建沙漠训练中心。7月30日,调往华盛顿准备北非登陆的“火炬”作战计划。8月,经过伦敦之行,巴顿出任西线特遣部队司令。该部有3。4万名美军,任务是“攻占卡萨布兰卡及其附近的机场,同在奥兰的中线特遣部队配合,建立和保持卡萨布兰卡与奥兰之间的通讯联络,建立足以对西属摩洛哥进行地面和空中打击的力量,以便在必要时能夺取西属摩洛哥”。


第一部分巴顿 上将(3)

巴顿在进军途中与部下交谈    

  巴顿的西线特遣部队由休伊特海军少将的第34特混舰队搭载漂洋过海,1942年11月8日在卡萨布兰卡登陆成功,先压制法军的微弱抵抗,进而占领整个摩洛哥。巴顿被任命为摩洛哥总督后,与维希法国的新纳粹分子打得火热,其司令部成为社交中心,酷似豪华宫廷,遭到人们的非议。


第一部分巴顿 上将(4)

巴顿在西西里岛登陆    

  从1943年1月底开始,退守突尼斯的德意军队在隆美尔指挥下经费德、加夫萨向卡塞林发动钳形攻势,在卡塞林重创弗雷登道尔的美国第2军。巴顿奉命于3月5日继任军长,重振士气。两边胯下都佩有柄上镶着珍珠的手枪的巴顿,首先整顿军容风纪,规定军官必须按时到位,军人必须戴着钢盔并扎好绑腿,否则,“要么罚款25美元,要么送交军事法庭”;其次要求明确充当艾森豪威尔的“耳目”的布莱德雷之身份,使布莱德雷被任命为副军长;此外便是视察部队,向部属灌输战斗精神。3月17日,盟军的进攻作战开始,担负佯攻的巴顿第2军先后攻占加夫萨、盖塔尔和马克纳赛,经受了战火的考验。巴顿还坚持将美国第2军作为第18集团军群的独立单位,反对隶属于英国第1集团军。就在3月,巴顿晋升为中将。  4月15日,巴顿被调回摩洛哥的拉巴特,根据进攻西西里的“赫斯基8号”计划(美国第7集团军在巴勒莫登陆,英国第8集团军在锡拉库扎登陆)制定美国第7集团军的作战计划。但是等到5月,盟军实际采纳了蒙哥马利的计划。7月,巴顿出任美国第7集团军司令。  1943年7月10日凌晨,巴顿指挥第7集团军由海军舰艇搭载,在利卡塔、杰拉和斯考格利蒂等地登陆。驻守西西里的轴心国部队是由意大利的古佐尼指挥的,包括10个意大利师和2个德国师(后增至4个德国师)。鉴于英军的突击严重受阻和美军奉命将所占公路让给英军,巴顿修改作战计划,率部向西北和北面迅猛突击,以割裂敌军。美军先后攻占杰拉、利卡塔、安佩多克列港、卡尔塔尼塞塔和巴勒莫等地,俘虏4。4万人,毙伤6千人,但仍未能将敌军拦截在西西里岛西部。


第一部分巴顿 上将(5)

巴顿为立功的战士授勋    

  每当巴顿感有到必要振作自己的精神时,他总是去附近的医院视察,而看到伤员 就可以使他获得安慰和鼓舞,因为创伤就是他们英勇作战的标志。同样,他也认为那些伤病员需要他去帮助减轻他们的痛苦。当美军在特洛伊纳与敌激战失利之时,暴躁而好冲动的巴顿连续两次发生在医院打伤病员耳光的事件。8月3日,巴顿在第15后方医院面对回答“我觉得自己受不了啦”的士兵,大骂他是“令人恶心的胆小鬼”,然后用手套打他耳光,用脚踢他的屁股。8月10日,巴顿在第93后方医院训斥答称“我的神经有病”的士兵是“胆小鬼”、“狗娘养的”,宣称“我不能让这些负伤的勇敢战士看着一个狗杂种坐在这儿哭哭啼啼”,接着便打了这个士兵。其实,这两名士兵确实有病。第2军军长布莱德雷和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得知这一消息后,反感又震惊,但为了保住巴顿这员战将而采取掩饰与化解措施。巴顿被迫向被打士兵及有关人员和第7集团军所有部队分别道歉,后来又因此失去率部进攻意大利本土的机会。8月17日,经过几次两栖突击行动之后,巴顿率部进占墨西拿,西西里战役遂告结束。巴顿打人事件很快被随军记者得知并于11月予以报道;致使全军内外舆论哗然,要求将巴顿撤职查办。从1943年10月起,巴顿奉命周游地中海地区以吸引德军的注意。   1944年1月下旬,巴顿奉命赴英国任第3集团军司令,并兼任设在多佛的并不存在的“美国第1集团军群”司令以迷惑德军。4月,巴顿在纳兹福德俱乐部的演讲声称“英国人和美国人注定要主宰世界”却没有提及苏联人,险些因“纳兹福德事件”而被解职。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作战开始。7月28日,巴顿获准以美国第1集团军副司令的身份在“眼镜蛇”战役中赴第8军督战。巴顿以两个装甲师作为追击的先锋,先攻占库坦塞斯及其附近地区,随后夺取阿弗朗什。  8月1日;巴顿率第3集团军参战,隶属于布莱德雷的第12集团军群。第3集团军的主要任务是攻占布列塔尼半岛。巴顿命令第8军攻占布雷斯特(但直到9月18日才攻克),第15军则直插雷恩并进而夺占昂热及其以东地区。8月9日,巴顿率部向北发展进攻,以配合美国第1集团军和英国第21集团军群迂回并包围法莱斯德军。12日,巴顿推进至阿尔让当,请求布莱德雷准其越过与英军的分界线。由于蒙哥马利的反对,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的礼让以及英加军的延误,部分德军得以逃出法莱斯包围圈。  巴顿率部追击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