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策划拼凑伪政权。1935年11月24日,“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宣布成立。成立当天,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从通州发布脱离南京国民党政府而独立的宣言。  1936年3月,土肥原晋升为中将,被调回东京,任留守第1师团师团长。1937年3月转任宇都宫第14师团师团长。芦沟桥事变爆发后,8月20日,他率兵在塘沽登陆,来到华北,在保定、石家庄、开封一线直接与中国军队作战。  1938年6月,土肥原率领日本侵略军侵占开封,逼近郑州,并准备转攻武汉。后因蒋介石下令炸开了郑州以北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水南下,土肥原所部因此受阻而放弃进攻郑州的计划。  黄河决堤事件以后,土肥原被调回参谋本部,再次参与策划对中国的侵略政策。日本政府为了协调陆军省、海军省和外务省之间的关系,为了在中国建立统一的伪中央政权,决定由陆军土肥原中将、海军津田静枝中将、外务省坂西利八郎预备役中将组织成“对华特别委员会”,并决定由土肥原负责组成“土肥原机关”。当时日军在中国十分猖狂,不仅控制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而且还分别在华北、华中和蒙古建立了以王克敏、梁鸿志和德王为头目的伪政权。土肥原为了在这三个伪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以吴佩孚为头目的伪中央政权,对吴佩孚做了许多诱降工作。但因为中国人民的反对,加上吴佩孚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土肥原的如意美梦才未能实现。  1939年5月,土肥原出任第5军司令官,驻扎在佳木斯。1940年9月,土肥原改任军事参议官兼陆军士官学校校长。1941年4月晋升为大将。1941年6月,土肥原调任陆军航空总监。1943年5月,土肥原出任东部军司令官。1944年3月,土肥原调任第7方面军司令官,驻扎在新加坡地区。1945年4月,土肥原奉调回国,出任教育总监。1945年8月土肥原任第12方面军司令官兼军事参议官。1945年9月,在第1总军司令官杉山元自杀后,土肥原接任第1总军司令官,但不久就被盟军司令部以战犯嫌疑逮捕,关进了横滨监狱。  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土肥原死刑。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土肥原面对起诉书公开声称无罪。而在长达三年的监禁和审判期间,土肥原始终坚持顽固立场,除辩护律师为其辩护外,始终缄默,以示抗拒。1948年12月23日在东京巢鸭监狱执行绞刑,这个号称“满洲劳伦斯”的“土匪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肖鸿恩)


第九部分瓦杜丁 大将(1)

  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杜丁(Nicolay Fiadorovich Vatutin,1901—1944),苏联大将。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曾任苏军副总参谋长、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西南方面军司令、第1乌克兰方面军司令等职。  瓦杜丁于1901年12月16日出生在沃罗涅日州瓦卢基区的切普希诺镇的中农家庭。自幼在严格的家庭教养中成长,心地善良,勤奋好学。1913年起先后进入中学和商业学校学习,成绩优异,但因家庭经济困难被迫辍学。  瓦杜丁于1920年应征参加红军,次年即加入苏联共产党,从此开始他短暂而光辉的革命军事生涯。他参加了国内战争,在卢甘斯克、斯塔罗别利斯克等地对马赫诺匪帮的作战中表现出色。战后被提拔为排长、连长、师部参谋、科长等职,并多次被送入军事院校深造。1922年毕业于波尔塔瓦步兵学校,1924年毕业于基辅高级联合军事学校,1929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1934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系,1937年毕业于总参军事学院。瓦杜丁逐渐成长为具有相当理论水平和指挥能力的军事指挥员。他对现代战争和军事指挥艺术的浓厚兴趣和刻苦钻研使他迅速掌握了现代军事理论和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  1931年至1941年间,瓦杜丁历任师参谋长、西伯利亚军区司令部第1部部长、基辅特别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苏军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发动对苏联的闪电攻击,苏德战争爆发。6月30日,瓦杜丁奉命调任保卫列宁格勒的西北方面军参谋长。当时列宁格勒正面临严重的威胁,西北方面军屡遭挫败,军心涣散,司令部也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瓦杜丁沉着冷静地分析战况,整顿司令部,汇合溃散的兵力,使西北方面军的战斗力得到迅速恢复。他还亲自率领诺夫哥罗德苏军战役集群参加战斗,粉碎了德国曼斯坦因集团军对列宁格勒发动的数次突击,击退德军40余公里,使德军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1942年5月,瓦杜丁被任命为苏军副总参谋长,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驻布良斯克方面军做了大量工作。7月初,德军渡过顿河,突入沃罗涅日,形势危急。瓦杜丁奉命出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面对日益严峻的局势,瓦杜丁严格地执行最高统帅部第227号命令,严明军纪,整肃军容,严厉制裁破坏军纪者。他还撤换了一批不称职的指挥员,大胆启用那些作战勇敢的指挥员,致使沃罗涅日方面军士气大振,屡屡挫败德军的疯狂进攻。他在战斗中运用积极主动的策略,并从整个战争全局观念出发,配合其他战线军队的行动,牵制德军的兵力,阻扰德军向斯大林格勒和伏尔加河的进军步伐。瓦杜丁高超的用兵能力和纵览全局的战略观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制止了德军对沃罗涅日城的进攻,而且打乱了德军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部署,受到了最高统帅部的高度评价。  然而强大的德国军队逼近了斯大林格勒,艰苦卓绝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了。10月22日,瓦杜丁调任西南方面军司令,指挥该方面军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他直接参加了整个斯大林格勒进攻战役计划的制定工作。按照这一计划,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正面实行连续突击,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则从侧翼发动强大突击。瓦杜丁为这一宏大作战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付出了全部的理论知识和作战经验。1942年11月19日,瓦杜丁率西南方面军与顿河方面军一道发动强大的侧翼突击,实现了这一集团作战计划,从而使斯大林格勒战役转入反攻。瓦杜丁率部分两路从谢拉菲莫维奇和克列茨卡亚向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发动突击,歼敌后又巧妙地占领了顿河桥,夺回卡拉奇市,23日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会师,切断了敌军的退路,形成了对保卢斯的德国第6集团军的包围。紧接着,瓦杜丁率部于12月16日协同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在上马蒙地区到顿河中游一带对前来解救保卢斯部队的曼斯坦因顿河集团军群进行强大的攻击。他率部前出到德军托尔莫辛集团军后方,配合友邻方面军的正面攻击发动侧翼强攻,一举击退了曼斯坦因部队。此役成为结合正面突击,组织实施强大侧翼突击的典范,被称为“小土星”战役。它使得保卢斯的33万被围部队陷入绝望,于1943年2月2日全部投降。瓦杜丁率领西南方面军成功地解决了进攻战役中如何使用快速兵团发展胜利,以及结合正面进攻组织实施侧翼突击等问题,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最后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瓦杜丁因此而获得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943年2月12日升为大将,这时他年仅42岁。瓦杜丁深受汉尼拔的战略思想、苏沃洛夫的指挥天才、伏龙芝的英勇果断的影响,凭借聪颖的智慧和顽强的毅力,掌握了一整套战略学、战役法、战术学、工程学等知识,具备了深厚的军事理论素养,并在战争中获得丰富的指挥经验,从而使自己成为苏军中最年轻最有才干的高级将领之一。


第九部分瓦杜丁 大将(2)

1943年7月,苏联坦克在库尔斯克地区与德军交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为夺回战略主动权,在库尔斯克一带发动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 ,企图利用占据库尔斯克突出部的有利态势,歼灭苏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1943年3月,瓦杜丁再次担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奉命防守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南翼,消耗敌人的战斗力,再协同草原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右翼进行反攻。瓦杜丁深知要进行有准备的防御,消耗敌军的斗志,就必须了解敌军的作战企图和计划,充分了解德军的部署情况,才能使自己居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瓦杜丁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情况来分析了解自己的对手。因此,当7月4日下午德军炮轰苏军前线部队警戒线,并向北推进时,他准确地判断出这是德军有限的攻击,是为真正的总攻占据有利地形做准备的。他果断地命令警戒部队后撤,并从俘虏口中探明敌军将于5日凌晨3时发动总攻。这使他再一次获得了先机制敌的机会,断然决定抢在德军总攻之前先行攻击。5日凌晨2时20分,正当德军行将发起总攻的时候,密集的苏军炮火暴雨般从天而降,瓦杜丁指挥航空兵和炮兵对德军曼斯坦因部队进行了突然袭击。德军损失惨重,但仍仗着兵多器精,拼命向前推进。瓦杜丁率部顽强地抵挡着德军强大的攻势,迫使德军每天只能前进两三公里,且每前进一步就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德军原打算发动总攻后的第四天便可占领库尔斯克,岂知到了7月8日傍晚才抵达奥博扬城下。7月10日,苏联最高统帅部为了加强库尔斯克苏军的战斗实力,决定增派大本营预备队的第5近卫集团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和两个坦克军等装备优良的精锐部队增援库尔斯克战场,由瓦杜丁统一指挥。7月12日,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区遭遇,展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遭遇战,双方12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瓦杜丁率领苏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在这场战役中,指挥坦克部队成功地突破了德军的纵深梯次防御。他第一次指挥这样庞大的集团军群,便显示了他在运用坦克作为集团军快速集群和运用坦克集团军作为方面军快速集群方面高超的军事艺术和非凡的指挥才能。这次战役还显示出瓦杜丁极强的组织能力,他善于精确地协调诸兵种的行动,形成强大的突击力量,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摧毁敌军的作战能力。他的这些经验已成了现代战争指挥员的重要素养,他自己也获得了“闪电将军”的美称。  库尔斯克会战迫使德军放弃夺回战略主动权的企图,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1943年10月20日,瓦杜丁率领由沃罗涅日方面军改编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乘胜攻击,展开了第聂伯河会战。他率部强渡第聂伯河,11月6日占领基辅。1944年1月至2月,他率部协同第2乌克兰方面军,在科尔松—舍甫琴科夫斯基合围了德军重兵集团,再一次表现出他在指挥方面军快速集群等方面的能力,使苏军获得了第聂伯河会战的胜利。  苏军乘胜前进,德军一败涂地。正当全部国土行将解放,卫国战争行将最后胜利之际,1944年2月29日下午,瓦杜丁率警卫人员离开罗夫诺前往第60集团军检查工作。19时40分,在达米利亚蒂村附近遇见一伙匪徒骚扰村庄。当他停车查看时,不幸被匪徒击中腿部造成重伤。因流血过多,1944年4月15日在基辅医院失去了他宝贵的生命,年仅43岁。  瓦杜丁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为苏联卫国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指挥方面军快速集群、实施果敢的机动等方面的成就为苏联军事科学的发展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笔。根据斯大林的命令,4月17日在基辅举行了瓦杜丁大将的葬礼,12万基辅居民向这位民族传奇英雄致哀。他生前曾获得列宁勋章、红旗勋章、一级苏沃洛夫勋章、一级库图佐夫勋章和捷克斯洛伐克勋章各一枚,1965年5月6日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  (谢文革)


第九部分汪精卫(1)

  1938年4月30日,汪精卫在湖南发表《抗战建国同时进行》之演讲,称: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华制华”,那是绝对做不到的,“只有不成材料几个最无赖的人,才肯做傀儡。”然而时隔短短八个月,亦即1938年12月,恰恰就是这个汪精卫,突然逃离重庆,而后历经昆明、河内、上海到达南京,成立傀儡政府,公开叛国投敌,当了第一号大汉奸,成了“不成材料最无赖的人”。这真是绝妙的讽刺!  汪精卫(wɑnɡ jinɡwei,1883—1944)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中国广东番禺人。其父为清朝小吏。汪精卫幼读私塾,以图功名。然13岁丧母,翌年丧父,随其长兄客居粤北乐昌。1904年期间,他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倾向于以反满为核心的民族观念和民权思想,并于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深得孙中山先生赏识,担任同盟会三大部之一的评议部部长。  1910年初,汪精卫与黄树中、罗世勋等入京谋刺清摄政王,事败被捕。清朝统治者的攻心软化,使汪精卫意志消磨,豪气扫尽。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迫于形势,于11月6日释放汪精卫。这时的汪精卫在国人心目中几成革命先驱。此后,汪曾一度为袁世凯所利用,在南北议和中主张革命派让权。袁世凯窃国以后,汪精卫携新婚妻子陈璧君去法国。对国内之事,表示“不欲问鼎”。1920年10月,汪精卫奉孙中山之召,从欧洲回国,又开始活跃在国内政治舞台。1923年,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汪精卫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年底,跟随孙中山北上。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时,他随侍在侧,并为孙中山草拟遗嘱。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汪精卫以孙中山的继承人自居,不择手段地揽权夺位,成为国民党的重要领袖。由于他能言善辩,善于伪装,平时极力表示左倾,一时被奉为国民党“左派”领袖。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改组,汪精卫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旋又兼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向共产党进攻,以“左派”自居的汪精卫的权力受到削弱。5月,根据国民党中央决定,汪精卫被迫辞职流亡法国。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四一二政变前夕,蒋介石抛弃孙中山三大政策。由于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对汪精卫假“左派”面目缺乏认识,武汉国民政府吁请汪精卫回国。4月1日,汪精卫回到上海,先与蒋介石晤谈,后与陈独秀商谈国共关系问题,并于4月5日发表《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为蒋介石的反革命阴谋辩解,麻痹革命群众。4月10日汪精卫抵达武汉,出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和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主席。他极力把自己的反革命面目伪装起来,暗地里却策划着反共阴谋。7月15日,汪精卫公开实行“分共”,制造了七一五反革命血腥大屠杀事件。  然而,在国民党内部激烈的倾轧中,蒋介石集团控制了南京中央政权,汪精卫集团一无所获。醉心权位的汪精卫不甘罢休,一度充当反蒋主角。九一八事变以后,在“共纾国难”的幌子下,蒋、汪杯酒言欢,再次“合作”。1932年1月,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院长兼内政部部长,并担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而后又兼任外交部部长,主持政务,应付对日外交。此后,汪精卫对内赞成蒋介石“全力剿共”,对外推行媚日外交。一•;二八上海抗战爆发后,汪精卫批准签订丧权辱国的《上海停战协定》。1933年5月,汪精卫支持签订《塘沽协定》,1935年又和蒋介石批准《何梅协定》、《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