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飘摇惊喜的问。
“真的!”老奶奶又摸了摸飘摇的头,对他笑了笑,说。
“谢谢,谢谢奶奶!”飘摇一溜烟跑回到妈妈的跟前,把五角钱还给了妈妈,像个得胜回朝的大将军似的。
“不要钱,老奶奶送给我吃的!”飘摇对妈妈说。
“不行!那怎么行呢?”妈妈拉着飘摇的手,回到老档口前,硬是给老奶奶塞了二角钱。
“大妈,钱您得收下,买点柿子挣钱也不容易啊!”妈妈对老奶奶说。
“这是我自家柿子树上结的,送给孩子吃一个没什么!”老奶奶说。
“那也不行,不要把孩子从小惯坏了。”妈妈说。
妈妈说完拉着飘摇的手回到自家的小店里。
“摇摇,我们家里是难了点,可别人恐怕也不容易啊!给你说这些,你不会懂的,你还小。”妈妈轻轻地对飘摇说。
飘摇手里拿着刚买来的稀红大柿子,眼睛望着妈妈,实际他明白妈妈话语中的意思。他对自己刚才的所作所为有些后悔,他呆呆地站在店中不知怎样对妈妈说才好。
“吃吧,摇摇!”妈妈说。
飘摇听到妈妈这句话,他狠狠地咬了一口柿子,柿汁从嘴角边流出。然后,飘摇将咬了一口的柿子递到妈妈的嘴边。
“摇摇,妈妈不吃,你自个儿吃吧。”妈妈用手擦掉飘摇留在下巴的柿汁,说。
“妈妈,我今后不吃柿子了。”飘摇委屈地哭了,说。
……
第四章 相依为命
飘摇和妈妈相依为命,其实他心里知道妈妈非常疼爱自己,妈妈几乎把所有的母爱都给了飘摇,以弥补儿子童年的不幸。
那时,飘摇上的是县城里最好的学校。
飘摇来到小镇的第二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那是邓小平做出的最伟大的决策之一。“地富反坏右”的子女都可以上大学,妈妈知道这个消息后心里非常高兴。
“要好好念书才能有出息,才能走出小镇,走出大山。”妈妈对飘摇说。
“山的那边有什么?”飘摇问妈妈。
“山的那边有大海。”妈妈说。
“那,大海的那边又有什么?”飘摇又问妈妈。
“大海的那边有你长大以后要去的地方!”妈妈说。
那时,心中的大海的那边就是飘摇梦中的理想和天堂……
飘摇从小聪明好学,喜欢画画,妈妈就请了一位老画家给儿子做家教,那老画家飘摇按当地的习俗称呼他为“师傅。”
师傅姓黄,名求生,字生寿,生于戊申年一九0八年四月二十二日,他年轻时曾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在的中央美术学院)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一九二九年师傅毕业于北平艺专西画专业,他与李苦禅同学,后拜齐白石为师学习中国画。他曾师从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老一辈绘画大师。湘西解放后曾任过小镇的镇长,县文化馆的馆长。文革时期被右派打成黑画家,此后他隐居在小镇郊区偏僻的小村落,不为名不为利,两袖清风。
师傅七十高龄,削瘦,中等身材,特别和蔼可亲。师傅解放前就认识飘摇的外公李世南,而且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师傅把飘摇当成自己的亲孙子一样耐心地教育。飘摇从小称师傅也叫爷爷,他不但从师傅那里学习了坚实的绘画技巧,也学会了人生今后做人的道理。这位师傅就是飘摇后来能考上大学美术专业的启蒙老师。
师傅解放前就是湘西一个著名的佛像雕塑家,许多寺院庙宇的佛像菩萨像都出自他之手。据年老一点的人说,师傅雕塑的马,非常逼真,和活马一样,你把活马牵来,活马都会对着雕塑的马嘶鸣不停。师傅不但画画得好,而且书法也写得好,他不但能用左右手同时书写,而且用口咬着毛笔同样能写细小的楷书,那是师傅的一手绝活。师傅写的大字可以写几十米高几米宽,文革时期每个山头上几十米高宽的大字标语都出自师傅之手。师傅的中国画画得非常传神,无论人物花卉山水草虫样样能画。有时他不用毛笔而用五个手指头在宣纸上作画。听师傅说,他以前收藏了大量古画和名家字画,文革时破旧立新,全都给红卫兵拿走烧了。师傅一提起此事就经常叹气表示遗憾。
飘摇从小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师傅的言传身教,素描水彩国画书法,油画静物人物风景,使飘摇掌握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
师傅于一九八二年六月十七日末时仙逝,享年七十四岁,也就是飘摇考上大学的这年夏天。师傅在临终前没有听到飘摇已考上大学美术专业的好消息,要使他老人家知道一个多月后,飘摇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定会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这也是师傅对飘摇给予的希望终于实现了。那年春天,师傅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把佛教绘画理论与佛教道教所有佛像菩萨图普及阴阳教知识编写和绘制成一部十六开本的小画册传给飘摇。事情也怪,飘摇拿到师傅编写绘制的这本小画册后,师傅就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飘摇,去了天国的另一个世界。
送葬的那天,飘摇按照湘西的民间习俗,亲手给师傅手工制作了一整套灵礼。灵礼是用竹片做骨架,用彩纸粘糊在骨架外表,再用彩色颜料绘制各种图案加剪纸图案而制作成的灵屋灵车家具电器模型等;以食用面粉为原料制作各种动物造型,并填上颜色,非常逼真,有鱼虾鸡肉猪肉等送给师傅作陪葬礼品,以示对恩师给予飘摇大恩大德的感谢。飘摇能考上大学美术专业,这是恩师耐心教育与培养的结果,没有恩师就实现不了飘摇童年的梦想……
此时,车窗外的雨已经停了,火车在飞驰地奔向飘摇儿时梦想要去的省城长沙。
“哎!你的东西掉在地上了。”坐在飘摇对面的那位与他年龄相若的女孩,将掉在地上的那个蜡染小布包捡起来递给他,说。
“谢谢你!”飘摇接过蜡染小布包,说。
那蜡染小布包里装的东西是妈妈煮好的一包茶叶鸡蛋,特送给飘摇在火车上吃的。
“刚才送你上车的那个阿姨是你的妈妈吗?”女孩问。
“是的!”飘摇说。
飘摇不敢正视那女孩,生怕她看到自己脸上的泪水。越是不敢正视就越引起那女孩对飘摇的好奇。女孩子也许生来就比男孩子早熟懂事,可飘摇是一个懂事比较早的男孩子。也许是由于飘摇儿时的不幸,童年时在大山里贫穷的生活和妈妈苦难的经历,造就了他少年早熟的原因吧!他离不开那和他相依为命的妈妈。
飘摇长着一张白净而英俊的脸庞,在读中学时就深得学校女孩子的崇拜。飘摇在读中学时就是班里的班长,学校文体委员,他不但画画得好,而且歌也唱得好,乒乓球打遍全校无对手。飘摇不论走到哪里,都是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无论大人老人小孩,都很有人缘。
上中学时,飘摇就特别招女生的喜欢,书桌里经常有女同学送的水果糖和小字条。但飘摇这方面开化得特晚,小字条看完随手一扔,水果糖拿出来给要好的男同学共享。有些小字条被多事的同学捡了,大声将内容念出来。班里的女生陶桃就是为小字条的事被班主任好一顿训斥。那以后,陶桃对飘摇老是白眼。飘摇伤了陶桃的心,却一点也没有察觉。高中毕业,同学搞聚会,当班长的飘摇负责组织策划和招集工作。飘摇要陶桃准备一个节目,陶桃没好气的说:“不去!”飘摇想了半天才明白,都是那张小字条惹的祸。
第五章 小镇中学
那是飘摇上高二的那个学期。
学校传言,从省城分配来了一个老师,是自愿到小镇来执教的女老师,她名叫李娟,人和她的名字一样漂亮。她不但教学独特,而且学问很高,很善解人意,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老师。李老师是师范学院毕业的本科生,七七年恢复高考时第一批考入大学的女才子,八一年分配到小镇中学任语文老师,李老师也是小镇中学建校以来分配来的第一个具有本科学历的女大学生。李老师二十二岁,湘潭人,不过她不是教飘摇他们高二毕业班的,而是在隔壁的高一班任语文老师。
有一天上早自习课。
“唉!语文老师要结婚了,今天请了假,在家呢。”坐在前桌的同学告诉飘摇说。
“嗯,真的吗?那早上打打瞌睡就没有人管了。”飘摇有点小开心地说。
飘摇他们进入毕业班,学校就把他们全部集中在学校寄宿封闭式学习,只允许星期六回趟家,这对飘摇来说,没妈妈在身边,他经常在学校睡懒觉,他仿佛有睡不完的觉,妈妈要求他努力学习要考上大学的话,他早已把话忘到脑后面的瓜哇国了。他只知道画画,没心思学习功课,难怪听到这个消息有点高兴了。
“别高兴得太早,听说隔壁高一班的语文老师要到我们毕业班来代课,你还是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争取考上个大学什么的。”前桌的同学有点挖苦飘摇,幸灾乐祸地说。
“啊!没戏唱了。不过她不是教我们班的,只是代课而已,应该不会管我们太严吧。”飘摇说。
“那不一定,因为我们是毕业班,不严才怪呢,不严学校也不会派她来。”坐在前桌的同学说。
“管她谁来!”飘摇不高兴地说。
飘摇说完又开始趴在书桌上打他瞌睡了……这时同桌的同学用手臂碰了一下飘摇。
“哎!干什么呀……”飘摇不耐烦地说。
还没有等飘摇把话说完,教室门口就站立了一位婷婷玉立的女老师,她犹豫了一下便快步走到讲台上。身后还带有一阵花露水的香气飘进教室內的每个角落和每个同学的鼻孔里。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语文代课老师,相信你们大家都听说了。你们的语文老师要结婚了,所以这段时间就由我来代你们毕业班的课。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娟,以后你们叫我李老师吧!希望这段时间大家好好合作。”李老师说。
“哇!李老师,您真漂亮吔!”飘摇说。
紧接着就是一阵兴奋和一阵掌声。
“好!谢谢这位同学的夸奖,话不多说,现在开始上课。”李老师说。
李老师说完开始布置早自习有关学习内容。
“唉!真没劲。”飘摇心里好不舒服,不情愿的拿起语文书本胡乱地翻了起来。
此时此刻,李老师却正在给有问题的同学细致而有耐心的解答。飘摇发现,今天同学们的问题特别的多,李老师每走一步就有一个同学问问题,而李老师都是那么耐心而仔细地解答,总忘不了带着她那迷人的微笑。
“飘摇,你说李老师有多大了?”前桌的同学又开始搞起了小八卦,说。
“她有多大了,管我个屁事,要猜你自己去猜吧!对了,帮我用书挡着点,我给李老师画张素描”飘摇说。
飘摇说完就从书桌的抽屉里取出纸和笔,但他不敢多看李老师几眼,他只是偷偷地在李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才赶紧看一眼,凭自已感觉埋头画画。
“哎!李老师来了,你一定要叫我啊。”飘摇对前桌的同学说。
时间一分一秒地向前走着,飘摇画得差不多了。突然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飘摇一抬头发现李老师拿着书本站在他的身后偷看他画画。飘摇赶紧把画李老师的那张画翻了过来,站起身,低着头。
“你叫飘摇吧?嗯,好名字,画画得不错。不过上课时不要画,要画也得课余时间画,找个时间我专门给你当模特,让你画。我知道你想考美术学院,是吗?”李老师看着飘摇,微笑地说。
“真的呀?”飘摇惊喜地说。
“老师还会骗你吗?”李老师说。
“谢谢老师!”飘摇高兴地说。
“好,坐下吧!”李老师又微笑了一下,说。
“大家都不要笑了,学习吧。班长是谁?”李老师问。
“我!”后桌的同学站了起来回答道。
“跟我出来一下!”李老师说。
十分钟后,李老师和班长走进教室,李老师进来时仍不忘在脸上挂着她那让人心醉而迷人的微笑。她若无其事地在周围来回走着,并不时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叮铃铃……”终于一阵刺耳的铃声打消了飘摇忐忑不安的心。
“怎么样?李老师都跟你说了些什么?”飘摇迫不及待地问班长。
“没什么,李老师只问了你的一些情况而已,她没有说什么。”班长说。
“真的吗?那,李老师都问了些什么?告诉我嘛!”飘摇说。
“其实也没有问什么,李老师只不过问了你的家庭住址和学习情况而已。”班长说。
“李老师问我的家庭住址做什么?又和学习无关。”飘摇说。
“也许是,她有时间会去你家,家访吧!”班长说。
上午。
第一节课,李老师讲课果然有影响力,整堂课全班同学都特别聚精会神地听课。李老师讲课像讲故事一样有吸引力。除了飘摇,由于晚上没睡好,用书挡着迷糊了一会儿,对李老师的讲课有头无尾的听了一半。
“飘摇!”突然,李老师点了飘摇的名字。
李老师一连叫了两次,同桌的同学碰了他一下,他才猛然醒了过来,起身站起。
“飘摇,请你用‘与其……不如’造句。”李老师说。
李老师的声音像音乐一样让飘摇陶醉,她的脸上仍然带着那迷人的微笑。
“李老师,您人长得这么漂亮,与其当个收入低微的老师,不如去当个模特,赚大钱。”飘摇不暇思索地脱口而出回答道。
“坐下,嗯!回答得不错,挺新颖的。”李老师说。
没等飘摇坐好,李老师又提问了。
“哎!等等,你再回答一个提问。”李老师说。
“什么提问?”飘摇又站起来说。
“说一个陈述句。”李老师说。
“问句呢?”飘摇反问,说。
“感叹句吧!”李老师说。
“啊!李老师,您真漂亮呀!”飘摇说。
“嗯!很好,你,你先坐下吧!”李老师有些不好意思,说。
“叮铃铃……”又一阵下课铃声,四十五分钟一会儿过了。下课后,同学们一下子就围到飘摇的身边,纷纷议论起来。
“哎!飘摇,不错嘛,李老师都被你说红了脸。”同学说。
“是啊,是啊!我看到李老师脸都红了,讲课还有点紧张了呢。”坐在前排的同学接着说。
“别议论了,别围着我呀,趁下课时间让我休息休息好不好啊!”飘摇实在是想睡觉了,大声抗议说。
“哇!飘摇,大家都在兴头上啊,别扫兴呀!”同学说。
“好啦,好啦,你们就绕了我吧!”飘摇说。
此时,同学们看到飘摇不耐烦的样子,都知趣的走开了。飘摇正想趴在桌上迷糊一会,只见同桌的同学又碰了一下他。
“飘摇,你注意到没有,你看班长老看你呢。”同桌的同学说。
“管他呢,他爱怎么看就怎么看!”飘摇闭着眼睛说。
就这样眯眯糊糊地过了一天。
第六章 爱睡懒觉
翌日,早自习前。
和往常一样,早操是不可缺少的项目。飘摇懒得起床,仍在寝室里呼呼大睡。睡梦中,有人推门进来了,刺眼的灯光照亮了漆黑一片的寝室。
“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