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他光是写大纲,都要花费将近七八万字。
只有按照这样明晰的大纲来写,才能减少疏漏,让整体的内容更加流畅。而且写的时候,只要用合适的文字风格把故事推进下去即可,不需要绞尽脑汁的临时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写,剧情该往哪发展。
写作效率,直线上升。
特别是张谭的记忆很好,回想起以前看过的很多小说内容、影视剧内容,都能有机的穿插在他创作的书中。
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创作出一个大杂烩出来。
更不会写着写着,发现自己写岔到另一个桥段上面去了。
……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明天就是8月10号,他要飞去南亰参加这个月的第二场签书会。
张谭有些纠结,因为他已经推翻了三次大纲的主线。
《四大名捕逆水寒》无疑是系列中的巅峰之作,但是也有些瑕疵,里面最出彩的是戚少商和刘独峰,其他几个角色,都有些脸谱化,没写出特色。
剧情一路压抑到爆炸,以戚少商的逃往路线为主,掀起了一片血雨腥风,牵连之广,堪称温瑞安笔下作品之最。
只是出场人物多了,难免会多多少少让本该有特色的角色,变成打酱油的龙套,让作品失色不少。
张谭不打算多写四大名捕的故事,因此想要在《四大名捕逆水寒》中一劳永逸,将众生相都写活了。
将他看过的比较好的四大名捕故事,巧妙融合进这一场血腥大逃亡之中。
这有难度。
很有难度。
大纲的主线迟迟难以敲定。
原著《四大名捕逆水寒》,是以戚少商为主角,戚少商这个角色,是先前《四大名捕会京师》里面一个小boss,被铁手用计打败,全身而退。结果他辛苦经营的连云寨被最亲密的兄弟给出卖了。全寨归附朝廷。
深受重伤、众叛亲离的戚少商没能力挽狂澜,只能亡命天涯。被昔日的兄弟和朝廷捕快追杀。一路逃一路战,把四大名捕的铁手卷了进来。把红颜知己息红泪卷了进来,把一个接一个的人物被卷进来。
把四大名捕的老大无情卷了进来,把朝廷的神捕刘独峰卷进来……围绕着戚少商的逃往,就像是一个漩涡,把所有的人都卷进来。从小boss逆袭为主角的戚少商,爆发了强烈的主角光环,最终活了下来。
并在铁手因为质疑究竟什么“捕”什么是“贼”而离开四大名捕、外出散心时,被诸葛神侯看上,暂代铁手之位。
这个人物有温瑞安自己的影子。因为温瑞安早年曾被台弯当局以“涉嫌叛乱”的罪名逮捕过,此后开始了一段颠沛流离、苦不堪言的逃亡岁月,最终在香巷定居。他把自己在逃亡时的郁郁不平,和心怀希望,都写在了戚少商的身上。
这才塑造了戚少商巨大的人格魅力。
张谭要在不损害戚少商这个角色魅力的同时,把剧情更加丰满和壮大,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没有难度的照抄书,张谭反而觉得没意思。
有难度的挑战,才能更好的检验自己的水平。
“这个大纲不着急。慢慢磨,争取磨到最好!”
带着这样的心情。
第二天一早,张谭就坐上了飞机飞往南亰,开始了《神雕侠侣》宣传工作的第二站。为南亰的读者们签名。
与此同时,他还关注着《射雕英雄传》电视剧剧本的进度。
小说被几个业内的编剧,七改八改。成为剧本时已经坑的没法说了,张谭看过电邮来的剧本。当场就打电话给张大胡子,表示自己不满意。剧本需要重新修改。
张谭写小说的时候,很多地方本就是按照电视剧的内容来写的,譬如原著打酱油的欧阳克,他就在书中给个很多戏份。只要把张谭写的小说,总结提炼一下,就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很好的剧本。
结果这些编剧们,非要乱改,很多应该着重的细节部分,被想当然的删除了,譬如黄蓉爱上郭靖的心理,竟然断断续续连贯不上。尽管书中的配角写得很好,但小说还是以郭靖黄蓉两人为主角,一切的配角都是要服务于这两位主角的。
不能喧宾夺主。
“张导,这一稿剧本太颠倒主次了,必须要修改啊,我等一下把我的意见总结出来,邮过去。你让编剧们再劳累一下,重新改一稿吧。”打电话给张大胡子,张谭直接说。
张大胡子很快就答复说:“行,我再让他们看着改改。”
张谭将意见寄过去,就没再多关注。
他相信以自己的指点,编剧们能改出来非常好的剧本。
随后张谭就一边忙着跑签书会,一边整理《四大名捕逆水寒》的大纲,顺便连《四大名捕斗将军》的大纲一起整理了。
谁知道没过几天就横生枝节了。
张大胡子工作室那边传来消息,编剧们对于张谭指出来的修改意见,十分不满意,认为不需要按照张谭说的修改。虽然在张大胡子的劝说下,他们勉勉强强的改了一稿,但几乎就是在几个小地方稍微动了一下,张谭认为粗糙的细节部分,一点没变。
“小张啊,你看这个本子行不行了,编辑们都说可以了,你看呢?”张大胡子打来电话询问。
张谭划拉着电脑屏幕,看着根本没怎么修改的剧本,强忍着不愉快说:“张导,我觉得工作室投资这么大规模来拍摄,全国各地四处跑场景,力求逼真。已经花了这么大代价,没理由不在剧本上下功夫……我说话直,这份剧本实在太糙了,拍不出来小说的精髓。”
“你觉得哪方面比较糙?”
“一个是剧情不连贯,二个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薄弱,尤其是黄蓉和郭靖之间的心理,这剧本上面几乎都是干巴巴的转折,一点没有婉转的余地。江湖要有刀光剑影,但也要有儿女情长,对吧……张导,你跟编剧们好好说说,让他们再努努力,争取把剧本写出色,剧本好了,故事才能拍得更好,不是吗。”
张大胡子欣然答应:“我会让他们重写的。”
但是,结果却出乎张谭的意料。
因为三天后,编剧之一的刘长山,接受了记者采访,公然抱怨说张谭这个原著作者,对剧本指手画脚,干扰他们编剧的创作。(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160101001543824、落风1225、时宁cinnou、带你装带你飞、书叶的忧伤、九歌风暴、覆雨惊风、小喵。、海滨晨曦、风翔月影、zero0707、没有媳妇的人、屈静明、笔下有书、懒惰的紫貂、586876、文心励志、走向没落的少年、爱是一尾鱼、太易道尊、书友110701150216587、书友151213120750729、宅是境界、频酒淡水、大拢纭牒炫邸⒂纳倏怠⒋笾谢睢⒘缪铡⑹妊紊瘛⑷擞隳炕稹omjh、路过*…*停车、疯狂的书疯子、若非所宇、小小崔的打赏。
(搭上名单较多,分三次发)
第144章 你们矫情(1400首订加更)
“我很尊重《射雕英雄传》的原着,但是作为一名专业的影视编剧,我参与过很多部电视剧的剧本编写,我知道该怎么呈现电视剧的内容,让观众满意。身为作者,你把小说写好就可以了,电视剧的剧本你不懂,就不该插手。”
刘长山接受记者采访时,口气十分欠奉,指名道姓抱怨张谭干扰他的创作。
《射雕英雄传》请了好几位编剧一起编写剧本,其中刘长山属于牵头的编剧,他的声音就代表了剩下的几位编剧。
果不其然,在张谭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剩下几位编辑,也发言了。
编剧杨洪军告诉记者:“我们的剧本编写很顺利,大家也很满意,交给导演组之后,也给出了满意的答复。唯一没有过去的就是原着作者这一关,并且还把剧本大批特批,贬得一文不值,让人难以理解。”
“年轻人不是应该虚怀若谷吗,编剧本和写小说是一码事吗?这不是乱弹琴吗!”编剧石瑞说。
三位编剧发炮,一下子让本就关注度很高的《射雕英雄传》,再度喧嚣不断。
在张大胡子工作室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这么一出剧本闹剧,就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娱乐头条。
“编剧炮轰《射雕》原着作者,不懂装懂胡乱插手剧本!”
“除了写书还能写剧本?谭张是天才还是蠢材?”
“《射雕英雄传》剧组爆出不和,编剧指责作者谭张干涉工作。”
“大陆武侠宗师谭张不满编剧乱写剧本,《射雕英雄传》拍摄无限延期。”
“这个少年是太自信还是太张狂?《射雕》编剧齐发声炮轰。”
“编剧爆料谭张摆谱耍大牌。要自己来写剧本。”
“少年成名太早易迷失,谭张是否已经忘记自己只是一个作者?”
“众编剧齐骂谭张。其中究竟有何缘由?”
“《射雕》编剧刘长山,怒骂原着作者谭张。”
“昨日《射雕英雄传》众编剧。出声指责张谭乱插手剧本创作。”《京华时报》娱乐新闻版块,配图长文报道。
其中包含对刘长山三位编剧的访谈内容。
“我很佩服谭张在小说上的成就,《射雕英雄传》写的挺不错的,在他这个年纪,十七岁对吧,写出这样的成熟作品,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尽管在我们编剧看来,这本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值得鼓励。”
刘长山侃侃而谈:“但是写小说和写剧本,这是有很大的不同,小说的表现形式是平面的,剧本的表现形式是立体的,你不能说你擅长写小说,就会写剧本。张大胡子工作室既然选择让我们来写剧本,那么是不是应该尊重我们的创作?”
杨洪军接受采访时也说:“他谭张若是喜欢编剧,不写小说了,要当编剧。我们欢迎,剧本交给他写都没意见。但是他不是编剧,术业有专攻,不是编剧就不应该插手编剧工作。影视作品是要面对观众的。这不是写小说,写的差了顶多卖不掉。拍电视拍得差了,是要赔钱的。”
最后还有石瑞的采访:“其实我们最初按照他的意见。改过一稿剧本,但是他还不满意。非要按照他的想法来,这不合理。不合理的我们就要喊出来。剧本是一部戏的核心,我不是对他个人有意见,我只是对这件事的行为不满意,希望年轻人能尊重一下前辈的创作。”
而《京华时报》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为武侠作家,谭张无疑是成功的,他写的小说每一本都很畅销,深受读者的好评。作为一名青少年,他远远的超越了同龄人,甚至他赚取的财富已经超过了大部分成年人。最近《射雕英雄传》的开拍更是将他推上了最成功的作家行列。”
“但是我们在无限夸赞这位十七岁少年的同时,也要看到,在面对巨大的名利时,谭张还能不能保持住创作之初的本色。今天我们特别访问了《射雕英雄传》的三位编剧,看到的结果确实值得令人深思。”
“港台名家的作品在改编时,作者尚且不会插手剧本的创作,谭张为何能够屡次打断编剧的创作,强行以自己的意见为主?他是不是已经觉得,自己的才华足以胜任任何事了?”
“……谭张不是个例,如今80后青年已经开始踏入社会,开始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然而我们过去的教育,真的教会他们正确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了吗?先有韩敬明喊出了读书无用的谬论,再有谭张乱改剧本的逞能,年轻人真的可堪大用了吗?”
“这值得我们深思。”
……
张谭将报纸扔在桌子上,气不打一处来。
自己不过是提了一下剧本的修改意见,就招来了几个编剧的不满,不满意也就罢了,可以当面说出来,大家商量着再改呗。张谭不是不通情理的人,相反他很尊重编剧的工作,编剧觉得他的想法不好,可以直接来跟他说。
这倒好。
转个身就在报纸上开骂了,骂张谭胡乱插手剧本,不懂装懂。
“妈的,我光是《射雕英雄传》的电视剧,就看了好几个版本,94版的《射雕》更是每年暑假都被逼着看一遍,我在剧本方面是不懂装懂?我提议修改的地方,哪个不是说在点子上,哪个是睁眼瞎扯的!”
“还有这狗日的《京华时报》,就一个修改剧本,都能扯到教育上面来,还值得深思呢,把那三人写得伟光正,把我形容的盲目自大,你记者的笔杆子耍得这么利索,怎么不去写小说。”
张谭相当愤怒。
他沉着一张脸。问李艳:“李姐,张大胡子工作室那边怎么说?”
“我跟张维申通过电话了。张维申现在正在跟那三个编剧联系,这件事发生的太突然。他也没料到,现在正在想办法补救,希望我们这边能够保持克制。”
“保持克制?告诉张大胡子,这件事我很不高兴,本来合同上就明确规定了,我有审核剧本的权力,现在倒好,那几个垃圾编剧,竟然在报纸上骂我不懂装懂。我必须要听到他们的道歉。如果没有道歉,这事没完!”
李艳感受到张谭是真的发火了,不禁问说:“已经有好几家媒体联系我,想要采访你,你看是不是接受采访,解释一下?”
张谭虽然很火,表情直接挂脸上,但他并没有不理智,当下说:“当然接受采访。他们骂我骂的爽了,现在该轮到我来骂了!喜欢打嘴炮是吧,我奉陪啊,吵吵架还能增加《射雕英雄传》的热度。何乐而不为!”
话虽如此,张谭心里面并未因为这个说法而好受,他是个很爱惜羽毛的人。
嘴炮不管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都会损失人气。粉一个人或许需要很多精彩的表现。但黑一个人只需要那么一点瑕疵即可。
只不过张谭也很清楚,作为名人。想要不招人嫌是不可能的,名人、明星本就是各种正面新闻、负面新闻缠身的状态。
但这一次,他被黑得莫名其妙。
这三个编剧一窝蜂都赶上来,骂他是不懂装懂胡乱插手,导致媒体上一片声讨声,仿佛张谭已然变成了过街老鼠一般。
真有这事也就认了,关键这是无稽之谈。
叔可忍婶不可忍!
克制可不是他的作风。
张谭首先接受了两家影响力比较大的媒体电话采访。
“对于那三位编剧的业务水平,我不想多说什么,我之前不认识他们,现在也不熟。我跟他们一起讨论过剧本的创作,也积极的把自己的意见提供给他们。不管是从作者的角度,还是从合同的角度,我都对剧本有审核监督的权力。”
“当初我跟张大胡子工作室转让电视剧改编权时,就明确在合同中规定了,剧本必须通过我的同意才能执行。换句话说,这三位编剧的工作是需要向我负责的,这也是我能参与到编剧工作中的原因。”
“现在他们指责我胡乱插手编剧工作,这就好比是,员工状告老板干涉他的工作一样可笑。而且我觉得作为职业编剧,剧组花钱请他们过来编写剧本,那么按照剧组的要求编写,这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应该迁就剧组的要求,而不是剧组迁就他们。”
“最后说句不好听的,真要觉得自己才华横溢,编写的剧本牛上天了,就该自己写新剧本去投稿,而不是拿着剧组付的薪水,在这里败坏别人的名声。这不是文人风骨,这是矫情。”
张谭的嘴巴不可谓不犀利,而且说话有理有据。
很快这两家大型媒体就报道了张谭的话,并迅速被其它大小媒体转载过去。
一时间网上都是这件事的报道。
很多媒体,都是一边报道刘长山三人骂张谭的新闻,一边又报道张谭的反击。普通大众对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