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显允焕吃过午饭,在庄里漫步,突然想起上次与陆之诚说的事情,便让陆之诚安排去碧水涧和密云洞探个究竟。
“可带上云儿和太原来的那位公子一同前往。”
陆之诚只得遵旨,派人分别去请来纪云和乐异扬。
陆之诚带着一队侍从,陪同显允焕等人一块出了汇景湖,向西行八里路,便到了碧水涧。这里散布着几间茅草屋,皆临水而建。走进后,才发现里面空无一人。
陆之诚解释道:
“至从江湖传言兴起后,这里就在也没住过人了。”
显允焕沿着房屋反复走了几圈,然后对众人道:
“你们可看出了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出来?”
陆之诚与来纪云都摇了摇头。这时,只听乐异扬答道,
“此处临水而建,必然较他处蛇多。倘若被毒蛇咬伤,又得不到及时救治,快则不到一个时辰,慢则迁延数个月,必毒发身亡。”
显允焕不做声,确从草丛中捡起了一块蛇皮。众人忙向后退,只听乐异扬道,
“大家不必惊慌,现在深秋时节,蛇已经入洞休眠。”
显允焕笑着问道,
“乐公子常年在太原边境生活,想必知道这种是什么蛇吧?”
乐异扬走近后仔细观察了蛇匹的花纹,然后道,
“此蛇并非产于潞州,乃党项红头蛇,俗称七日倒。被此蛇咬伤,七日之内,若无解药,便会毒发身亡。”
陆之诚听罢,不解道:
“党项离潞州八百里,这里怎么会有这种蛇?”
“难道是有人故意将此蛇带到潞州?”来纪云问道。
这时,陆之诚道:
“如果果真被这七日倒咬伤,我潞州确并此类解药,那我们岂不是白等着蛇毒发作而无能为力。”
“陆公子此言差异。这类蛇毒的解药并非难以获得。只需将这红头蛇拿去啮咬老鼠,然后将老鼠的血收集起来,放在烈日下晒干,磨成粉末以备不时之需即可。”
显允焕点点头说道,“乐公子不愧是人中豪杰,片语之间就救我潞州无数百姓。”
来纪云也向乐异扬投去赞许的目光。
乐异扬见状,谦虚地道,“在下只是在太原耳濡目染多年,才略懂其中一二。”
陆之诚见乐异扬确实胸有才华,又发现众人对他的印象都不错。于是道;
“乐公子为人俊爽,这次能够在潞州相识,确实是我的荣幸。如果乐公子不嫌弃,还望能在寒舍多留几日,羽稍后还有要事同公子商议。”
“多谢陆公子盛意,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乐异扬答道。
正当两人对话的时候,显允焕提议再去密云洞探个究竟。于是陆之诚又带着众人朝密云洞走去。
离开碧水涧,朝北行半柱香的时间,便看到了一座荒山。此处乃悠云山庄最北的地方。山上杂草繁生,野树在风中摇曳,与悠云山庄的景观格格不入。此时虽是中午时分,但天色已经较平时暗了许多。众人沿着石路向前行,在离山半里路边,竖立着一块残缺的石碑,从碑文中依稀可以辨出“密云”两个字。上山再走半个时辰,就到了密云洞门口。洞口已经被人用巨石封住。
陆之诚对显允焕道:“自从这里出了几起命案后,徒儿便将山洞口封起来了。”显允焕对陆之诚的话很满意,赞许道:“诚儿能有此番心思,为师很欣慰。”又对来纪云道:“你在悠云山庄多年,也要有此心思才好。”来纪云知道师父为自己好,便拉着师父的手道:“师父教导的是,云儿一定多向师兄学习。”
见三人交谈甚欢,乐异扬也走上前去,问道:“显盟主,如今洞口已经封掉,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显允焕笑了笑,对陆之诚道:“诚儿,你看呢?”陆之诚望了师父和乐异扬一眼,回答道:“既然来了,那就要进去探个究竟。”
说罢,陆之诚示意众人退后,缓缓从腰间拔出那把随身携带的青云玄空剑。乐异扬见陆之诚双脚轻点地面,然后径直跃到半空,左右一挥,剑气直逼洞口而去。然后听到咔嚓一声响,洞口的那块巨石便已经轰然倒塌。
乐异扬不得不惊叹那把宝剑的威力,同时也钦佩陆之诚那炉火纯青剑法。他环顾众人,见除了他以外,其他人都显得很平静。
这时,来纪云道:“师兄剑法如此精妙,下次要多教师妹一些。”陆之诚却笑道:“师妹过奖,我平时教你的那些剑法足以你防身用了。”来纪云故意噘着嘴,柔声说道:“师兄,如今天下大乱,江湖上人心险恶,只能防身哪里够用?”陆之诚道:“女孩子还是本本分分为好,江湖生打打杀杀的事情都是男人做的。”来纪云哑口无言,求助地望着师父。
显允焕哈哈大笑,说道:“云儿,你师兄说的对,我看你还是老老实实待在悠云山庄为好。”来纪云望了乐异扬一眼,只见他若有所思,也不再多说什么。显允焕看在心里,心想:“我这个徒儿看来不愿意一辈子就在这里待着,这回来了一个英俊的小子,迟早要和他一起私奔,倒不如答应她。不然,到时他们私奔,传到江湖上去,我这个做师父的颜面何存?”
沉思了片刻,又对陆之诚说道:“诚儿,听说你的剑法较之前又长进不少,如今当刮目相看了。”陆之诚谦虚地道“徒儿操练剑法,不敢有懈怠。如今略有小成,全靠师父当年的悉心的教诲。”显允焕满意地点点头,用手抚着长长的胡须,缓缓说道:“悠云山庄这些年被你经营得有声有色,确实难为你。如今你的武功已经大有长进,足以担当起武林盟主这个重任。等这个事情过去,师父就可以安心隐退江湖了。”
陆之诚问道:“师父何必急于卸去武林盟主之位?”显允焕舒了一口气,说道:“江山代有人才出,现在是该你们出头了。”陆之诚道:“诚必当谨记师父教导,誓当振兴中原武林!”说罢,又回过头对来纪云说道:“师妹,还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来纪云一愣,娇声说道:“师兄武艺高强,江湖上打打杀杀的事情,哪有我们女孩子的事情。”
来纪云的话音甫落,一行人就笑起来。
………………………………
第十八章 静夜山上
陆之诚与来纪云一起送显允焕到山庄门口,双方道别后,显允焕便飘然而去。乐异扬见这师徒三人依依不舍的样子,又想到自己孤身一人出来闯荡,眼中不免流露出羡慕的神态。
等到显允焕走远,乐异扬也告辞道:“陆公子,在下在贵庄已经待了有些时日,多谢你和来姑娘的盛情款待,在下牢记在心。在下今日便要启程去开封府,后会有期。”来纪云心中一怔,回过头望着乐异扬,思索片刻,说道:“乐公子如不嫌弃,云儿愿意一同前往。”
陆之诚听后,对来纪云的决定并不感到诧异。自从乐异扬来到悠云山庄,他就发现师妹的行为举止与往常不一样,没想到她竟然对乐异扬芳心暗许,于是笑着道:“云儿,如今你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师兄不能管太多,出去见识一下也是好的。”
乐异扬此刻心绪万千,父亲的大仇尚未报,边境危机也未解除,乡亲们仍生存在契丹的阴影中,儿女私情本应放到一边。但自从遇见来纪云后,乐异扬便被她的言行举止所吸引,脑中全是她的身影,这时见她要与自己同行,于是说道,“在下不才,蒙来姑娘垂怜,真是三生有幸。”
陆之诚自从结识乐异扬,也增长了很多见识。现在又见师妹如此中意他,他也有意撮合这段姻缘。陆之诚将来纪云拉到一边,对她叮嘱道:“师妹,乐公子不懂武功,你的千形剑法又还不够线束,遇到突发事情一定要冷静。”
来纪云娇声说道:“知道了,好师兄。你今日怎么像变得这么啰嗦,人家又不是三岁小孩子。”陆之诚呵呵笑道:“师妹知道就好,不然出了什么事,师父回来会怪罪在我身上。”来纪云也会心的笑了起来,她知道师兄是为自己好,在这个世上,师兄就像自己的亲哥哥一样疼爱她。
陆至诚吩咐庄丁牵来两匹上好的骏马,将马鞭交给来纪云和乐异扬。陆之诚发现乐异扬随身的行李中并无防身的刀剑,不待思索,便将自己手中的剑递给对他:“乐公子,江湖险恶,这把青云玄空剑你带着,以备不测。”乐异扬见此剑乃陆至诚随身所佩,乃是他平素珍爱之物,昨日在密云洞中已经见识过它的威力,这时哪里会夺他人所爱,于是立刻示意拒绝。
陆之诚猜到他的想法,说道:“乐公子不必客气,你我今后就是一家人了。”话音刚落,已经将佩剑递到乐异扬的手上。乐异扬此时进退维谷,却听陆之诚说道:“你放下心来,我庄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剑。如今行走江湖的人,身上没有一把像样的刀剑,会被其他武林中人贬低身份。”乐异扬一介儒生,自然不清楚这些。
来纪云见他不知所措的样子,笑着说道:“乐公子,我师兄一片好意,你还是接受吧。这把青云玄空剑可是好多人想得而得不到的。”乐异扬听罢,知道这是因为来纪云的缘故,于是接过长剑,拱手向陆之诚言谢辞别。
陆之诚站在路边,望着乐异扬和来纪云骑马远去的身影,想到好隔一段时间才能再见到自己的小师妹,不禁酣然泪下。等到二人的背影消失在远方,陆之诚才返身回到庄上,召集手下数百庄丁商议大事。
乐异扬与来纪云离开悠云山庄,向东又行了七日,出了潞州城,来一处名为静夜山的地方。来纪云对静夜山并不陌生,以前曾随师父和师兄到过此地。
来纪云见乐异扬对这里茫然不知,于是主动介绍道:“乐公子,此山名为静夜山,山高六百米,绵延时数里,过了此山,不出两日,便可到卫州了。静夜山是武林中平山派的宝地,闲人不得随意进出,只能绕道而行……”
乐异扬一面听着来纪云说,一面心想:“这真是从未碰到过的怪事。《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静夜山怎么就单单成了平山派的地盘?竟然不允许人随意进出,这还是不是大晋的土地?”他初次行走江湖,哪里知道江湖上的这些规矩。自唐朝末年黄巢起义以来,八十余年间,江湖上各大门派只听武林盟主的指令,从来不理会官府的号召。官府也只是作壁上观,不敢过多干预各大门派的事情。
来纪云一口气讲完,见天色已迟,便对乐异扬说道:“看现在时辰,今夜我们可能要在静夜山留宿了。”乐异扬道:“来姑娘,你是金枝玉叶,不必和在下一起风餐露宿。”来纪云笑着道:“乐公子,今晚不用住在外面了。平山派与我师父有旧,如今我们路过此地,理应去山上拜访一下。”乐异扬正想见识一下平山派,便跟随她一起上山去。
两人走了大约半里路,在大路尽头看见一道山门,门口竖着一面白旗,上面写着“平山派”三个大字。旗下分别站着两个戴着枯草帽,身穿灰色短衫的人。乐异扬和来纪云走向前去,那两人突然警惕起来,拔出手中的大刀,正声问道:“来者是何人,竟敢擅闯我平山派!”
来纪云见状,用手按住腰间的剑,乐异扬连忙摇头示意她,独自上前,下马说道:“二位壮士,请息怒!我们从悠云山庄来,今日赶路迟了,想到山上借宿一晚。”两人听到“悠云山庄”二字,互相对视一眼,神色紧张地说道:“静夜山是我派圣地,素不招待不请自来的闲杂人等。”
那人话未及说完,来纪云已从马上飞下来,转眼之间,她的长剑已经对着那人的咽喉:“你们放肆,我们好心前来拜访,却被你说成是闲杂人等。”
两人刚欲举刀,来纪云一脚将其中一人踢翻在地,另一人却循迹扬起大刀,朝她胸前砍去。来纪云侧身躲过,一手握住那人握刀的手,只听那人“啊呀”一声,他手中的刀就掉到了地上。乐异扬见事情愈演愈烈,急忙上前制止,抱歉地说道:“两位壮士,我们今日路过贵地,多有得罪。”又对来纪云说道:“来姑娘,你高抬贵手,放过这位壮士吧。”来纪云“哼”了一声,这才松开手。
那二人吃了这一亏,思忖自己敌不过眼前这个女子,趁来纪云不注意,返身朝山上逃去。
乐异扬望见两人分快消失的背影,心中不知如何是好,说道:“来姑娘,这两人想是回去搬救兵了。我们初到静夜山,便与平山派结怨。这该如何是好?”
来纪云却不紧张,缓缓将剑插回鞘中,笑道:“乐公子,江湖上的事,不是讲道理就能说得通的。我师父位居武林盟主,师兄坐镇悠云山庄,如果没有过硬的本事,整么能够镇得住大家。这平山派与悠云山庄相距不过五百里,平时大家素有来往,师父与师兄的威名,想必他们都听说过。今日特意前去拜访,他们却对我们如此无礼,要是被师父和师兄知道我在外面被其他门派欺负,他们一定会帮我出这口气的。”
乐异扬见来纪云言之有理,自然不便与她争辩,只是耐心地等着。不一会,那两人从山上下来了。他们身后跟着一个三十多岁,穿着白色长衫的人。那人走到山门口,笑着道:“不知贵客到来,有失远迎。”
来纪云眼睛斜看着他,冷冷地说道,“你们平山派好歹是武林正派,待客方式却是如此粗鲁。”那人看了看来纪云,过走去好言好语说道:“你一定是来姑娘了,刚才的事我已经有所耳闻。”
又对乐异扬道:“在下平山派大弟子白问及,敢问公子大名?”
乐异扬见这白问及仪表堂堂,言谈谦恭有礼,又是平山派大弟子,不免对他刮目相看,下马答道,“在下太原乐异扬,今日路过贵地,幸会,幸会!”白问及打量了乐异扬一番,听说他来自太原,身边又有悠云山庄的二小姐相伴,想必大有来头,自然不敢怠慢,寒暄之后,便邀请他们上山休息。
来纪云微微一笑,说道:“本姑娘正想与乐公子上山拜见褚老前辈,如此甚好。”白问及道:“来姑娘大驾光临,我平山派蓬荜生辉啊。”
乐异扬走在来纪云身后,径直朝静夜山上而去。穿过山门,前面是一条石头砌成的台阶,径直向山中伸去,长度大约三百多米。石阶两边是苍翠的大树,葱茏的树枝在空中相互交集,整条石阶都笼罩在阴冷的树荫之下。爬上台阶,前面是一块开阔地,这时正有弟子在练习武功。山边上建有一片楼舍,房屋坐落整齐,不时可见淡淡炊烟升起。这时,乐异扬和来纪云已是两腿发软,气喘吁吁。白问及却仍然健步如飞地朝楼舍走去。两人只得加快步伐。
………………………………
第十九章 崭露头角
白问及到了房屋门口,停下脚步,轻轻敲了敲门。得到里面回应后方才推开门。白问及道了一声“请”字,跟在乐异扬和来纪云身后进屋。屋内早已准备好茶水。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独坐着,正在静静地闭眼养神。这位老者正是平山派第三代掌门人褚余生。
白问及走到他的身旁,附在他耳边说道:“师父,二位贵客到了。”褚余生缓缓睁开眼,看见两个后生站在他的眼前,示意他们坐下。
乐异扬和来纪云坐定,望着褚余生。褚余生不慌不忙,举起身旁的茶杯,放到嘴边,饮了一口茶,并不看堂下的来人。乐异扬转过头,悄悄对来纪云说道:“来姑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