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开摊
早上四点多挣钱心切的婆媳俩起了身,就着咸菜吃了个馍,就开始忙起来。等她们把案板,板凳、铁锅之类的家伙事都搬上板车,天上还是星光点点。张寡妇在前头拉着车,田兰在后头推着,借着月光两人沿村里的土路往老街走。
“兰子,一大早起来瞌睡不?”婆婆问田兰。
“不瞌睡,一想到有钱挣我就不想睡了。”快入冬了,早晚的天很凉,婆媳俩都穿着棉袄罩着罩衫。推车走了一段,田兰的额头已经有了一层细密的汗,她擦着汗和婆婆开玩笑说。
“嘿嘿,我也是哩,我现在浑身都是劲。”张寡妇也擦了擦额头的汗。
两人拉起话,黑夜显得不那么静谧,车也不难拉了。等她们走到老街,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张寡妇停下车:“兰子,咱就在这吧。”
田兰看了看周围,没什么公社机关,是老街的边缘地带,倒是离姐姐家不远“娘,咱是不是再往前头去点,摆在这会不会没人来啊!”
“到底是没做过买卖的孩子,你啊,不知道,在老街摆摊是有规矩的,前头那些好地儿都是有主的,人家常年在那摆,还要给摊位费呢,咱就算现在占了,人家来了也得把咱赶走。”婆婆给田兰普及常识。
“那这个地方能摆吗?我们在这卖早点会不会也有带大檐帽的来收钱啊?”不知怎么的田兰突然想到了城管。
“能摆,我昨天仔细看过,也和人打听过了,没人在这摆摊。至于钱,咱才来,这一两天不会有人来收的,但要是按你说的天天做的话恐怕就得交钱。”长期在老街上摆摊,交钱是规矩,“不早了,咱先把摊子支起来吧。”
“哎,好。”两个人分工合作,婆婆垒了个简易灶台,升起火,倒上油。田兰支起案板,在案板上抹上油,开始揉搓面团。锅里的油热了,油香味四散开来,田兰从大面团上取出一小块拉成长条,先用小擀面杖擀一下,然后用刀切成两条,将两条摞在一起,用筷子沿着长头从中间压一下,双手轻捏两头,边旋转边将其拉长。田兰轻轻地把它放进油锅里,拿筷子边炸边翻动,油条坯子鼓了起来,不一会儿一根黄灿灿的大油条就出锅了,田兰把它放到旁边的脸盆里控油晾凉。
油锅已经热了,张寡妇把灶里的柴火用火钳捡了些出来,让火小一点。田兰把晾好的油条分成两半,一半递给婆婆,“娘,这是我炸的第一根油条,咱俩分了,你尝尝看怎么样。”
张寡妇把手在身上拍了拍,拈着那半根油条,咬了一口,仔细咀嚼,“这油条外头脆内里软,一口下去满嘴油香,味道咸咸的,早上就着稀饭肯定好,兰子的手艺真不错。”
田兰吃了自己的那半根油条,感觉咸味有些淡,略微有点苦,油条膨胀的也不够大,想来是盐、碱、矾的比例没拿捏到位,今晚上回去和面的时候要注意了。
从第一根油条看来总体是成功的,田兰又接着做了起来,田兰对油条的不满意张寡妇可是一点都没感觉出来,她美滋滋的想着这么好吃的油条肯定能赚钱。看儿媳妇一个人那么忙自己却帮不上,张寡妇有些着急,她对田兰说:“兰子,你别一个人忙,你来教教娘,娘帮你。”
田兰又是揉面又是炸的确实有些手忙脚乱,“娘,你拿着筷子翻锅里的油条吧,等油条涨开变黄就拎出来放进盆里。”田兰做油条坯子,张寡妇炸,两个人配合速度果然快了不少,田兰又这根该拎起来那根该再炸一下的指导了几次,张寡妇也基本能掌握火候了。
天已经大亮,不少人家的烟囱飘起了早餐的炊烟,老街上也有人开始往来行走。她们炸了满满一脸盆的油条,田兰估摸着一会儿就能有人闻着香味来买油条,就先用油纸包了几根,让婆婆给姐姐家送去,“娘,现在还没客人来,趁这会儿你把这油条送到姐姐家,让他们早饭也添一样。”
张寡妇高高兴兴的应了声,抱着油纸去了女儿家,她只有一儿一女,儿媳妇能跟女儿处得来她心里当然高兴。
张寡妇到女儿家正碰上润叶娘在扫院子,润叶娘看她一大早上门以为出啥事了,问:“亲家,你这一大早的来是不是有啥事,桂香在做早饭呢,我给你叫她。”
张寡妇忙拦住,“不用了用了,我不是找桂香的,我跟儿媳妇在老街那头摆了个摊子卖油条,这是我们做的,拿来给亲家尝尝。”
润叶娘这才发现张寡妇手里拿着东西,接过油纸包着的油条,谢了谢,邀请亲家进去坐坐,张寡妇说:“儿媳妇一个人在那看着摊子呢,我不放心,我先过去了。”
婆婆前脚刚走后脚就有生意上门了,油条2分钱一根,不少人都是买上2、3根,回家撕开一人半根的尝尝鲜。张寡妇回来时,一脸盆的油条卖得还剩下半盆了,“我这刚走一会就有人来买啦。”
“是啊娘,咱今天已经开张了,这才刚开始,一会儿肯定还有人来买,娘你来收钱,我去再多炸点油条。”田兰把婆婆让到了脸盆前,自己去了案板上揉面。
果然如田兰所说,来买油条的人真的慢慢多起来油条都卖完了,来买的人只能排队等着,好在大家都是为了尝新鲜,也不着急,有些相熟的人还排着队聊起了天。
张桂香匆匆扒了两口饭赶过来的时候,就见她娘和弟媳妇忙得上窜下跳,“娘,你们怎么在这卖起油条了。”
张寡妇看见女儿来像看见了救星一般,“桂香快过来,你来收钱,给人数油条,娘去帮兰子炸油条去。”
三个人一起干,效率又提高了,来买油条的人不需要再排长队。因为田兰拿不准到底卖不卖得出去,面团准备的有点少,后面有人听到消息来买,却发现已经卖光了,田兰只好跟人打招呼,说今天是第一天准备的有点不足,让大家明天再来。
张桂香一直帮她们收着钱,田兰看她的脸色不太好,明白自己的大姑子虽然嫁出去多年,可是家里的大小事情婆婆都和她商量,她们现在出来摆摊做买卖却连知会她一声都没有,她心里肯定不舒服。
三个女人把东西放上了板车,张桂香说:“你们既然明天还要来摆摊子,也别把东西往家拖了,拖来拖去的多麻烦,不如把那些笨重的家伙事都放到我家去,明天直接从我家拖过来,能省不少力气。”张桂香虽然对她娘没有提前知会她感到不满,可她也心疼她娘。
“行啊,那就放你那去。”张寡妇觉得女儿说得在理,而且她也感到女儿有些不高兴,想要和女儿聊聊。
“谢谢姐啦,娘你们先去,我拿点钱去给咱割斤肉。”田兰征得婆婆的同意,从装钱的盒子里取了点钱,嬉皮笑脸的对张桂香说“姐,我跟娘中午带斤肉去你家蹭饭行不。”
“去吧,人多,你割两斤吧。”张寡妇打发走了儿媳妇,跟女儿拉着车去了女儿家。
把车停到院子里,张桂香拉着她娘进了她住的那孔窑,给她娘倒了杯水,娘俩坐在炕上说起了话。
“娘,你们要去摆摊买早点咋不知会我一声。”张桂香跟她娘开门见山。
“今天第一天卖,也不知道生意好不好,本来准备看情况,如果生意好就告诉你一声。”张寡妇对女儿解释道。
“什么生意好了再知会我,我看你就是有了儿媳妇就忘了女儿,你现在什么都听你儿媳妇的了。”多年来弟弟在外当兵,母亲一个人在家,她早已习惯了母亲事事和她商量。现在母亲有事不告诉她,她的心里一时无法接受,像个被抛弃的孩子般。
“香啊,这你可就冤枉娘了,娘是真准备生意一好就告诉你的。还有,你也别说你弟媳妇,她还是顾着你这个姐姐的,今天炸出了第一锅油条她就包了那么多,让我给你送过来。”张寡妇觉得女儿有些小题大做,准备好好说说她。
“娘,这弟媳妇可是我陪你去挑的,我怎么会不知道她的为人,只是我这突然间心里不得劲罢了。”张桂香也觉得自己这么大个人了,还像个孩子似得在母亲面前争风吃醋有些不好“可是话说回来,柱子常年不在家,她年轻漂亮的,现在又天天抛头露面,要是被坏男人拐跑了可怎么办。”
“娘也是想着她一个年轻小媳妇跟这我这半老婆子过日子寂寞,所以才纵着她出来挣钱的,这人啊,忙起来,有了奔头,就不会有那些花花肠子了。再说,我不是还在边上看着呢吗!”
在老街上买肉的田兰想到婆婆和姐姐会说些私房话,却没想到她们谈话的内容尽然是自己的作风问题。田兰知道今天要求去姐姐家蹭饭有点打蛇随棍上了,可她也没有办法。早上婆婆关于摊子选址的那些论断让她猛然发现,虽然她重生了,可是很多事很多道理她还是不懂。她需要一个人来为她的想法做参谋,让她了解她所不了解的事,她想到了姐姐的公公张有堂,现在她的身边也就只有这个张家湾的“强人”能给她指点了,所以她要厚着脸皮去姐姐家。
田兰在猪肉摊子花2块钱打了两斤肉,都是上好的五花肉,她准备给大家做顿红烧肉。
作者有话要说:
☆、合伙
田兰拎着肉到了姐姐家,见自家的板车放在院子里,看姐姐住的那孔窑关着门,想来是娘俩在说悄悄话,就没有打扰她们。她来过几次,了解这个家的布局,这一线五孔大石窑最中间的是主窑,主窑分内外,外头放着八仙桌和椅子是家里吃饭时用的,据说是抄老地主家抄来的,内窑是炕,天冷的时候用,有时候村里的干部们来支书家开会也用那炕。张有堂老两口和姐姐姐夫分别住在主窑的两边,润叶住的窑靠着她哥她嫂子,剩下的那一孔窑放粮食杂物,那边也有锅灶,家里招待贵客的时候也作厨房使。
田兰进了张有堂老两口住的那孔窑,本想把肉交给润叶娘就去大队部找支书,没想到村支书今天正好在家。
见田兰来了,狗蛋从他爷爷的怀里一下子窜了出去,把大人吓了一跳,一个个赶忙伸手扶他,深怕他从炕上掉下来。“舅娘,你今天给我们带啥好吃的?”狗蛋不管大人的担心,舅娘有好多好吃的,第一次见面舅娘就给他剥花生吃糖果,舅娘还会做冰糖葫芦,今天早上的油条奶奶也说是舅娘给的。在狗蛋幼小的心灵里舅妈约等于好吃的。
三个大人听着狗蛋的话都笑了起来,润叶娘拍拍小孙子,说:“个小馋嘴,就知道吃,兰子别见笑。”
“婶子说的是哪里话,自家的孩子跟舅娘要吃的有啥见笑的。”田兰把手里的肉高高拎起,冲狗蛋晃晃“狗蛋,待会舅娘给你做红烧肉吃。”
“舅娘给你买肉吃,狗蛋,快谢谢舅娘。”张有堂把小孙子重新抱到了怀里,教他说谢谢。
“谢谢舅娘。”狗蛋嘴上说着谢谢,眼睛却盯着肉。
“狗蛋真有礼貌,舅娘马上就做肉去。”田兰看着狗蛋眨巴着湿漉漉的大眼睛,心底一片柔软,又问候了一声张有堂“叔,今天没去队里忙哈。”
“农闲了,也没啥事,今天就不去了。”一边逗着小孙子,一边回答田兰。
“我先去把肉做上,待会有点事想来请教您。”田兰开门见山的说,张有堂点头同意了,田兰才跟着润叶娘去灶台上忙了。
润叶娘帮着烧火,田兰先把肉在开水里焯了一下,取出来切成麻将块大小,把焯过肉的脏水倒掉,肉放进锅里倒上水,让水刚好没过肉块,用大火烧煮。在等水开的间隙,润叶娘和田兰拉起了话:“兰子,你手脚可真麻利,还会那么多东西,我家叶子跟你一比可就到泥里去了。”
“您这是哪里的话,润叶可是中专毕业,城里户口,还在城里交着书,是吃国家饭的人,我怎么能比得上她呢?润叶读得书多,懂得可比我多多了”润叶是田兰交到的第一个朋友,田兰很喜欢她,她那种大大咧咧的真诚让人觉得很舒服。
“可我家叶子不会干活啊,这以后嫁到婆家可怎么办?”母亲对女儿总有操不完的心。
“那有啥,我润叶姐要人才有人才,要相貌有相貌,到了婆家也肯定招婆婆疼,啥活都不让她干。再说她不是还有您这个娘嘛。”田兰宽着润叶娘的心,可想到别的女儿都有娘疼,自己却······心中难免酸楚。
润叶娘见田兰神色不对,知道勾起了她的伤心事,于是换了话题:“兰子你咋会做冰糖葫芦和油条的,做的可真好,我们家这俩小馋嘴今天早上就着油条多喝了半碗稀饭呢。”
“娃娃们喜欢就好,我这也是以前在家的时候和村里人学的,我还会做其他的呢。以后有机会再给他们做。”锅里的水已经开了,田兰一边舀着浮沫一边说。
舀干净浮沫,等肉煮的差不多快熟了,加入酱油、白糖,让润叶娘撤出些柴草,用小火让肉慢慢的炖。张有堂家平时做饭都是在他们老两口住的窑里,今天也不例外,肉香在窑里弥漫,狗蛋受不了了,闹着让爷爷抱他过来,看看什么时候能吃。
田兰把锅盖打开,用锅铲把肉翻了翻,狗蛋看着锅里的肉,口水都快留下来了,可是舅娘说肉还没好,不能吃,现在吃了会肚子疼。看小孙子眼巴巴望着肉的可怜相,张有堂打发他老婆说:“今个有好菜,你去打点酒,我待会想喝两盅,把狗蛋也抱出去,省得他眼巴巴盯着锅,顺便去学校接汀芷回家吃饭。”
润叶娘拿了钱抱着狗蛋出去了,张有堂说:“你刚才说有是要问我,是什么事?”
“是这,叔也知道,我和我娘摆了个早点摊,今天是第一天摆摊,生意还不错,可我们不知道要是长久的做下去这生意做不做得?还有就是,我觉着光卖油条不行,我想多弄几样东西,可就是光卖油条我和我娘都忙不过来,今天要不是姐去帮忙就乱套了,我就想着看能不能咱们两家合伙一起干。”
张有堂背着手走了两步,“我来想想,你先去把桂香和亲家母叫到这来,咱一块商量商量。”
田兰带着婆婆和姐姐进了窑,四个人坐在炕上,张有堂说:“今个亲家母和狗蛋舅娘摆摊卖了油条,油条我们也吃了,味不错。刚才狗蛋舅娘说她心里没底,来问我看这门生意长久的做下去,我仔细的想了想,咱公社这么多人呢,你们这是第一个早点摊,只要东西好生意肯定是不愁的。”
大家听了很是高兴,张有堂从烟布袋里挖了锅旱烟,点上抽了一口,继续说道:“刚才狗蛋舅娘说如果这生意能做,想让咱两家合伙做,我觉着桂香要是愿意就你们这个小家和亲家一起伙着干,我和你娘老了,在家带带孩子就行,就不跟着掺和了。具体的你们年轻人自己商量着办。”
田兰见张有堂都看好她的生意,心下略定。张桂香一开始听公公说这生意能做也很高兴,公公是全公社出来名的能耐人,家里的大小事情也都由他做主,对他的话她很信服。可让她和娘家合伙做生意她有点不愿意,她怕人说嫁出去的女儿把娘家的东西往自己家划拉。
张有堂说完就下了炕,说是去迎迎狗蛋他们,其实是想把地方留给她们,让她们商量商量。公公一走,张桂香就说话了:“合伙这事我不同意,你们挣点钱不容易,这要是合伙了钱就得分我一半,我可不能让人指着我的脊梁骨说我把娘家的钱往婆家划拉。”
“姐这么想可就错了,你今天也看见了,要不是你来帮忙,就我和娘两个人还不知道忙成什么样呢。”
“那我就天天去帮你们卖。”张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