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先秦古时,还是现在。中国人习惯客人到家,便得沏茶。待客以茶这是最基本的礼仪,这已经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当然,更精致的会对泡茶的茶艺有所讲究。”
却见这位汉学家笑着道:“这种待客艺术,便是我们今天在华盛顿看到的中国茶艺。和日本、韩国的茶艺不一样的是,中国的茶艺作为茶艺的鼻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洒脱的意境。讲究的是随礼、随性,洒脱但尊敬。”
“这和日韩他们一板一眼的茶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日韩的茶艺看起来似乎更富有欣赏性,但更生活化的、更让人感觉舒适放松的反而是作为茶艺鼻祖的中国茶艺。”
“等等!汉密斯先生,首先我并非是怀疑您的专业性。但如果仅仅是从一篇单独的记载中提取证明,以论证中国的饮茶文化是源于春秋这似乎有些偏颇了。”
却见这名主持人目光一闪,轻声道:“当然,我并不否认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但就此认定中国的茶文化起源于公元前数百年这似乎太过了……”
“亲爱的约翰逊先生,事实上我认为中国人饮茶的习惯是更早。”却见汉密斯笑着对作为主持人的约翰逊道:“据公元348—354年间由晋国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而他上面所陈述的时间,吻合于《诗经》上面所记述的春秋时期出现饮茶。当然,此外还有‘三国说’、‘西汉说’等中国饮茶习惯的出处,但可以确定的是饮茶的历史至少定格在公元200年前后,至今的话至少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
约翰逊此时只能是咕嘟一声咽下自己的口水。上千年的历史。沉重的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那会儿怕是约翰逊的祖先央格鲁萨克逊人正被来自于东方的匈奴人揍的满世界逃命。
别说发展文明了,保命都是一个问题。被卫青、霍去病揍的满地找牙不得不迁徙的匈奴人,到了西方之后却成为了让整个欧洲大陆都无比恐慌的上帝之鞭。
阿拉提的一顿狠抽,让整个西方世界恐惧了上千年不止。直至今日依然有人不断的在提起那让西方战栗的上帝之鞭。当然,也有西方人士坚决的认为前往西方的匈奴人并非被大汉朝打的迁徙的那些匈奴人。
“此次中方所展示的茶文化,可以说是我们了解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非常优秀的窗口。他们所展示的茶文化,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是我所不了解的。为此我特地多买了几份门票,希望能够与那些展示会上的茶艺继承者们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和了解……”
电视机前的梁三平看到这里,笑着将电视关上了。此时梁三平他们的目标已经基本完成。在持续的热度方面他们邀请的专家为他们进行了一次完美的热场。
接下来的几天,相信更多的美国人会对茶艺展示会有着浓厚的兴趣。这边足够了,只要他们有兴趣,那么就会持续让媒体关注此事。同时邀请更多的专家进行茶叶的解析。
这将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人们在关注茶叶并开始按照中国的方式品尝茶叶。那么茶叶的销售自然会节节攀升。只要再突出茶叶的健康性,那么美国人自然会趋之若鹜。
果然,接下来的两天里不断的有美国人开始注意这个展示会。神秘的东方文化,传承上千年的工艺和技艺。行云流水般的茶艺动作展示。让很大一部分的美国人如痴如醉。
甚至一些综艺节目,开始邀请老师傅们上节目去表演茶艺同时进行采访。到了这个时候。中国的茶艺在美国算是彻底的火起来了。持续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事实上,我希望大家了解到的是:中国的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哲学和一种生活态度,他们更是一种健康的饮品。”此时,美国的健康专家们也开始在电视节目上出现了。
一些时事节目为了打开收视率,开始另辟巧径。而这个时候有人“提醒”了他们,茶叶作为饮品是否是健康的呢?!而为此。节目特地邀请了专门研究茶叶的健康专家来进行解析。
“茶叶中富含这大量的茶多酚,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
“同时,研究表明:茶叶中富含的茶多酚能极强的清除有害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突变、抗癌症的功效。”
却见这名专家笑着道:“对此我们正在深入的研究,但就目前我们手上的资料表明。在防治心血管疾病降血脂、预防肝脏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脑中风、血栓……等等方面。茶多酚有着自己特有的功效,经常饮用无疑是对身体极为有益的……”
很快的,这一番话被美国各大报纸再次登上的头版。而同时,报纸上还刊登了关于美国与茶叶的历史渊源。从波士顿倾茶事件,再到现在的茶叶进口数量。
林林总总让无数的人惊讶赞叹,而茶叶的饮用也开始深入人心。接着这股东风,有这敏锐商业嗅觉的纳尔逊开始跟梁三平、利佳成等人商量成立一个专门的茶艺推广理事会。
这个理事会一方面会邀请那些名人及富豪家族成员,另一方面则是沟通民间做专门的中国茶艺、茶叶推广。当然,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只要向理事会旗下的推广基金进行小额的捐赠,便能够参加定时举办的茶艺教授。同时还会被组织前往中国,在茶艺的诞生地彻底全面的了解整个茶文化的形成。
“不得不承认,这位梁三平先生的确是好手段啊……”比尔。伏特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笑着捏住一张请柬,这是纳尔逊让人送来的。纳尔逊通过层层关系,联系到了比尔。伏特。
当然,这也是比尔。伏特刻意为之的。首先凭借着他的身份,纳尔逊肯定会无比想要接近他,并从他那里获得支持。对此比尔。伏特心知肚明。
而商人么,谈生意自然是谁先找上来就会矮上一头。比尔。伏特不可能自降身份的去找纳尔逊谈什么,无论从身份地位还是从声望资产,只有纳尔逊拼命想要和比尔。伏特搭上关系的份。是以,比尔。伏特只需咳嗽一声自然有人告知识趣的纳尔逊。
纳尔逊果然很识趣,很快的便通过中间人给比尔。伏特送来了请柬。当然,在西方这或许应该被称之为“邀请函”。这封邀请函,是邀请比尔。伏特参加茶艺推广理事会内部的茶艺展示会的。而对此,比尔。伏特自然不会推辞。
“先生,您觉得我们跟纳尔逊的合作……或者说跟那位梁三平先生的合作。会取得利益么?!”却见比尔。伏特的侄子,他现在的助手皱着眉头轻声道。
“说实话,哪怕是茶叶行业做起来。我也仅仅是看到了微薄的利润,这点利益是否值得我们去结交纳尔逊呢?!”
比尔。伏特望着自己的侄子,不由得暗叹。自己这个侄子就是在这点上不好,太过于讲究身份地位了。有些时候这些适合讲究,但更多的时候不需要讲究这个。
“山姆,我的侄子。我希望你知道,摆谱这是小人物的做法。因为他们需要这个确立自己的权威性。但作为我们,伏特家族根本就不需要摆谱。”
却仅比尔。伏特看着自己的侄子,极为认真的道:“我们的家族已经屹立在巅峰之上了,哪怕我们现在穿着最烂的西装,穿着拖鞋去谈生意。只要是我们家族的人去,那么任何人都需要给予我们尊重。”
“在这个时候,过于看重我们自身的身份对于我们来说没什么好处。我们更应该学到的是,如何去尊重他人。这才是我们成功的根本,也是家族延续下去的根本之一。”
比尔。伏特说着,站起感叹道:“很多时候,挥霍他人对你的信任和尊重。这是致命的!”
第三百一十五章新打算,阔产量
“知道了,叔叔。我会注意的……”看着侄子一副不在意的神情,比尔。伏特知道自己的一番话算是白说了。这侄子不会听什么说了什么的。
比尔。伏特叹了口气,现在美国的年轻人极为浮躁。他们总想着一夜之间就获得成功,又或是想着一夜之间便取得什么巨大的成就。
但作为过来人,比尔。伏特比任何人都知道。没有经过失败,你所获得的成功不过是虚幻的。那种所谓的“成功”便如同沙滩上的堡垒,只需一个海浪便被打翻。
可惜的是,他是这么看的但他的侄子显然不是这么看的。山姆。伏特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他还没有学会通过一个人的作为、展示出来的能力去判断一个人的成就。
他的合作对象,多是选择跟他出身相近的至少是家庭环境不错的人来作为合作伙伴。对于像是纳尔逊这等从底层逐渐打拼上来的人,山姆嘴上不说什么但心底里却存着蔑视。
对于这种情况,比尔。伏特是知道的但却无可奈何。即使山姆的父亲将他送到自己身边来,希望他能够学到一些本事。但就现在来看,山姆什么都没有学会。
“让人转告纳尔逊,我到时候会准时参加这个展示会。同时告诉他,我对于成为推广理事会的会员,很有兴趣。同时也想见见梁三平先生……”
山姆虽然对于比尔。伏特的教训不在意,但是对于他的命令执行起来却是不打折扣。完完全全的按照着比尔。伏特的要求去做,这也是比尔。伏特愿意山姆留在自己身边的原因。
至少,山姆让比尔。伏特看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这就足够了,其他的慢慢学、慢慢改吧。毕竟你不能指望年轻人一蹴而就不是吗?!
“三平啊……你推荐的这个纳尔逊,果然不是一般人啊!练伏特家族的人。都能请得动。”利佳成很是感慨,虽然他也在一些场合见过比尔。伏特。
但想要与他们相交,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些人哪个不是江湖老鸟?!表面功夫做的比谁都好,但你想要实质性的合作。他们只是打哈哈。
除非你有足够让他们动心的项目,否则的话你很难融入他们的圈子。顶多是在外面打转。利佳成也曾试图进入美国市场,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利佳成等人也知道。虽然西方社会表面上看起来是“平等自由”的。但实际上他们的保护主义,也极为盛行。内部对于外来势力的警惕更严重。
想要在美国立住脚跟,那么就必须要跟美国本土的这些企业打好关系。否则的话,以他们所掌握的资源。哪怕你资金再多,强行进入也只有被联手封杀的份。
利佳成是商人,商人自然是要讲究盈利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把握在美国立足盈利,那么他宁愿放弃这块市场。且,无论是从资本还是从各界人脉而论。
美方的企业,都高出他无数筹。利佳成没有和他们硬拼的打算。如果迂回合作不奏效。那么他会选择暂时放弃,等待合适的时机再次尝试接触。
“就现在看来,他比我们更适合在美国市场发展。”却见利佳成无奈的叹了口气,美国毕竟是白人社会。相比起他们来,纳尔逊有这天然的优势。
“哦?!那么先生是已经决定了,我们将美国的茶叶分销权全部交给纳尔逊来运作?!”梁三平笑呵呵的对着利佳成问到。这个结果,是他一早就预料到的。
毕竟纳尔逊的本事,在这些年算是历练出来了。能够早卡尔农机脱颖而出。纳尔逊自然有着自己的长处。随后他在日本经营着自己的企业,同时打开美国的通路。
这也是花费了不少时间精力的。这其中的辛苦不足以向外人道哉。梁三平比谁都知道,纳尔逊今天的成绩是他应得的。的确,这其中有梁三平的缘故。
但如果他自己没有这份努力和天赋,那么早就被淘汰掉了。何至于会混到现在这样?!
“没错,美国的市场我们还是交给纳尔逊吧。”却见利佳成顿了顿,道:“当然。我们也希望加强和他的合作。共同拓展美国市场,一起开发!”
梁三平笑了,利佳成自然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纳尔逊交好没有什么坏处。大企业现在很难和利佳成他们进行什么合作,首先他们并没有什么项目是可以跟人家合作的。
其次,就目前而言他们也还没有正式的进入美国的商业圈子。而纳尔逊则不同。他有着完整的人脉圈子。且经营着多个项目,和很多公司有着大大小小的合作。
利佳成自然是考虑长期的合作方式,有了这一次作为开端。那么之后如果利佳成想要进入美国市场,便可以由纳尔逊作为牵头来进行。
“这样自然是好的,纳尔逊那边我会让他来跟我们谈。”却见梁三平洒然一笑,道:“浙省那边的茶叶种植情况很不错,很快的下一批茶就产出了。”
梁三平说着,顿了顿道:“我觉得,我们当务之急是要寻求一批合作伙伴。让他们来协助我们进行茶叶的分销。趁着个机会,一举树立起来我们的品牌!”
这么做也是不得已,梁三平比任何人都知道如果不赶紧树立品牌并注册专利。那么随之而来的侵权就会发生。见到了其中的利益,少有不插手的。
所以,早在茶艺展示会取得成功的同时。梁三平也把品牌专利注册,摆上了日程。但这件事情并没有瞒着利佳成他们,同时也是由纳尔逊经手办理的。
“我们的茶叶已经包装好了,前期的五十吨正在运输的途中。半个月之内,就会抵达美国。”梁三平深深的吸了口气,自己所有在美国的布局为的就是这个。
1977年,美国全部进口的茶叶高达9万吨。但其中,中国产出的茶叶所占的比例却极为微小。他们进口更多的。是印度所产的红茶。
这一次也是梁三平牛刀小试,他准备一举将中国茶的品牌推向高端。首先进来的一批,便是龙井。经过茶艺展示会的铺垫,老美们已经开始接受这种中国茶叶和引用方式了。
尽管砸下去了不少银子,梁三平依然相信这不过是个开始。只要这种习惯被养成,那么他们将会变成忠实的消费者。到时候。他们会和国人一样变成茶叶的需求者。
“三平啊!咱们的产量,还是得提高。现在每年不过一百吨的产量实在是太少了……”却见利佳成苦笑道:“如果要形成消费习惯,这点茶肯定是不够的……”
对此梁三平也是很无奈,不是他不想提高产量。而是现在的条件根本就不允许。要知道哪怕是在2012年西湖龙井茶基地面积仅为1。368万亩,年产茶仅800多吨。而西湖龙井一类保护区即原先的西湖乡所在地,以狮峰、龙井村、五云山、梅家坞等为代表,面积仅4000多亩。
你要产量一下子提起来,这怎么可能?!且,比之这个更为严重的是梁三平对于茶叶的质量要求很高。这无形中又限制的龙井茶的产量。导致产量虽然虚高但合格率却不高。
“这个问题,我回国以后便着手解决。”却见梁三平苦笑着道:“其实,咱们国内好茶不少。但得有渠道往外走,得有专门的营销策划方式。”
“酒香还怕巷子深呢,你不吆喝吆喝谁知道你这里有好东西啊?!”梁三平的话,叫利佳成一阵大笑。这话虽然糙了点儿,却是事实。
现在的老外们90%对于中国是两眼一抹黑,别说是现在了哪怕是后世。一些留美学生曾经做过调查。美国人对于中国知之甚少,甚至很多连中国的首都在哪里都不知道。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你没有进行一定的营销策划和宣传。想要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尤其是茶文化这种内涵型文化,无疑是痴人说梦。
“我这次和纳尔逊商量的建立一个理事会,为的也就是这个。这个热度只能持续一段时间,我们需要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