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过来,主要的目的是扩展我们在琼岛的项目合作。”草野对着这位叫做贺华茂官员,微微的欠了欠身子道:“主要是我们双方在农业科技领域方面的合作!”
贺华茂笑了笑,对于草野的话不可置否。此时工作人员给大家添上了茶水,会议室里顿时一片的茶香。而贺华茂则是笑着对草野道。
“不知道草野先生和贵公司。打算怎么和我们进行合作呢?!”听得贺华茂这么问,草野微微的一个鞠躬才回答。
“我们日本一直都在进行热带作物的研究项目,但因为地理环境问题。项目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我们之前在东南亚地区做的研究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搁置了……”
贺华茂点了点头,这个情况他是知道的。东南亚地区政治格局本来就十分不稳定,而且美国一直以来都很反感日本作为一个从属国竟然插手到自己的后花园去。
所以。日本在东南亚地区进行的项目多数都胎死腹中。如此几次,傻子也明白到底什么状况了。所以日本人很聪明的放弃了在东南亚地区进行的项目。
而他们看上琼岛,这也是情有可原的。琼岛同属亚热带地区,目前中国的政治格局很是稳定。且不会受到美国的影响,中日现在也是友好期。
所以,一起开发一些项目无疑是风险最小的。南美地区的话,早已经乱成一锅粥了。日本虽然在那里有些布局,但却不敢轻易的展开。
“近段时间以来,我们在琼岛和安天民公司的合作非常的愉快。所以。社长和董事们经过细致的讨论之后,认为有必要在热带作物的科研方面展开双方的合作。扩大我们的合作面。”
不得不承认,草野这位董事就是比大岛要强。尽管现在贺华茂并没有任何的表态,但草野却依然沉稳如山,每一句话都说的很到位。
而且草野的话,每一句都听起来十分的合情合理。的确,双方在琼岛的合作除去一些小摩擦之外还算是愉快的。琼岛方面的种植户,由此富裕了起来。
而安天民公司。也挣到了利润。自然,负责在日本销售的湾宏株式会社也挣了很大一笔钱。这算下来。是双方互赢的一项生意。
有了这展开,那么扩大合作面是必然的事情。日本在热带作物研究方面,一直投入很大、很多。这是众所周知的,他们现在希望在琼岛开展投资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一切,至少在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问题。贺华茂也稍有兴致的听着草野说下去。很简单,如果双方这的能够就此合作的话也是好事。
毕竟现在国内的技术。还没有达到日本的水平。但琼岛由于地理环境,和国家的投入让华南两院获得大量的试验资料,和丰硕的成果。
“中国方面有着大量的热带作物试验资料和成果,但这些成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却没有能够有效的转换成资本。在这方面,湾宏株式会社还是有些心得的。”
却见草野对着贺华茂笑着道:“您可以让华南两院拿出一部分成果来。由我们负责生产和转换成产品。再到市场上进行推广,我们双方合作开拓包括东南亚、南美地区的业务……”
听到这里,贺华茂终于笑了。至少到现在,草野也没有露出什么破绽来。他的提议看起来合情合理。所以贺华茂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其他反应。
“湾宏株式会社的提议非常好,我们现在也在思考如何改革发展。”却见贺华茂笑着对草野道:“既然如此,我们双方可以组织一个考察团。前往琼岛,进行具体的考察和合作商讨……”
“我会建议部里派出专业的团队,配合你在琼岛的考察。”草野闻言,眼底里闪过一丝喜色!他要的就是这个,有这些人在还会担心华南两院不开放实验室么?!
只要进到了试验室,凭借着现在的技术草野觉得拿到配方的样本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日本人可没少做。
当然,草野也知道自己现在不能够明确的表示出喜悦。按奈下心情,草野和贺华茂再商讨了一些细节,同时表示到时候可以带着专家一起参观华南两院的试验室。
前往的专家,会包括了现在日本农工大的教授们。双方将会进行深入的讨论,并就合作订出意向。草野还表示,如果中方缺乏一些试验设备的话湾宏会尽力帮忙弄到。
这点让贺华茂很满意。现在国内确实缺乏很多的试验设备。如果湾宏能够提供浙西设备的话,倒是帮了大忙了。
交流了一会儿,草野很识趣的礼貌性的告辞了。贺华茂礼节的挽留了一下,然后将草野送到了会议室门外。具体的考察事宜,双方会在明天商讨。
“三平啊!那小日本是不是又盯上你了?!”在宝亭的梁三平,莫名其妙的接到了来自于叶建文的电话。这家伙也很直接。在电话里就直接对梁三平问起来这件事情。
“你从哪儿来的消息?!”梁三平有些莫名其妙,这件事儿应该不会现在就闹到叶建文那里也知道了吧?!梁三平脑子里转悠了一下,大概猜到了日本人肯定有其他动作。
而且目的地还是帝都,否则叶建文绝对不会知道这个消息的。果然,电话那头的叶建文哈哈一笑道:“帝都里还没有哥哥不知道的事儿,人家日本人都到外贸部门去了。湾宏株式会社的,还是日本大使馆的副大使领着去的。”
“湾宏的人一出动,而且目的地还是琼岛。我估摸就是冲着你小子去的,说吧!啥事儿闹的这帮子鬼子又盯上你了?!”
梁三平不由得苦笑。随后将华南两院和生物制剂的事情从头到尾的跟叶建文说了一遍。刚开始叶建文还带着好玩的心态,但随着梁三平的诉说他的神情也开始变得凝重了起来。
“……基本情况就这样,日本人盯上了我和两院合作的这个药剂。这毕竟是个近百亿的国际市场,日本人盯上也是正常的。”
却听得梁三平对着电话那头的叶建文道:“当然,咱肯定不能白白给他们把这份利润挣去。我已经让香江的公司对这份专利进行申请了,他们就是偷也偷不走。只能跟咱们合作。”
“哼!太便宜他们了,叫我说你应该想个法子把他们收拾一顿!叫他们好好吃点儿亏,不然这帮鬼子绝对不会学乖的!”
叶建文在电话那头咬牙切齿的道。而梁三平则是无奈苦笑:“我的大哥啊!我现在也算是风口浪尖上了,再折腾不知道多少人等着把我扒皮拆骨呢。”
“您啊!就行行好。放过小弟成不成?!看在小弟帮你制定了那么多东西,没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好不好?!”
叶建文闻言不由得悻悻然。的确,梁三平可不是他可以行事肆无忌惮。梁三平要考虑的,可比他要考虑的更多。很多事他可以做,而梁三平没法做。
“哈哈哈……有什么你放心大胆的去做就是了,哥哥到时候帮你顶着。”却听得电话那头的叶建文哈哈一笑。道:“只要不是违法乱纪,哥哥负责把你捞出来!”
梁三平嗯嗯啊啊的应付了一下,他可没想混到要叶建文去捞自己的地步。不然那也太难看了。而电话那头的叶建文此时嘿嘿的笑着道。
“三平啊~哥哥电话你,也是有事儿找你呢……”梁三平楞了一下,这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啊!叶建文打电话给自己。果然就没有啥好事情。
“你说吧,我听着呢!”梁三平还能怎样,只能是苦笑。叶建文现在估计又遇到了什么难题了吧?!不然怎么会电话给自己?!
他虽然平时嘻嘻哈哈的,但内心里却是个极为骄傲的人。要不是真碰到难题了,他决计不会打电话给自己。而且他也知道,现在正是蔬菜种植的关键季节。
梁三平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了蔬菜菜圃里。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时间跑来跑去,甚至李凤家里梁三平都没有时间去。仅仅是要跑遍几个地方的菜圃,外加协调万城和文长的肥料就耗去了他不少的时间了。
“也没啥,就是那什么……”叶建文有些吞吞吐吐,而梁三平则是笑着道:“说吧!我都习惯了,啥事儿咱痛快点儿!”
电话那头的叶建文沉默了,好一会儿了才说道:“现在,我正在着手把联防制度推广到关外去。但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却听得电话那头的叶建文叹气道:“观外的情况,现在比关内的还复杂。江口发展区域内,比之发展区域外更加的复杂……”
梁三平闻言,不由得沉默了。叶建文现在说的情况,是存在的。此时还没有建立后来著名的“二线关”。也就是后来将特区内外分割来的那道铁丝网。
此时,经过帝都激烈无比的争论。二线关已经在建设阶段了,这道关卡足足的在江口呆了数十年。期间,无数的争论也因它而起。
有人称赞,有人痛骂。有人建议拆除,有人却强烈要求保留。这番争论,最终的结果还是为了发展,逐步的将各个关口拆除。
如果它被建设起来那时候一样,拆除它经过了无数的争论才最终有了结果。
“我们在江口里面查的严了,那些蛇虫鼠蚁都向江口区域外面跑去。”电话那头的叶建文少有的表示出凝重:“现在这帮人聚集起来,还不在少数!不好对付啊……”
梁三平沉默了。江口的开发的确引来了大量的资本,而同时疯狂的犯罪也随之而来。高犯罪率,一直就是江口趋之不去的噩梦。
抢劫、爆窃、水霸、煤气霸……等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充斥着整个江口。甚至在新千年后,还有早期到江口的人开玩笑似的表示:没在公车上被偷过手机,那就不算是在江口呆过。
而那时节的关外,更是无比的混乱。团伙作案的公车抢夺、飞车抢夺。还有爆窃,及各种灰色势力的渗透。闹的是乌烟瘴气。
“很快的,国家就会出台一些活动……”梁三平沉默了一会儿,对着叶建文道:“那时候将是你最大的机会,抓住那个机会直接进驻关外吧!”
电话那头的叶建文沉默了一会儿,才沉声道:“明天,我去琼岛找你!我们好好的聊聊这件事情……”
第一百五十七章诡计暴露
琼岛,宝亭。日方技术人员的实验室里,一群人以桥本为首的技术人员们正在紧张的进行着分析。今天,一名日方的技术人员借由前往菜圃勘察蔬菜生长情况,而把一些准备施洒的农药药水洒在了自己的裤子上带了回来。
现在药水正在被稀释,桥本试图找出这些农药中的有效成分。回去后合成使用。这样的方法日本人使用过很多次,包括曾经针对中国的宣纸和一些中药制剂。
但这种方法劣势也很大。无论是中药,还是宣纸其产品可不是简单的成分合成那么简单。一些不起眼的、细微的不同,都会造就不同的产品。
譬如宣纸。一直以来列国就没有停止过对宣纸秘方的窃取行动。清光绪三年,英国人白恩就派出情报人员到泾县打探宣纸的制作过程。
不久以后的光绪九年,有一位日本人,曾化装潜入泾县探查宣纸制作技艺,回国后写成《清国制纸取调巡回日记》。
20世纪初,有一名名叫内山弥左当门的日本人,多次深入产纸地区,特别是泾县小岭,偷盗宣纸生产情报。回国后,于光绪32年写了一篇名为《中国制纸法》的文章,刊登在《日本工业化学杂志》第九编第98号上。
但,尽管他们似乎拿到了宣纸的制作方法。但却没有办法完全的将宣纸仿制出来。直到改革之初,日本人借着我国地方官员和民众热情迎接外宾,毫无商业保密概念的机会,来泾县“参观考察”。
当地官员和工厂负责及技术人员陪同参观,每一道制作工艺详细讲解,从而日本人轻而易举获取了宣纸制造的整个流程。以及“纸药”的配方。国宝流失,让人扼腕叹息。
可即便如此,日方最终仿制出来的宣纸依然不如中国所产的宣纸。在这点上,日本却是自行承认的。“中国宣纸第一、日本宣纸第二”,这是日方自行宣传的口号。
日本拿到的秘方,甚至制作宣纸的秘药配方都拿到了。为何生产不出来和中国一样的宣纸呢?!答案。就在于宣纸的原材料上。
制作宣纸的原材料,需要的是泾县当地的水源、檀树和连阳稻、二麻秆等稻草。而泾县当地的气候、空气湿度、土壤……等,这很难完全进行复制。
其次,宣纸制造所需要的手工艺,是经过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直到今天,宣纸的核心流程依然是手工业生产。所需的人才,只能通过长期的劳作实习和手把手传授来培养。
这点是日本根本就不具备的。所以,他们哪怕是拥有了秘方却依然无法生产出和中国宣纸一样品质的宣纸。但即便如此,日本宣纸的销量却是全球最大的。
“必须要破解出来他们的成分!如果这些药剂的剂量不够。我们再想办法去弄点儿回来!”桥本红着眼,对着身边的技术人员们低吼道:“诸位,不要认为我们现在辛苦。”
“只要想想我们的名字,会被刻在日本农业历史的教科书上。那么我们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拿到这个配方,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而此时,梁三平却在梁大平的训斥之下准备着前往李凤家。大平之所以跑来训斥三平,也是因为自己的这个弟弟确实做的过分了。
你说你回来忙。成!我们理解你,让你先忙着招待香江来的考察团。考察团招待完了。你还说你没时间?!成,咱再等你几天给你时间处理事情。
可你处理事情,总不能没完没了吧?!虽然老李没说话,但梁大平自己坐不住了。你说你这算是怎么回事儿吧!跟人谈的好好的,这就把人撂哪儿不管了?!
“三平!我不管你还要忙什么,明儿你必须要跟我去人家李凤家里坐坐!”却见大平指着自己的弟弟。骂道:“人家李凤哪儿不好了?!你就这么不待见人家?!”
“不是~!哥,我这最近不是忙么……”梁三平辩解的很是无力,而大平则是直接跳起来就骂:“忙不是借口!!你自己说要去人家李凤家里的,老李都问我好几回了!你让我咋跟人说啊?!说你忙?!你忙个球的忙!”
梁三平不由得苦笑,大哥要不讲理了他还真没办法。而且说到底。这事儿确实是他不对。当初答应人家李凤好好的,结果现在拖累那么长时间都没消息。
换谁都会心里有嘀咕。梁三平确实也知道,自己心里有亏。所以这事儿他也不敢回嘴,只能是哼哼哈哈哈的应承着大平,明天绝对会跟他一起去李凤家里拜访。
好容易把大平打发走了,梁三平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儿。彭老三就找上门来了,见得这小子这下沉稳多了,梁三平不由得很欣慰。好歹自己的教训,这小子记住了不是?!
“三平哥,我问了一下。最近这些个小鬼子很是古怪,他们经常的到各个村的菜圃里去巡查。但巡查的确心不在焉的,碰掉了好几次水桶……”
彭老三最近主要负责帮梁三平去收集关于日本人活动的情况,这小子经过上次的事情之后成熟了很多。而且在宝亭片区,也算是打出了他的名号。
各个村子和农场连队,都知道了彭老三这号人物。也知道他是在跟着梁三平做事情,很多时候多少都会给他些面子。
彭老三自己为人也很四海,从来不去计较对方的人身地位。甭管是谁,能坐下来的都是朋友。打上些酒,散几根烟。大家伙儿就能够坐一起嘻嘻哈哈的吹牛聊天。
不经意之间,在众人没有注意之下他便收集到了很多有用的消息。其中就包括了现在日本人的动向。毕竟日本人在琼岛太过扎眼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人注意到。
“碰掉水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