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谋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贵女谋略-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冯贞贞用帕子捂着嘴笑,摇头,可眼里的羡慕和向往却出卖了她的真实意愿。

  几个人玩玩笑笑,一直到天色已晚才散,晏家特意派了人来接晏家姐妹回家,冯贞贞也跟着唐囡囡的马车回去了,徐妙筠也没换回女装,就那么穿着打算回家吓一吓哥哥姐姐和祖母。

  马车停在大门处,徐妙筠也没做小轿,只是用扇子遮着脸昂首阔步的往徐景焕的院子去。

  一路上遇到好几个丫头管事,瞧了一个年幼的小公子都十分惊讶,可见银杏在后头笑眯眯的跟着,也没人上前问,到了徐景焕的院子里,正房静悄悄的,倒是东厢徐景焕的书房有人说话,徐妙筠也是莽撞了,见没人在门口守着,推开门跳了进去,还笑呵呵的:“哥哥!”

  可看清屋子里的人后才傻了眼,徐景焕小小的书房少说坐了五六个人,都是年轻男子,徐景焕坐在书桌后头,神情愕然的望着她,其余人也都是或疑惑,或意外。

  要说徐妙筠反应也够快,一见不对,“哎呀”一声捂着脸跑了出来,差点撞上后头的银杏。徐景焕先是惊愕,等回过神来才意识到刚才的人是徐妙筠,不禁气的手直抖,可旁边还坐着张飒,杨敏之,董子澄,安成郡王,唐翼然诸人,又不能发脾气。

  董子澄反应倒是快,他对徐妙筠也熟悉,一眼就认了出来,张飒和杨敏之只看到一个唇红齿白容貌秀气的小子,又叫徐景焕哥哥,倒也没放在心上,倒是安成郡王最惊讶,他也认出来那人是徐妙筠。

  董子澄有心给徐景焕解围,笑着解释道:“是景焕哥的表弟。”

  张飒是世事娴熟,知道该装糊涂的时候要装糊涂,安成郡王自然也不会戳破,倒是杨敏之若有所思,他是习武之人,又眼明心亮,虽然刚才徐妙筠从进来到出去几乎是一瞬间的事,可他还是注意到,来人并没有喉结,纤细白皙的脖颈,分明是女孩子才有的,又想到徐景焕有个妹妹,心内了然,笑了笑:“景焕兄的表弟还真是有意思。”

  董子澄打哈哈,继续了刚才的话题:“这么说,皇上已经下旨让户部尚书接任白阁老的位子了?”

  杨敏之敛了笑意,微微颔首:“是端王爷极力推荐,皇上觉得对端王爷有歉疚,满口答应了。”

  徐景焕努力让自己忽略心中的怒气,道:“朝中七位阁老,首辅郑阁老表面中立,暗中其实是偏向端王爷的,常阁老和魏阁老又和端王妃的娘家是姻亲,剩余的苏阁老已经和徐家结亲,表了决心,程阁老又是苏阁老的同窗,也是咱们这边的,何文远左右摇摆不定,情势于我们已经不利,如今新入阁的梁阁老又是端王推荐的,只怕以后的日子难了。”

  张飒笑道:“事情不是人多就办得成,人少就办不成的,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不愁大事不成,你看,如今旨意未发,敏之就把消息给我们递了出来,我们就能提早应对了不是?”

  杨敏之没有做声。

  徐景焕到底是说服了他,他是私生子,从小因为父不详不知道受了多少屈辱,后来好容易被生父认回,却又是指望着他光耀门楣才认得,母亲委身为妾侍,在府中每日受嫡母的诘难。

  父亲又是个好色的,见母亲人老珠黄便不放在心上,他觉得还不如在府外和母亲相依为命的日子好过,可一个孝字压在他头上,祖宗家法也压在他头上,更何况,母亲也希望他认祖归宗,杨敏之只得再三忍耐。

  想到母亲吃得苦,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将那些欺负过母亲的人都狠狠地踩在脚底下,也是因为这样,当徐景焕提出助他一臂之力得到允国公府的爵位时,他没办法不心动。

  徐妙筠一口气跑回内宅,吓得手软脚软,生怕徐景焕后头跟过来教训她,银杏也战战兢兢发的:“姑娘,若是少爷要动家法怎么办?”

  徐妙筠忍不住打了个寒噤,也不知那些人有没有认出自己是女子,认不出来就罢了,若是认出来,一顿打铁定跑不了,她当机立断,换了衣裳,立刻去了徐老太太的院子。

  徐老太太正听徐沛凝说隔壁邻居的闲话,笑呵呵的,见徐妙筠脸色苍白跑进来,吓了一跳:“这是怎么了?”

  徐妙筠挤进老太太怀里:“祖母救我,我闯祸了,哥哥一会要打我的。”

  徐老太太见她吓得这样,不像是小事,正色道:“是偷偷跑出去玩被抓住了还是和谁打架了?”

  徐妙筠只是摇头,哭丧着脸把刚才的事说了。

  徐老太太忍不住笑起来,徐沛凝笑道:“我说前几日针线房要宝蓝色的缎子,大哥二哥甚少穿这样艳丽的颜色,竟是做给你的,你也是,关起门自己乐乐就成了,还敢跑出去招摇?”

  徐妙筠趴在徐老太太怀里不说话,很是畏惧。

  徐老太太笑着安慰:“好了好了,一会我说他,不叫他说你。”

  哄了好一会才好了,等吃过晚饭,正说着话,徐景焕来了,徐妙筠吓得又钻到徐老太太怀里。

  徐景焕忍着怒气瞪着徐妙筠,徐老太太道:“事情我都知道了,虽说妙筠穿着男装到处跑不应该,可毕竟是在自己家,我叫人不许说闲话就是了。”

  徐景焕忍不住道:“祖母不知道,当时书房里还有安成郡王,张飒,杨敏之好几个人,都眼睁睁瞧着,他们可不是傻子,自然都认得出来,面上不说,暗地里可不笑话?我还想着到时候可以托他们帮着说媒,若是他们先看轻了妙筠,这亲事还能说到什么好的?”徐老太太眼中精光一闪:“杨敏之也来了?”


  第四十一章 缘分


  徐景焕缓和了语气:“原先杨敏之以为我是求他帮张老爷求情,所以躲着,后来知道我是为了康王爷拉拢他,有些犹豫,可我一说杨太太的事,他几乎立刻就答应了,说起来这件事还要请祖母和大妹妹二妹妹帮忙,不知道能不能和杨太太搭上线,若是和杨太太亲亲热热的走动,杨敏之这边我就更有把握了。”

  徐沛凝有心替徐妙筠开脱,笑道:“二哥既然说了,明日我就叫人去打听杨太太的事,不知她是不是信佛,若是能一起上香拜佛,就是不认识,说的话多了也认识了。”

  见徐沛凝如此伶俐,徐景焕露出一个笑容:“倒不用你出面,我已经打听了,杨太太性子敦厚,常年吃斋念佛,只是她现在在允国公府只是杨四爷的妾侍,主母不出门,她自然不可能单独出去礼佛,只怕还要费一番功夫。”

  徐沛凝语凝,杨太太不出门,她总不能闯到杨家去,又是妾侍的身份,只怕去了杨家也不能出来见客的。

  徐妙筠大着胆子开口:“我有办法和杨太太说上话。”

  徐景焕和徐沛凝望过去,徐妙筠道:“学里有个叫杨宛儿的,便是允国公的女儿,她和芳玉郡主几个关系很好,一看便知道允国公也是端王爷的人,自然不可能叫杨太太见到我们,可杨太太进府前在住的地方肯定有来往的邻居,我们可以叫人扮成杨太太的邻居好友之类的,去杨家做客,说想要见杨太太一面,只要杨家摸不清底细,就得恭恭敬敬的对待,倒是极有可能答应让杨太太出来见面。”

  话音刚落,徐景焕和徐沛凝已经面露微笑,徐老太太也笑道:“妙筠毕竟聪明,这法子好,杨太太进府前肯定和左邻右舍的有来往,到时候上门拜访名正言顺,也很容易见到杨太太,只要咱们扮的像,说不定杨家会因此高看杨太太一眼,叫杨敏之承了咱们的情。”

  徐沛凝笑道:“这还要打听杨太太之前住哪儿?左右邻居有什么人?是不是还住在哪儿?说出去的话要对的上才是。”

  徐景焕道:“我现在就叫人去打听,只怕明日就有消息了。”说完又瞥了一眼徐妙筠,徐妙筠犹自怯怯的,徐老太太护着:“也算是将功折罪了,不许你再排揎她。”

  徐景焕无奈的应下,可还是沉了脸色道:“下不为例!”

  徐妙筠逃过一劫,很是战战兢兢了两日,学里李茂文又要给徐妙筠开小灶,教她写诗,徐妙筠哪里愿意,可又不敢反对,只得在每日别人下学后多留半个时辰。

  李茂文耐着性子教了两日,见徐妙筠平平仄仄平平仄背的挺熟,可一运用就完全晕了,又是恨铁不成钢,又是无奈,因此发了狠心叫徐妙筠抄唐诗,抄了唐诗抄宋词,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你好生抄录,自己琢磨,若是再没有进步,我可要动戒尺了。”

  徐妙筠只得重复着一遍遍的抄录唐诗宋词,固然厌烦可也不敢说出来。

  还有半个月就是端午节,徐老太太决定去慈渡寺上香,为一家老小祈求清泰平安,大太太想着是来京城头次出门,有意办的热热闹闹,遂请了大老爷也一起去,还有徐润安徐景焕兄弟俩,沛凝姐妹三个,竟是全家出动。

  因老太太不喜欢张扬,也没有提前清寺,只叫人去打了个招呼,谁知到了慈渡寺后,才发现晏夫人也带着女儿来礼佛,晏夫人是认得徐妙筠的,再加上徐妙筠与晏家姐妹同在沉烟楼念书,因此对徐家人很是亲热。

  晏夫人虽然是个内宅妇人,可也是个明白人,康王端王夺位矛盾渐渐激化,朝中有权有势的几乎都被牵扯进去,徐家如今是铁板钉钉的康王一党,寻常人家若想保持中立,头一件就是和徐家保持距离。

  可晏家耕读传家,避世已久,又和连家是故旧,连家又和岑家是亲家,岑家和徐家又是亲家,晏家和徐家也是拐着弯的亲戚,想要避嫌也没法子。

  如今晏老爷在顺天府做官,说出去固然有面子,可也要左右逢源,一不小心得罪了人也不知道,反正和徐家扯上了关系,与其弄得里外不是人,倒不如刚开始就亲亲热热的,以后晏家有事徐家也能拉一把。

  徐老太太也觉得晏夫人端庄贤惠,通晓达理,晏家两位姑娘又温柔娴静,举止文雅,十分喜欢,看晏夫人给徐家三姐妹一人一个荷包做见面礼,索性褪了手上的一对碧玉镯给晏家姐妹,晏夫人忙拦着:“这太贵重了,可不敢当。”

  那对镯子一看便是上了年头的东西,绿莹莹的颜色仿佛一汪潭水似的。

  徐老太太笑道:“你这两个姑娘都是极好的,我一瞧着就喜欢,这也是缘分,你只管接着,不然我可以为你是嫌礼薄。”

  晏夫人一忖思,笑道:“既是老太太赏的,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又叫晏家姐妹给徐老太太行礼,徐老太太拉起来一边坐了一个,笑道:“可把我那几个孙女给比下去了。”

  晏夫人笑道:“您真是太谦虚了,我瞧着大姑娘端庄沉静,二姑娘温柔可人,三姑娘又活泼可爱,您可真有福气哪。”

  正说着,徐润安和徐景焕过来了,晏夫人又夸徐景焕:“连中三元,老爷说建朝以来也是头一份呢。”

  徐老太太很是高兴,见徐妙筠把晏家姐妹拉着出去玩了,这才委婉的和晏夫人道:“你这两个姑娘这么出众,也不知将来谁有福气娶了去。”

  晏夫人是个聪明人,听出来徐老太太竟有攀亲的意思,有些意外,有些自豪,可也有些犹疑,遂笑道:“老太太不知道,端宜静宜从小最受老爷疼爱,只怕两个人的婚事还要老爷做主呢,去年我就说该给静宜说亲事了,可老爷舍不得女儿,硬要多留两年,这才耽搁下来了。”

  徐老太太笑着没做声,毕竟如今徐家的身份敏感,难怪晏夫人犹豫,晏家虽然游离于朝堂之外,可越是这样的百年诗书大族越是沉稳,如若有晏家做后盾,徐家也多了几分底气。

  徐大太太也看出了老太太的心思,回去便问老太太:“您是看中了大姑娘还是二姑娘?”

  徐老太太笑道:“自然是大姑娘,我瞧着那孩子小小年纪就十分沉稳,和润安简直天生一对,将来成为徐家的宗妇,这个担子也是担得的。”

  徐大太太没说好,也没说不好,道:“大姑娘的容貌不如二姑娘出色,瞧着安静,可到底是端庄还是木讷还不知道,润安是长孙,您可要慎重。”

  徐老太太道:“你放心,今儿也是巧遇,我临时起的心思,若是要结亲,自然要细细的打听。”

  徐大太太到底不放心,晚上大老爷下衙回来便告诉了大老爷,大老爷沉思片刻,道:“若真是晏家的姑娘,说不定是咱们高攀了。”

  大太太道:“老爷和老太太一样,都瞧着好,可我却觉得大姑娘不如二姑娘容貌出色,将来出去走动,别人面上不说,背地里也会笑话润安的。”

  大老爷想起波澜不惊俊秀文雅的徐润安,也是怕委屈了儿子的,想着若是晏家大姑娘容貌真的不出色,只怕站在一起也不般配,遂道:“老太太心里明白呢,你也不用操心,若是准备定下,定要先知会我们一声的,毕竟你才是润安的亲娘。”

  大太太这才放下了心,徐老太太却真的叫人去打听晏家姑娘的品行,因为晏家来京城没多久,和她们有接触的人家也不多,费了好一番周折,正经消息没打听出来,倒是晏三老爷亲自来拜访徐大老爷,说话间提起了儿女亲事。

  徐大老爷见晏三老爷谈吐不凡,气质稳重,晏家姑娘承蒙教导也不是差到哪里去,心里便有几分愿意,而晏三老爷主动提起这件事则是因为晏大老爷的来信。

  晏大老爷虽然在江西老家,可对于朝堂局势还是很明了的,在徐家被贬谪的十几年,康王一直韬光养晦,端王纵然风头尽出,可也没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如今皇上拖着迟迟不立太子,也是没办法解决端王无子的问题所用的拖延政策罢了。

  可随着时间的推迟,端王生不出儿子的可能性也越大,康王的三个儿子又渐渐长成,即便不遂皇上的心意,为了朝纲社稷,皇上也不得不立康王为太子的。

  和徐家结亲固然是站队表明晏家的立场,最重要的也是徐家家教好,徐义臣在世时治家严谨,两个儿子都十分有出息,如今孙子一辈的徐景焕又如此优秀,往后数三代,徐家至少还要兴旺一百年呢。

  晏静宜嫁过去别的不说,锦衣玉食是不愁的,徐润安又是徐家的嫡长孙,虽然不如徐景焕耀眼,可沉稳踏实,跟这样的人过日子也安心。


  第四十二章 意外


  从这两方面考虑,晏大老爷便让晏三老爷和徐家谈这门亲事,晏三老爷和徐大老爷虽然没明说,可意思就是定下了徐润安和晏静宜,一个嫡长子,一个嫡长女,身份也匹配。

  徐大老爷和大太太商议了,大太太虽然遗憾晏静宜不是个美人儿,可她一向顺从,又听大老爷说晏静宜如何的端庄贤淑,也就愿意了。

  徐家要和晏家联姻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就是徐妙筠也知道了,去沉烟楼的时候还打趣晏静宜,晏静宜很是不好意思,第二日就没来上学,晏端宜笑道:“娘说让姐姐帮着管管家。”

  是快要说亲事了,不宜再抛头露面了吧,徐妙筠笑笑,没有戳破。

  康王知道后还特意来拜访老太太,有些忧心忡忡:“先是和苏阁老结亲,又和晏家结亲,不知道父皇会不会多心。”

  徐老太太笑道:“王爷有所不知,和苏家的亲事是早在杭州就定下了的,至于晏家,也是晏老爷先过来露了口风,皇上纵然知道,苏阁老在几位阁老中排行最末,晏家又是耕读传家,在朝中并无势力,想来也不会说什么。”

  康王爷叹气:“但愿如此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