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感精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感精英-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数十年实践得到的经验,甘延的眼力可是凭着这么多年实打实的买卖练出来的。不过对于这一点,雷涛却感到非常困惑。
    “淳于老师,这古玩收藏,我不太懂。但按照您的这个说法,他甘延一句话就能把真的说成假的,把假的说成真的?他这么搞,时间长了还有谁会相信他呢?”
    听着雷涛的话淳于清只能是叹一口气了:“这也是这个行当如今的通病了……”
    自古以来,华夏的文物古玩造假的很多,历朝历代都有赝品。甚至到了如今,古时候的赝品都成了文物了。比如清仿的元青花,要说是假货,它的确是假货。可要说他是真的古玩,从年代上来说,它就是清代文物。
    “在这行里,要辨真假就靠着一双眼睛。而一般的收藏者来说,他们是没有那个能力辩真假的。所以说只能听专家的。而事实上,即便是我也不能说百分之百的保证,我认为是真的东西就是真的。专家打眼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
    淳于清说出了这个行业里公认的事实。既然这个事实已经是公认的。那么作为鉴定专家,他的公信力其实就是靠名气。一般而言,像甘延这样的人,打眼看错的时候也不能说没有,但的确很少。也真是因为这样,他的名气才会很高。
    有了名气之后,自然就是他说是真,这东西就是真,他说是假,那东西都是假了。他的公信力,就是靠着自身的名气。而这个名气让他可以有如此权威,当所有人都信服他的权威时……一些半真半假,可真可假的东西需要他配合当作真货出售,利益自然就要输送到他手中。而如果利益不到位,也许他的一句看不准,就让原本是真货的东西存了疑。
    “这行当其实也挺黑的,所以说他们做经营的商家不敢得罪甘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淳于清对于事情的内情还是很清楚的。他知道那些商家为什么怕甘延。所以当了解了这件事的内幕隐情之后,他就觉得这件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很低了。
   

第三百零三章 西周编钟
    不过对于雷涛来说,现在这事情都已经到这一步了,他不可能退缩。思虑了一番之后,他对淳于清说道:“淳于老师,我有个请求,不知道您能不能帮忙?”
    淳于清事实上已经对能够扭转局势失去了希望了。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对于雷涛心中更多的是一种歉疚之情。于是他便回道:“你有什么要求,只要我能办到的,我一定帮你。”
    “我以前听王琛说过,收藏协会每个月都有一次内部活动……据说是以鉴宝展览的形式开展的。我想问问,这个活动甘延他会不会参加呢?”雷涛先提了一个问题。
    淳于清点了点头说道:“他号称甘一眼,其实最早就是在月展上闯出来的名头。每个月他都会参加的。现在基本上都是把文博公司准备拍卖的东西送过来参加月展。月展的时候会有不少金主过来,这也是他们招揽生意的一个主要活动场所了。”
    听到这里雷涛微微一笑道:“这个月展,我去看看,行吗?”
    雷涛要参加月展,倒也不是不行,只要有一名理事或是三名资深会员引荐就可以参加月展。虽然这个月展是收藏协会的内部活动,但他们还是希望能够在这个活动中将自己的宝贝推介出去。如果能够遇到大买家,那么对于那些商家来说可是个好机会。
    而雷涛如今是房地产开发商,以他的财力也能算是金主。而且还有淳于清的引荐,自然是可以参加月展的。只不过淳于清不知道雷涛为什么想要参加月展。而这个事情又和甘延有什么关系呢?
    对于淳于清开诚布公的问题,雷涛只说了一句:“既然甘延能在月展上创出甘一眼的名号,那我就能让他在这月展上失去这个名号!”
    雷涛说这话的时候,虽然很是平静,嘴角还含着一丝笑意。但淳于清却感觉到了一股浓浓的煞气!
    南靖鼓楼是位于南靖市中心的一座明清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位于北极阁以西的鼓楼岗上,清康熙南巡曾登临四望。次年,地方官在鼓楼基座上树碑建楼,并更名为“碑楼”,故有“明鼓清碑”之称。
    南靖鼓楼占地九千多平方米,在古代是进行击鼓报时、迎王、送妃、接诏等重大仪仗庆典的场所。历来就是南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鼓楼分上下两层,下层建成城阙样式,高达9米,红墙巍峙,飞檐迎风,中间有券门三道,贯通前后,上有“畅观阁”题额。上层建筑,分为中殿和东西两殿,滴水直落台座之外。
    早在1923年,鼓楼就被辟为城市公园,成为人们登高远眺,领略古城风貌的胜地。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空气、花草幽香。徜徉在绿树成荫的环境里,脚下是平整的青石平台,以及青石平台和鹅卵石组成的冰纹石小径。
    不绝于耳的鸟儿鸣叫和假山瀑布的哗哗流水,在杜鹃、石楠、红枫、翠竹的簇拥下,让公园的景观呈现四季如春的景象。夜晚五彩缤纷的灯光亮化,则把历史悠久的明建鼓楼装饰得更加雄伟壮观。
    南靖收藏协会一直是租用的鼓楼公园的一部分办公用房作为协会所在地。而他们的月展也一直都是在鼓楼亭二、三楼的茶社和外宾服务部包场进行的。
    鼓楼亭三楼的外宾服务部,建国后就是为了接待外宾而开设的。由市文物商店在这里设点经营。其经营项目主要是工艺品和书画古玩,属于公园的外汇创收部门,收益由公园和文物商店按比例分配。
    鼓楼二楼的茶社,历史就比较长了,早在民国二十三年就向大众开放了。鼓楼公园在1979年恢复对外开放后,茶社也恢复了营业。
    茶社的室内壁上悬挂着数块名人墨宝横扁,有刘海粟的“明建鼓楼”、舒同的“明鼓清碑”、杜平的“心旷神怡”、江渭清的“龙盘虎踞”、萧娴的“畅观楼”,为茶社更增添了几分古朴高雅。
    如今这茶社的生意那是越来越兴旺。而三楼的外宾服务部的外汇收入更是逐年递增。这样两个聚宝盆,每次收藏协会搞月展就要包场,谢绝对外开放。这让公园管理部门越发的觉得不合算了。场地的租金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价位,但收藏协会不差钱,依然能够付得起。
    但作为包场来说,每次月展包场数天时间,对于鼓楼公园来说,这几天公园少了吸引游客的卖点,整体收益还是会有损失。所以现在鼓楼公园准备将收藏协会“礼送出境”。以租约即将期满为由直接把收藏协会请出公园,这样一来他们就没必要在答应协会的包场要求了。
    现在离租约期满还有三个多月。也就是说这个月展最多也就只能办三次了。
    “真不知道这些家伙怎么想的,真要是协会搬出这里之后,没地方落脚。我们这月展也就办不成了。那对于大家的损失也是一样很大的……”桑老板是最支持投资小王府巷开发的。他这些天也在古玩商群体中四处游说,可收效不大。提到这事情难免就有些抱怨。
    今天他看到雷涛到来,更是想起了这糟心的事情。一开口就吐槽起来了。淳于清叹了口气将他拉到一边,大概讲了讲雷涛的那个推测。听了淳于清的话之后,桑老板也有些气馁了。
    “这尚波本来就不是行里的人,他才不管协会能不能找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呢。我们这些古玩商说白了还要求到他呢……唉!”桑老板也是一阵叹气。
    他和淳于清是唉声叹气,可雷涛倒是满不在乎地四处打量。这种场合他是第一次来,这么多的古玩珍宝,倒有点看花眼的趋势了。
    他一边看,一边拉着淳于清问东问西的。淳于清也将不少的宝贝介绍给他。雷涛看着这些宝贝,听着淳于清的介绍频频点头。而这一幕在旁边不少的会员看来,都有些诧异。他们互相之间纷纷打听,理事长这回肯定是带了个大金主来参会了!
    “什么金主啊!那就是个讨债的……”听到几个古玩商在议论,刚刚到现场的甘延看到了站在淳于清身边的雷涛,语带讥讽地说道。
    他这么一说,旁人立刻过来询问。而他则笑着把雷涛的身份说了出来。甘延反对投资小王府巷项目的态度,众人是非常清楚的。他这么轻视雷涛,在旁人看来也就没什么稀奇了。
    “雷老板怎么也有空来参加月展呢?如果想要买些好东西回去收藏的话,你今天可是来对地方了。”甘延笑着迎过去和雷涛打招呼。
    毕竟这是公开场合,他的话倒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雷涛笑着回道:“如果有好东西,我倒是想买些送人的。”
    “好东西当然多的是,这里都是好东西。可这价格……可也不便宜呢!”寒暄了两句之后,这甘延的话里就带出了讥讽之意了。他这话明显就是说雷涛没钱想占收藏协会的便宜。
    雷涛自然是不会和他斤斤计较这言语上的得失的。他今天可来是拆甘延的金字招牌的。他淡淡地一笑道:“照您这么说,您手头有好东西,而且价格不便宜喽?方便让我看看吗?”
    听到雷涛这么说,甘延很是骄傲地说了一声:“请这边来!”
    他说完转身走到了一个角落里,这角落里有一件很大的东西是被红布遮着的。甘延伸手将红布一把揭开。就在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件大家伙上了。
    这是一套编钟!
    雷涛对这些东西是一窍不通的,随即向身边的淳于清问道:“我听说过战国的曾侯乙编钟……这个也是战国时期的吗?”
    淳于清还没开口,甘延“哈哈”一阵大笑道:“雷老板,不懂可别乱说哦!这可是西周早期的……”
    西周早期!
    这几个字听在旁人耳中的确是非常令人震撼的。要知道编钟这种大型的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秦汉。钟在商朝时就已出现,最初只有3到5枚,到周朝增到9至13枚,战国时发展成61枚。人们按钟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钟编成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出土了六十五件。
    曾侯乙编钟以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八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三层钟架上。这是华夏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一套编钟。曾侯乙编钟音乐性能保存完好,音色优美,音域宽广,从最低音到最高音,共有五个八度,能演奏古今中外的乐曲。
    那套编钟的发现,对研究战国历史、音乐和冶铸技术等,都有着极高的价值。它的总用铜量达5吨之多,设计精巧,铸造愧丽,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古今乐曲均能演奏。八鼓谐余韵绕梁令人惊叹叫绝,被誉为华夏古代文化艺术的愧宝,堪称“世界第八奇迹”。
    而甘延所说的这套编钟人们细数了数竟然是和曾侯乙编钟的编制差不多,一共有六十四件。当然这个编制其实和历史上的曾侯乙编钟是完全一样的,因为曾侯乙编钟中有一枚是楚惠王赠送的大镈钟。严格算起来并不是曾侯乙编钟中的标准配置。
    如果甘延所说的话是真的,那么可以说华夏的音乐文明史都要向前推进一大步的。就凭这一点,这套编钟都根本不用参评,就已经是当之无愧本次月展的“第一重器”了!
    当然,这么重要的文物,不可能凭着甘延的几句话,人们就认定它是真实的。他的话一出口,立刻就有人提出了质疑。
    “甘延,这种事情可不是你能信口开河的。你说这是西周时期的……有证据吗?”淳于清第一个开口,他此刻的神色却是一脸的凝重。如果这套编钟被认定为西周文物,而且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那这将是轰动全国的大发现呢!
    对于他的质疑,甘延微微一笑指着一处铭文说道:“淳于,你看看这边!”
    淳于清凑近了之后,看到了一篇铭文,而这铭文中有三个字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徐王偃!
   

第三百零四章 公然叫板
    徐偃王,嬴姓徐氏,名诞。西周时徐戎的首领。统辖今淮、泗一带。《后汉书》称:“地方五百里”,向他朝贡的“三十有六国”。曾联合九夷伐周。穆王因其势大,承认其为东方霸主。徐偃王僭越“伯”位而称“王”之后,实质上是与周天子分庭抗礼。
    徐偃王对下属以仁义相待,有六个诸侯向他朝贡臣服。后来周穆王命造父联合楚文王进攻徐国,徐偃王主张仁义不肯战,遂败逃,数万百姓感其义跟随。徐偃王临终曰:“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务,以至于此。”
    淳于清在这篇不足百字的铭文中所见到的“徐王偃”,应该就是这位曾经打败过周穆王的诸侯。虽然他曾经有过如此辉煌的战绩,但徐国的兴盛并没有维持多久,徐国就被楚国灭亡了。而在西周只有天子能称王,除了楚国僭越为王之外就只有这位短命的徐王了。
    当淳于清脱口而出“徐王偃”这三个字之后,不少在场的人都很是震惊。立刻就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上前细细观察这些编钟。他们看了好一会儿,当他们起身的时候,眼中的神色和脸上的表情都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他们没有看出这套编钟有什么问题。而之前甘延肯定是经过非常审慎的考证,才会在月展的时候拿出来和大家见面的。
    不少人都已经心里有了瑜亮之感慨了。他们也想在这次月展上能够让自己送展的宝贝得到认可。但现在甘延拿出这么一套编钟,这明摆着就是冲着那“第一重器”的名头去的。
    “这回又没戏了!”不少人心里已经有了这样的感叹了。
    淳于清看这套编钟的时候,心里是存着疑问的。他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头,可又说不出什么来。这套编钟不论是从器型还是纹饰铭文各方面都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如果不是这六十四件的编钟出现在西周早期,非常让人不可思议。他也就没这么多疑惑了。
    难道这真的又是一个历史大发现?
    淳于清的心里既忧又喜。喜得是如此重器出现在江南省,又是在收藏协会的月展上出现的。这必将能给南靖收藏协会带来莫大的荣耀,忧的是甘延最近这段时间的表现,明显是有所图谋的。明年就要理事会改选了。说不定甘延那是冲着他理事长的位置来的。
    而如果一旦让他这种小人当了理事长,那南靖收藏协会将向何处去……这就说不好了!对于甘延的人品,淳于清已经有了新的看法。自然就会担心这个问题了。
    看着淳于清一脸凝重地起身往回走,甘延冷冷地笑了一笑。他其实就是看上了淳于清的理事长位置。原先他倒还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不过这次尚波和他说了,如果能借着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会员们对淳于清的不满,把他赶下台。那尚波就将推荐甘延出任新的理事长。
    淳于清做理事长这么久了,依然没有解决收藏协会的常驻地问题。这已经让会员们很不满了。原本这次投资小王府巷的开发,淳于清就是想把这个问题解决好的。甘延出来阻止,也有一点是因为这个原因。
    看到淳于清的反应,甘延知道,他这回这风头可算是出大了。为了能够一鸣惊人,他这次还找来了一些编钟演奏者。这次他可要好好露一回脸了!
    想到这里,甘延笑着做了个手势。没一会儿,几个年轻的身着古装的女子走了进来。她们走到编钟前,拿起了敲击用的木槌。这是要现场演奏啊!
    编钟的演奏,从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之后,就已经为人所熟知了。曾经有一部纪录片拍摄的就是用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品演奏的场景。那音乐可真是天籁之音啊。今天在场的人看到甘延准备让人演奏这套西周编钟的真品,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