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
☆、第22章 都是蜗居惹的祸(1)
小猴子的家,就是那排临时安置房,以前是老干部退休活动室,后来划为拆迁房,分给拆迁户临时居住。这里原本没有厨房,后来成了临时住房后,单位就在后面院子里搭了一排简易棚子给大伙做厨房。
棚子里,只安置了几处水管,几处水龙头,几个洗菜池子——灶台就是一长溜架起的水泥板子充当,每家自个接上一个小炉盘放在上面,就当着做饭的灶台了。由于场子狭窄,做饭的户数又多,难免常有磕磕碰碰生气斗嘴的事情发生。
这天,小猴子妈妈看着天气好,有太阳,就没去铺子上帮忙。她趁着这个好太阳,一大早就将床单被套啊等等统统换下来洗。
t都的天气就是这样,自入秋以来,阴沉的时间很多,很少有秋高气爽的样子。特别是冬天,人们都是跟着太阳赶趟儿——太阳出来就像过节一样,大家都赶紧搜出衣服来洗啊,棉被来晒啊……闲着的人都跟着太阳出来了,太阳走到哪,人就跟到哪。
小猴子妈妈洗完了东西就是中午11点了,又要忙着做午饭了。公司的中午时间紧迫,要是等到12点下班再做饭的话,这儿会很拥挤的。到那时候是,洗菜的,切菜的,炒菜的,穿梭来穿梭去,你碰着我一下,我撒你一点水,都是必须的。所以谁家有空,都会尽量错开下班时间做饭,已减少彼此的摩擦。
她一看时间,正好,可以提前做饭了。于是从屋里拿出几根莴笋来削皮。
这时隔壁太婆也出来做饭了,她一看地上有水,就开始大声嘀咕:“下雨啦,这棚子又漏水啦!”然后将洗菜的钢盆重重地搁在水池子里,盆子碰着水池底发出“嘭”地一声。
小猴子的妈妈看了她一眼,没答话。
她最讨厌这个太婆了,年纪也不大,可能也就50来岁吧,仗着自己是公司的退休职工(可能是内退),常常从言语里带出瞧不起外来人和农村人的意思。她自己本来分得有房子,又偏要出来帮着儿子和年轻人抢房子。这不,抢着了吗!还装模作样地同这帮年轻人一起挤在这拆迁棚子里。
平日里她总是对小猴子妈妈说:“你们这些农村头来的人就是不讲究!你还是给你儿子吃好一点嘛,长成那个样。”又问:“你给你儿子小时候吃的啥子奶粉哦?”
小猴子妈妈就故意回答:“奶粉?我们农村头的人没听说过吃奶粉,一般就喂点豆奶粉就是了。”
这阿姨一听就瘪嘴:“我外孙女吃的是进口奶粉,那些国产奶粉都是农村头的娃娃吃的——”
这个啰里啰嗦的太婆真是太烦了,天天都在挑刺,一会儿是地上丢了菜叶了,一会儿是台子上的水到处漫了,一会儿是哪家哪家的炒菜油烟太大了……总之,就没有她看得过眼的。小猴子妈妈都尽量忍着她,就当她更年期还没完。
小猴子妈妈继续剥着自己的莴笋皮——为了赶走心里的厌烦,她嘴里哼起了歌。
太婆白了她一眼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自私,光顾着自己痛快,地上搞这么多水,不怕老年人滑到啊?”
“阿姨,没搞多少水啊。洗衣服弄点水出来是难免的,我已经很注意了。”小猴子妈妈忍不住为自己辩解了一句。
“你们农村头的人就是这样,在河沟沟头洗东西习惯了。我都说过好多次了,这不是农村头的沟边河边!”
不想理她!这边耳朵进,那边耳朵出吧!小猴子妈妈尽量忍着不接话,免得她没完没了地唠叨下去。
炒菜的时候,隔壁阿姨又出来了——
☆、第23章 都是蜗居惹的祸(2)
“哎呀,你买的啥子油哦,这么大的油烟,心脏病都要给我呛出来了。知道这棚子里没有抽油烟机,你就该买无烟的油啊,都跟你说过好多次了,不听……”
就是因为这太婆这样说,小猴子妈妈和小猴子爸爸平时炒菜都尽量和邻居错开时间——至于吃什么油,这是各家的喜好,又不是她小猴子一家才吃这种油。小猴子家最吃不惯太婆口里说的那种色拉油,还有那些颜色淡得像尿液一样的油。小猴子妈妈从小就习惯吃浓浓的黄黄的菜籽油,在农村里还用自己种的油菜籽去榨油来吃呢!这又犯着什么法了?
这一想,小猴子妈妈心中便腾地冒出一股火来——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心中这股火强压了下去——手中不由地加快了翻动锅铲的速度。
小猴子妈妈炒完菜,将菜端进了屋。又想着该烧个汤……于是,她就把小白菜拿到水池去洗。这时隔壁阿姨也出来做饭了——
还好自己已炒完了菜,不跟她打挤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小猴子妈妈想。
她快速地烧好了汤,洗了手,由于没有擦手的毛巾,她便习惯性地将一双湿手朝着地下甩了甩。
太婆又大声嚷嚷:“哎呀,你干什么嘛,甩我一身都是水!”
小猴子妈妈朝她身上一打量,没见水啊,就甩甩手而已。她本来心里有气,就没有搭理隔壁太婆,而是转身就走。这时太婆见她没理睬她,便又嚷嚷到:“什么态度哦?做了错事,道歉都没一句,什么教养哦?!”
一听这话,小猴子妈妈刚才那股压抑着的火气一下子就冲上了头顶——
“你说什么教养?你有教养吗?你有教养也不会天天在这翻嘴皮子讨人厌了!你有教养就不会在这倚老卖老装疯了!”
“你教育我?你个没大没小有妈生没爹教的乡坝头婆娘!”太婆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恶语,她气得指着小猴子妈妈的鼻子骂。
小猴子妈妈也不甘示弱,同样用手指指着太婆的鼻子骂:“谁有妈生没爹教了?你个瓜老太婆!天天信口开河地指着别人,你就有教养了?”
隔壁太婆见自己被这样指着鼻子骂,气惨了,冲上来就给小猴子妈妈一耳光——
小猴子妈妈出于应急本能,一把拽住太婆的手,使劲朝后一扳——
太婆“啊”地发出一声杀猪般的惨叫——
隔壁太婆手腕就这样骨折了——进医院了。
这下好了,隔壁一家老少都来了,吵着闹着要捉拿“凶手”!
凶手”小猴子妈妈也电话通知来了爸妈兄弟,还有农村里的七大姑八大姨——
整个小院被来人挤了个爆棚!居委会的一见事态这样,控制不住了,只好又喊来了派出所警察。
小猴子妈妈始终不承认太婆的手是自己打的,只说自己被太婆打了一耳光,有照片为证——原来这回小猴子爸爸脑袋灵光了,一回来见到这事,赶紧用手机拍下了小猴子妈妈脸上被打留下的几根手指印。
小猴子妈妈扬起自己被打的脸给大伙看,上面还是红肿的。
她说:“大家看看,她打人是多么的狠!下手之狠毒,连自己的手都给打断了!”
小猴子爸爸也让人把小猴子妈妈脸部被打的特写拿去冲印了好几张,见人就拿出来展示。
居委会就知道两边和稀泥——“打架双方都有错,各付一半责任。”
小猴子家这边不干了,“说什么呢?我们又没有打人!法律讲证据!你们说太婆被是被我们的人打的,证据呢?谁见着打了?我们家人的脸都被她打肿了,就是她打人时自己扭断了手,这是她自作自受啊!”
☆、第24章 发现老公私房钱
隔壁太婆那边又要求各付一半医药费,这边也打死都不干。
派出所的警察也无奈了:“你们这就是互相抓扯,属于民事纠纷,就让居委会处理吧。处理不了,你们双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先协商解决,该医治的医治,双方的亲朋好友不要没事惹事,闹出事来那是要付刑事责任的!”
这事就又推给居委会解决。
居委会的便苦口婆心地劝说小猴子家:“你看这事吧,本来双方都有拉扯。你们这边是年轻人,身体也没吃什么亏。人家是老年人,而且骨头都断了,还在医院受痛呢!虽然现在也说不清是谁弄断了她的手,但事实是她受的伤还重些——”
小猴子爸爸答应出于人道主义,愿意给太婆出一千块钱营养费。那家人因为太婆的医保可以报销,也就为了出一口气,收下了一千元,也就不再闹了。
这事就这么被居委会和面一样给和平了。
小猴子妈妈见着钱多多就说:“合该死太婆去医院躺起!这个害人精,害得我精神饱受折磨,还要赔上一千块钱,我才真是冤大头哦!”
钱多多安慰她说:“好了,好了,不就一千块钱吗!人家现在手还吊起的呢!伤筋动骨要一百天呢!老年人骨质疏松,恐怕还得熬一年时间才得好呢!”
“哈哈,活该!是她自找的!说真的,我也不想这样,都是邻居。可是她一而再,再而三的惹是生非,实在让人受不了!这事也就是给她一个教训,免得她左一个农村人,右一个农村人的。也不怨我,是她先打人的,你说怨我吗?我还白白挨了一耳光呢,没得个说法,还白白丢了一千元,万一我的耳朵被打聋了呢?那才真是霉哦!”
“那是那是,都是房子惹的祸!以后搬了新房子就好了,关起门就是自己的世界,想咋过就咋过。”
“嗯,你说吧,这公司的房子咋就这么打挤呢?拿到了拆迁房资格,又等了一年才住上拆迁房。这拆迁房嘛,一住又是4个年头!好在明年就可以住新房子了!等搬了新房子,我要买柄大火炮,啪啪啪放走这几年的憋屈!”
“我给你买!”钱多多笑着说:“不过,这里可是不许燃放烟花爆竹的哦,小心你又进派所!”
哈哈——
话说完,钱多多又带着儿子去小猴子家混了顿饭吃,这次吃的是炖鸡,资格的农村头的土鸡。
小猴子家搬新房了,钱多多羡慕得不得了,又开始清理账户上的余额了,她实在是不想继续在鸳鸯楼里呆下去了。
有了意外发现,她发现老公杨迪居然藏有私房钱!二十万!不是个小数目哇!
这二十万是在婆婆家发现的,就在从前未搬出前,老公的书房里发现的。虽然现在他们一家三口搬出来住了,但婆婆家还是保留了老公的书房。
那天,钱多多带着儿子回婆家去吃饭,在书房里翻书看,无意间翻到了老公的大学毕业证,她好奇地翻开看,却发现里面夹着一张银行卡。
她有些纳闷,老公怎么在这里面夹张银行卡干嘛?而且还是她们银行的……这……
出于好奇,也出于一种“贪财”的本能,她将银行卡偷偷放进了自己的兜里。回到银行里,她以为这是一张废卡,让人帮忙给查查里面还有没钱。
查询的结果是:开户人杨迪,金额二十万。
得到这样的消息,她很是大吃了一惊!杨迪不是说他没钱了吗?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啊?这样大笔巨款他都可以隐瞒,那么他还有多少内幕是钱多多不知道的呢?
太可怕了,到现在钱多多不得不承认,她对杨迪的了解真是仅仅只浮于表面。结婚五年了,试问她对杨迪了解多少?她甚至不得不惊讶地问自己:你和杨迪谈过恋爱吗?从相遇到结婚仅仅半年而已!
那种过程真叫谈恋爱?
那一年,钱多多大学毕业,在一家证券公司实习,她的工作就是拉客户。那时候的股民,懂股票的很少。散户,其实很傻。
想当初,九零年代,券商当坐商的年代,多么风光的日子啊,上班时间短,福利好,股民求着上门开户,公司的后台的老员工至今还对那样的日子念念不忘。
从事证券行业的人都知道,从0八年起z国的股市开始慢慢走下坡路,紧接着进入了漫漫的大熊市。很不幸地,钱多多便从这个时候来到了证券公司做客户经理。
说白了,她这个做客户经理的,也就是拉客户的,你若不是个“客户经理”的头衔,人家客户怎么相信你的资质?所以,每个分到证券公司来实习的大学生,无一例外都是从拉客户开始起步的,而且身上挂着的名衔无一例外都是“客户经理”。
呵呵_____
☆、第25章 那一年的相遇
当时领导告诉钱多多转正标准是:拉到二十五个有效客户(一个有效户的账户里要有1w块钱市值的股票),总资产要够一百万。
其实很多实习生当初听到这么一个标准,都打了打退堂鼓了。
钱多多想反正也找不到什么稳定的工作了,不如就自己趁着年轻试试运气吧。还是坚持留下来了。
她像很多刚入职的新人一样,参加着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当时领导告诉他们这样的客户经理,要和银行搞好关系(钱多多是在银行里设点进行招揽客户)。
于是,钱多多每天早上来到银行就取代了保安的工作,给银行的客户排排队,给老人拿椅子,给大客户倒倒水……久而久之,经常来这家银行的客户,都以为她是这家银行的大堂经理呢。
汗,其实他们银行大堂经理的工作几乎就是被钱多多做了,搞得银行领导经常说他们的大堂经理:“你看看人家xxx(指钱多多),你能赶上人家一半啊?”
为了让银行的大堂经理不尴尬,不与她结仇,钱多多就笑呵呵的迎上去说:“x行长啊,您看我们证券公司人小力薄的,我们来驻点也没有送什么礼物(其实她会记得每一个银行工作人员的生日,包括保安,每一笔生日和节假日礼物都是压得她踹不过气的不小的包袱。)我干点活就当是补偿吧。”
呵呵——给行长和大堂经理听得这个舒服……其实真没想到,n年后,钱多多也进了银行,这是后话。
跟你说,很多跟钱多多一起来的,坚持不了十天,走了一大批了,同批次只有钱多多留了下来。
其实,钱多多真的做得很不开心。
首先因为银行的人都喜欢钱多多,为钱多多带来了很多客户——
她的区域经理对她进步如此之快的喜悦,那种全公司上下对她的认可,那种公司领导像看待一个未来的区域经理的眼神……她真的飘飘然了。
由于钱多多工作成绩特别突出,所得的收入也高出同来的人员许多,这,造成了同行间天大的嫉妒,她和同行们也越离越远了……包括她的直接上司也开始用各种明里暗里的方式来打压她了。
到了后来,她真的不想在这个被人人孤立的环境里待下去了,正好到了这时候,公司开始选拔分析师,经过这两年的实战和与客户打交道的经验,钱多多信心满满地报了名。
考试的成绩出来了,钱多多和另外一名同事的分数最高。可是,钱多多却落选了,因为人家有关系。
从这个时候,心灰意冷的钱多多开始萌生了退意。也就在这个时候,她认识杨迪,是在一次同行朋友聚会上。
那天是一个学金融的、在澳洲留学的丁同学回t都来请客的日子。席间丁同学介绍了几个做证券的朋友,其中有两个年轻的老总,杨迪便是其中的一个。
杨迪给钱多多最初的印象是,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不怎么爱说话。
饭后大家一起进ktv包房唱歌,其中一个李姓的年轻老总一跨进去就大刺刺地坐进了沙发里,一点也不顾他带着来的那位漂亮女朋友,貌似也并不将钱多多放在眼里。
罢了,罢了,这家伙连自己的女朋友都不顾,哪里还会顾忌其他女性朋友!
出于礼貌,杨迪躬身请钱多多入座,又为那位漂亮女孩让座,却被李姓老总一把摁在了沙发上。
那位仁兄好大大咧咧地说:“你别管她!我让她坐,她才敢坐;我不让她坐,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