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界-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问张建中:“这些水泥你们应该够用吧?”
  张建中心里很清楚,他带他走了那么一圈,说了那么一堆话,其实是向他推销那几十吨的市场价。
  “如果,你按出厂价给我,我还要回去盘算盘算有没那么多钱呢!”
  厂长愣了一下,问:“你想要指标价?”
  张建中说:“我们比你们更难啊!”
  “我们真是难兄难弟,想帮你也没有办法。”
  张建中碰了一鼻子灰,想试试那个小型企业,因为不熟悉,只是打电话找那位小厂长。他先自报门户,还巧妙地告诉他,自己是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小厂长还是一点面子也不给,还是很不客气地说:“我们是生产水泥的,怎么会没有水泥?你还是直接到厂里来谈吧!”
  “有指标价吗?”张建中小心翼翼地问。
  “什么价都有。”
  张建中喜出望外,立马坐公共汽车跑一了趟,说是生产水泥的,去他们那条路却是泥水,且坑坑洼洼,摇晃得头昏眼花才到。一见那家厂,几乎不敢相信是生产水泥的,四周的围墙竟是木板的废料钉的。
  走进更像是木材厂的水泥厂,门卫老头拦住了他。
  “我找你们厂长。”张建中递上自己的名片。
  老头只是扫了一眼,问:“有预约吗?”
  张建中说:“电话预约了。”
  门卫老头便指着一个像中型企业推放市场价水泥的简易棚,告诉他厂长室在第几个门口。张建中并不担心厂房简陋,只在能挂出牌子生产水泥,质量是没有问题的。那时候,都守诚信,不会弄虚作假,企业都老老实实干自己能力以内的事,小厂技术设备不足,就生产自己可以生产的产品。
  水泥有许多型号,铺路的水泥和盖房子的水泥要求不一样,型号也不一样。盖十层八层楼的水泥和盖十层以上高楼大厦的水泥要求也不一样,型号也不一样。
  因此,这家小企业生产的水泥厂未必能建高楼大厦,却能够生产盖十层以下楼房水泥。
  不是所有客户都需要建高楼大厦的水泥啊!
  而且,张建中还认为,正为因为这家企业小,位置偏远,找上门的人不多,对他这样的陌生人也不会拒绝。
  张建中有点想当然了,还没迈进小厂长办公室的门,就听见他大着嗓门嚷嚷:“没有了,出厂价没有了。市场价也手快有,手慢没有。要不要吧?不要走人!不要在这浪费时间。”
  门半掩着,推开门,就见好些人围在一张办公桌前,一个五十多岁的干瘦老头像威风地扬手赶那些人走。
  张建中真有点惊讶,那个干瘦的老头竟有如此大的嗓门。
  “你是干什么的?”他看见了张建中,冲着他大声问。
  “我跟你通过电话,我是边陲镇的张建中。”
  “我不管你是猫是狗,想要水泥是不是?”
  很显然,他已经不想跟那些人再纠缠下去,拨开他们向张建中走来。
  张建中很礼节地伸出手要跟他握,他却视若无睹,拿下耳朵上夹的烟,叼在嘴里,张建中忙掏出火机给他打火,他一点不客气,凑过来就把烟点着了。
  “说吧,想要什么型号的水泥?”
  张建中想他一定被那些人闹胡涂了,没想起自己是谁?就笑着先把名片递给过去,他还是没伸手。
  “这种东西见得多了,印什么的都有,还有人印自己是宇宙公司总经理呢!有事说事!”
  张建中很尴尬。
  那些人移过来,又把小厂长团团围着。
  “你就批几十吨给我们吧!我们这么大老远跑来,你总不能让我们空着手回去吧!”
  “一个个都不空手回去,我这厂还要不要了?都给你们拿回去吧!”
  
279 打穷牌只有同情
      张建中很清楚,水泥的热俏。在与这两家水泥厂联系之前,他曾跑了几个部门单位开办的公司,都是熟人,谈起当前热销的品种,除了建筑钢材就是水泥了。现在,到处都在搞建筑。
  有水泥厂的地区,倒可以通过各种关系弄到指标价、出厂价水泥,没有水泥厂的地区就到处寻找,便宜水泥是弄不到的,因此,市场价便应运而生。水泥厂也就千万百计想以市场价抛售自己的产品。比如,临近几个县,就想着法子往红旗县这两家水泥厂钻。
  别人劝张建中别打这方面的主意。我们县市单位办的公司还弄不到呢!你们边陲镇就更不可能了。
  张建中一点不心虚地说:“你们和我不一样,你们弄便宜水泥是转手赚钱,我弄水泥是自己用,搞建设。”
  现在,说真话未必能办得成事,说假话人家还会同情你。本来,张建中也曾想过,是不是在县城找个门面,像那些单位的公司那样挂个发展经济总公司的牌子,后来,觉得还是不搞那么东东为妙。
  挂上牌子,拉开门面人家就知道你是玩转手生意的,你边陲镇有多少实力?装穷扮可惜乞求人家支持边远贫穷镇,效果会更好。
  小厂长把那些人哄出办公室,回头看张建中,才想起他们不是一伙的。
  “我真是边陲镇政府的。”张建中马上又陪笑脸。
  “说这些没用,谈点实在的。你想要多少水泥?”
  “当然是越多越好。”张建中还是把名片递了上去,“我们是自己用。”
  “谁都说是自己用,但一出门,就转手卖出去了。”
  小厂长还是对张建中的名片不感兴趣。
  “借个电话用一用。”张建中想打个电话给工业局的局长,想让这家伙知道,他张建中不是白撞,不是胡乱印名片。现在假名片太多,把真的也搞得没人相信了。
  小厂长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后面的话就说不下去了。他还想着小厂长电话里说的话呢!
  “什么价的水泥都有。”
  小企业嘛!被人忽略,因此,往往会隐藏着意外惊喜。
  拨通了工业局长办公室的电话,却没人接,又拨打一位认识的副局长办公室电话,终于接了。
  “我是边陲镇的张建中啊!以前,县委办的小张。”
  对方似乎想起来了,笑着说:“是张副镇长啊!”
  张建中松了一口气,说:“好吗?最近还好吗?”
  “还是老样子。听说,你在下面干得不错嘛!”
  “也就混着吧!下面艰苦啊!”
  “艰苦好,锻炼人,年青人应该好好锻炼锻炼。”
  “遇到困难了,需要你解决了。”张建中点了题,又怕他推辞,说一些无能为力的话,接着又说,“我在小水泥厂呢!想弄点水泥回边陲镇搞建设,但跟厂长不熟,以为我是做生意的,所以,还请你跟他说几句,证明证明我是不假冒的。”
  这么说,张建中就把电话交给小厂长。
  小厂长再横也不敢得罪局长,再说了,也不知道这张建中与局长什么关系?所以,还是接过了电话。
  果然,这印证了张建中的身份,他的态度也变了。
  “这世道,什么人都有,只是一张名片是很难说明身份的。你也看见了,一个个吵着要水泥,B得我头都大了。”他看了一眼名片,问,“张副镇长有什么要求?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尽力解决。”
  张建中便说边陲镇的困难,说海水养殖在县里的位置,说自己需要多少水泥。小厂长却接过话说,既然,是县里立的项,你应该去找县领导,找他们批个字,你这么跑,跑断腿也没用。现在企业都想多赚钱,不是上面有指示,都想按市场价卖出自己的产品。
  张建中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但你可以骗水泥厂的厂长,却不能骗县领导。如果,露了馅,撤了你都不足为惜。为边陲镇弄几个钱,你怎么不可能把自己赔进去?
  “如果,你要市场价,要多少都没问题,我还可以送到你们边陲镇去。”
  小厂长倒也慷慨,张建中可能接受市场价吗?更不可能让他送去边陲镇。不过,他还是说了许多感谢小厂长的话。
  回到县城,张建中郁闷得很,想打穷牌得到的只有同情,却没人真正伸出援助之手,看来,这人一个个心肠都硬了。
  左想右想,一咬牙,还是决定找副县长。他可不敢说再提海水养殖的事,只是说,边陲镇要盖宿舍楼,希望副县长能解决一点便宜的水泥。
  副县长不可能不问高书记,因此,事先已经跟高书记打过招呼。
  “你承认有这事就行。以后,水泥弄到哪去?你可以当不知道,把责任推到人身上。”
  他要给高书记吃定心丸,帮他找开脱的理由。
  能得到转手卖出水泥的好处,又不用负责任,高书记没有不乐意的。
  张建中想,如果,弄到便宜水泥,让副县长也尝点甜头。
  副县长不是刀枪不入的人,前书记如果不是被捉奸,送给他那台大彩电早就用旧了。尝到甜头的副县长自然也就不会追究那水泥到哪去了!
  副县长对张建中多少还是有些歉疚的,见他主动来找自己,谈的又是公事,不再像以前那么热情,却也没有太板着面孔。
  “高书记怎么叫你来谈这事?”
  张建中笑了笑,说:“他要我来探探你的态度,担心你会反对。”
  “这是好事嘛!我怎么会反对?”
  副县长并不知道他们三人在县城购买套间的事,因此,觉得高书记为边陲镇的干部着想,精神可嘉,自己也责无旁贷,便带张建中去见分管工业的副县长。
  很多事看似难办,找对了人,却一点也不难办,与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只谈了半个小时,他大笔一挥,张建中手里就握着五十吨计划内水泥的批条了。
  高书记却贪得无厌,对张建中说:“你是不是找老上级李主任也弄张批条?”
  “这样不好吧?如果,他也找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就穿帮了。”
  “按李主任的性格,他一个县委常委,是不会找副县长的。”
  当然,找李主任批条以海水养殖的名义了。
  这是吃了晚饭的时候,张建中在家里与高书记通电话。放下电话,老爸问,这阵,你怎么总在县城?老妈说,你没见他谈的是工作上的事吗?你以为,他是回来休假啊!张建中笑了笑,说,很多事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一定总是呆在下面镇了。老妈问,会不会调你回来?张建中说,现在不是挺好吗?调不调回来都一样。在老妈心目中,还是调回来好,边陲镇毕竟是乡下,你总不可能在那呆一辈子吧?总不能娶乡下女孩子吧?你张建中不回来一天,城里女孩子会喜欢你吗?
  电话又响起来。老妈离得近,拿起话筒,就听见一个女人的声音。
  “是张副镇长家吗?”
  “你是谁?”
  “我是边陲镇的,他在家吗?”
  老妈很有些不愿意地把电话递给张建中。
  老爸看出来了,问:“是女的吧?”
  老妈没好气地说:“管那么多闲事!”
  张建中放下电话,她就审讯似的问,是什么人?张建中笑了笑说,不是你想的那种人。老妈说,你可别在乡下找啊!我是不会让她进门的。张建中说,我倒想找,但人家还看不上我呢!你别多心了,人家已经结婚了,她老公是军官,比你儿子威武几百倍。
  
280 意志力薄弱了许多
      八一节前夕,县民政局拥军优属,搞了一场慰问活动,娟姐就是被邀请到县城来参加活动的转退伍军人和军人家属的代表。活动下午就结束了,知道张建中也在县城,她就多留了一个晚上,说是要张建中带她在县城转转。
  以前,也到过县城,因为没有熟人,只是来去匆匆。
  县城不是什么大地方,逛了几条街,就把大半个城走遍了,娟姐不相信,问:“就这点地方?”
  张建中说:“就这么大了。”
  “以前,觉得地方很大,很多地方都没走过的。”
  不熟悉的地方总觉得大,但有熟人带着,不走冤枉路,地方似乎就变小了。
  “逛不逛服装街?”
  娟姐不可能没去过那地方,凡是到县城来不定期的人似乎都要逛服装街的,所以,张建中才把服装街放在后面。
  没有哪个女人不愿逛服装的,何况,再没什么好去处。
  早年服装街迁到城郊,阿花还呼天喊地嫌僻静,这几年已经发展成县城最热闹地段了,尤其是晚上,买服装的人往这边跑,有事没事闲着的人也到这边逛,便很有些人山人海。
  个体户们也不只是在街道两旁的简易棚卖服装,好些人已经搬进了装修很讲究的时装店、精品屋。这些店铺门前的广告牌很让人眼花缭乱地跳跃着霓虹灯,还一遍播放着港台流行音乐,把服装街装点成了全城最新潮的地方。
  跟娟姐走在人丛里,先是这个摊档看看,那个摊档瞅瞅,娟姐就进了一家时装店。张建中慢了半步,抬头一看,迎上来招睐他们的却是以前在阿花摊档旁摆过摊的熟人。
  “阿中。”他也认出了张建中。
  张建中笑着说:“你发了。做大老板了。”
  “什么大老板,混两餐而已。”熟人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娟姐。
  “带我姐来看看,你这有什么好服装。”
  张建中会不知道他那目光里的意思?
  “你好像是独仔吧?没兄弟姐妹吧?”
  县城就那么点地方,就那么些人,谁和谁不熟也见过,何况,那时候,阿花也不可能不跟他们说张建中的事。
  张建中脸红了红,不是羞涩的红,而是被人戳穿假话的红,熟人便有些儿得意地阴着嘴笑。
  娟姐却有些不高兴,说:“我们去另一家看吧!”
  熟人忙说:“我这的服装是最齐的,男装女装都有,也是最新潮的。我跟阿中这么熟,一定会给你们最优惠价。”
  张建中说:“我们只是随便看一看。”
  娟姐已经走出店门了,熟人拍拍张建中的肩,悄悄竖了一下拇指,小声说,挺够份量的。他的目光似乎瞄着娟姐宽大的屁屁。张建中便收敛了笑,给了他一个很难看的脸色。当初,他们也议论过从摊摆经过的女人,这家伙总爱说,这个女人太小巧,一点意思也没有,那个女人够大件,哪都那么够份量。这些年了,他还是这副德性。
  “人家误会我是你女朋友很掉你价吗?”
  “没有,没有。”
  “那你解释那么多干什么?根本没必要!”
  “也是,也是。”
  “本来,我在那里看中一件衣服的,见你那么不自在,也懒得问他了。”
  “看中就买啊!我可以要他给你进货价。”
  “算了,太为难你。转转其他店吧!”
  转了几家店,也没再找到那个款式的服装,倒是又遇到了几个熟人。张建中发现,以前跟阿花一起摆摊的人,生意似乎都不错,都从简易棚搬进了时装店,出售服装的档次也是服装街最高的,而且,他们要么穿着时髦,把头发梳得油光发亮,要么穿得花技招展,把手指甲涂抹得五颜六色。
  有一个女的说话更无遮掩,抖着鲜红的嘴唇,怕是糟糕了唇膏,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带女朋友来看服装啊!”
  张建中当然不想说是,但又怕说不是,娟姐误会他,就只是笑。那女的就把张建中拉到一边,悄声问:“是乡下的吧?”
  “乡下的怎么了?”
  见张建中变了脸色,她忙说:“没什么,没什么。”
  娟姐见他们在一边嘀咕,也猜到他们说些什么,就故意说:“你过来。”
  张建中忙走了过去。
  “那种款式的衣服我穿好不好看?”她指着一件穿在假人模特的衣服问。
  “应该可以吧!”张建中也没弄懂她到底指的是那一套衣服。那个排了一排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