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民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业民科- 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啊!”他的话立刻就让在场的一些人认同了,过去他们也都是这么生产的,机器设备哪有那么金贵!

林强生摇了摇头说道:“机器也会疲劳的,设备24小时运行,加工精度肯定有所下降,这样汽车的品质就难以保证,残次率大幅度提高,这既是对自己的产品不负责任,也是对购车者生命安全的轻视!”

迎着众人的不信以及怀疑轻视的眼光,林强生大声的说道:“以前,滨汽和哈汽都采用过三班倒24小时连轴转的压榨模式,可实践证明,这样虽然把产能短时间内提高了,但是牺牲的却是产品品质和工人的人身安全!”

他对杨宝树等人说道:“汽车企业要想好好的发展,必须注重产品品质管理,做到生产人性化,要善待工人,同样也要善待机器,只有企业管理者善待他们了,他们也才会善待企业!”

杨宝树和一些人,尤其是附近的工人,听到了林强生的话都安静了下来,这番言论在老国企人的心中简直太颠覆了,和他们以往的生产观念完全不一样,他们过去讲究的是有活就加班加点,苦干实干没命干,让人和机器休息,这还是第一次听说!

“小林,滨汽现在年产20多万辆轿车,他们没采用三班倒的生产方式吗?”杨宝树问道。

“现在滨汽、哈汽、广汽和邢汽都采用了二班倒的生产方式,尽量保证工人们的体力,把人搞累了搞乏了,对生产厌烦了,这样对汽车企业也没有好处,只有坏处!”林强生说道。

杨宝树默默的点了点头,在汽车产业方面他们成飞连新丁都不算,既然眼前就有个行家,那还是努力学习吧,他也期待着成飞上马汽车项目后能够大受欢迎!

“这几家工厂都是我们的三产车间,现在开辟出来用做汽车项目,有数万平方米,地方够大吧?”杨宝树问道。

林强生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建个年产3万辆辆轿车的汽车工厂,算是够用了。但是要想做汽车产业基地,这点面积还是不够!”

杨宝树怔了怔,大笑着说道:“一步一步慢慢来,造汽车我们现在连走都不会,想跑还不得摔跤!”

林强生笑着摇了摇头,杨宝树还是不明白,汽车产业是要规模效益的,是要大投资大建设的,哪怕一下子投上个几亿美元也不多,在世界著名汽车企业当中很普遍,韩国现代在70年代初刚刚掌握低档汽车的生产,就敢投资1亿美元引进设备建设大型工厂,实现规模效益化,让现代的生产规模一下子扩大了很多倍,杨宝树想慢慢来,这也是国内汽车企业的通病,开始迈得步子不够大,勇气不够,没有韩国人发展企业的那种不成功就破产的精神!

林强生在参观当中,杨宝树也向他介绍了一些成飞的情况,六七十年代国内的军工企业就开始了自力更生,一方面自己自足,另一方面也是解决家属就业问题,几乎每个国有企业都建设了一批生产部门,到了改革开放后军工企业的三产规模已经发展得很大,有的已经成了大集体制企业,小集体更是不计其数。

哈飞曾经生产过脸盆、炒勺等产品,捡着什么生产什么,甚至一度被人笑话。而成飞也差不多,大集体套着小集体,旗下到底有多少个生产部门连上层也不清楚。

厂集体对杨宝树带回来的这个汽车项目还是很积极的,生产汽车赚钱啊,成飞的领导们对生产小轿车也很有兴趣!

杨宝树带着人参观了东星集团及其下属汽车零配件、发动机、变速箱厂,他们看到了现代化数控化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新时代的生产方式。

这给成飞的参观者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没了解之前他们还觉得生产汽车也就是那样,他们也有到滨城偷师的打算,觉得自己凑一些加工设备,造车就会很容易,能有什么难的。

可是见到了人家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见到了每月可以生产3万多台汽车的大型生产车间,成飞的参观者们震惊了,人家的厂子不是他们想的那么简单,攒设备肯定是不行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以往那种传统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跨时代的进步,他们就是想要仿造都无从下手!

回了成飞之后,杨宝树和众人听取了工程师的总结分析,东星集团和滨汽集团拥有的汽车生产线和设备想要仿制很困难,轿车生产不同于卡车生产,想要自己仿造出一条现代化生产线根本就不可能,如果还是采用旧有方式制造,技术起点低,那么上马汽车项目也就没了意义,国内有的是这样生产吉普车改装车的厂家。

会议得出了结论,想要上马汽车项目,成飞是必须要和外资合作的,东星集团的林强生既然提出了合资的想法,那就莫不如和这家企业合作,尽管东星涉足汽车的产业时间不长,但是他们在国内合资的几个汽车项目都非常成功,滨汽、哈汽、一汽、邢汽和广汽,几家车企生产的小轿车在国内十分受欢迎,他们所出品的轿车外观不但新颖,而且技术含量不低,自推出以来很是受到国内汽车市场和老百姓的喜爱!

现在几家汽车生产企业已经占据了国内轿车市场的90%多的市场份额,把原本自70年代末兴起的走。私。汽车打压的一败涂地,现在也就是沿海特区过来的国外豪华车品牌,还有着小部分的市场,而中级车市场已经完全被国内几家品牌占据了。

杨宝树等人感觉中国汽车产业的前景非常光明,这个行业也很有吸引力。

国内一辆中高级轿车的售价高达20多万元人民币,去年和今年中央给几家汽车企业进一步松绑,几家车企立刻纷纷扩大汽车年产量。

以前,汽车生产企业不是不想增加产量,而是因为上层担忧国民经济是否能承受如此的生产规模。无他,轿车产业太吸金了,已经到了其他省份嫉妒眼红的程度了!

报纸上也都报道宣传,这些汽车厂家每天开出的汽车简直不是车,而是一辆辆运钞专列!

很简单的一笔账,假如一家车企每年生产10万辆车,每辆按10万元算起,那一年的营业额就是100亿元人民币,一家企业就能做到这种程度,84年国内生产总值7171亿元,一家汽车企业就堪比一个中下游省份的生产总值,这是何等的成绩!

何况滨汽、哈汽这两家企业发展得早,年产量几年之前就已经超过了10万辆,今年两家企业的轿车产量都已经双双突破了20万辆,计划向25万辆挺进,那一年就是400多亿元人民币的营业额,前景光明啊!

几个有想法的省市凡是知道这几家汽车企业年收入的,都非常眼红,一方面为了中国汽车业发展得如此之快而高兴和惊讶,另一方面又渴望上马轿车项目,像这几家汽车企业一样大把的往回赚钱。

可实际远远没有外行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当然也没有那么难,就一个字,钱!

而且还是美元,国内没有汽车生产的成套设备,想要引进项目最好找世界上的几家著名车企,美国的几家车商通用、福特等都明确表示短时间内不打算投资中国,他们在世界上大范围的投资圈地,但中国并不在他们的目标之列,而日本车企现在只重视北美市场,努力开拓欧洲市场,东南亚是日本车企的囊中之物,南美洲随随便便努力一下就好,中国近在咫尺日本人不想给自己培养出个敌人!

但是,国内的引进项目还是有一些成效的,北汽的切诺基项目,天。津的大发项目,此外有的城市开动脑筋还联络来了欧洲的雪铁龙公司,引进了法国人的车型,国内的汽车业是越来越精彩了!

第六百二十八章设备第一

林强生和杨宝树探讨起了国内轿车企业发展的问题,杨宝树感叹的说道:“自从打开了国门后,我才感觉到国外的技术进步是那么迅速,在电视中看到日本人的汽车生产线很先进,直到亲眼见到了你们的生产车间才感觉到我们真的落后太多!我国能生产原子弹、氢弹、卫星、火箭,战斗机,怎么这小小的汽车就这么落后呢,同国外的差距这么大!”

林强生说道:“我们在现代化生产方式上缺了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工艺技术的推陈出新,在轿车生产当中科学技术体现的尤为突出,先进的生产工艺优先用在汽车业的也最多!”

他接着说道:“以日本为首的汽车厂商崛起,很快占据了世界汽车市场的重要份额,尤其是美国的汽车市场60%~70%都是由日本车长期占据的,美国这个传统汽车市场,汽车生产的强国大国,也抵抗不了日本车的冲击,不得不低头重新向日本人学习企业管理方法!”

林强生说道:“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下日本车企的发展模式,即使学不来全套,能学到一点皮毛也是有用的。短时间内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企业精神,我们都不及人家,难以和发展了几十年的欧美日等车企相提并论,但唯有在机器设备上还可以有一拼之力,也唯有在生产设备上努力才是成效最快的!”

杨宝树惊讶的问道:“怎么个努力法,引进先进生产线吗?”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据我所知,上汽厂引进的汽车生产线,是从德国工厂直接拆下来的旧设备,那套生产线已经是70年代早期的技术产品了,本身就已经很落后,这样的起步就低了不少!”

“杨厂长知道丰田汽车的第二任社长石田退三这个人吗?”林强生问道。

杨宝树道:“日本人的社长就是中国的厂长和总经理吧?”

林强生点了点头,说道:“石田退三在1950年接任了丰田汽车社长的职务,在日本汽车产业界他独树一帜,为丰田后来的发展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我觉得他有一条经营理论,是非常正确的,对中国的轿车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是什么理论?”杨宝树连忙问道,其他人也非常感兴趣。

“石田退三在任期间,提出了设备第一这个理论,他主张有多余的钱就投到设备上来,不能用人力提高效率,要用机械来提高。投入人力不如投入设备,用设备竞争来制服他人。他在丰田推行,对设备要有‘舍得花钱’的想法,丰田汽车于1959年的元町工厂建设时实现了他的理论,从而在世界进入汽车时代的起点上,成为丰田超越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杨宝树和随从人员静静的听着,一些工人也聚集了过来。

林强生继续道:“虽然石田退三的想法是从节省人力投入、用机器代替人工,这个角度出发的,但他的这个理论也有其重要意义,舍得在设备技术上花钱,不断更新工艺设备,从而让汽车产品不再局限于人工制造的水平上。

而数控化,会让汽车的品质随着机器设备的更新精度的提高而不断进步,在欧美汽车业整体进入衰退时期,日本汽车企业尤其是丰田汽车却在大规模的改进设备,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机械加工工艺,他们的轿车不断的提高品质,很快在世界汽车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这就说明设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其地位提高到第一的位置上也不为过。这就是我对发展汽车企业的一点见解!”

杨宝树觉得林强生的话有些在理,成飞能制造战斗机,但对汽车这种大工业化的产物还真的不一定能搞定,难就难在了设备上。

这时旁边有一位老工人对林强生说道:“小伙子,你这是为设备论,在过去是要犯错误的,自力更生这个老传统不能丢啊!”

林强生对老工人说道:“现在不是过去了,过去我们能造出红旗那样的轿车,可是现在那样造出的红旗有什么用?”

老工人皱着眉头,说道:“虽然现在不是过去了,但是我们也不能丢掉一些老传统,像你说的设备是重要,但也需要花费很多宝贵的外汇!”

杨宝树看到这位老工人,向他介绍道:“云师傅,这位是东星集团的董事长林强生先生,这次我邀请他来参观我们准备的汽车厂区。东星是滨汽和哈汽等汽车企业的股东,同时还生产汽车发动机和变速器等重要汽车零部件,在国内汽车行业中的名气是很大的!”

他转头又向林强生说道:“这位是我们厂的云自强师傅,八级钳工,我专门请云师傅带领装配组,来组装那台捷达轿车!”

林强生惊讶的说道:“俗话说,三分在制造,七分在安装,8级钳工,云师傅敬仰了!”他向云自强行了一礼,语气和动作都十分尊敬这位老师傅。

老头点了点头,对林强生的态度很满意,刚才两人的争执老头也没放在心上,他略谦的说道:“说的夸张了,如果制造不出好的零配件,想要安装好也是做不到的!”

“一点都不夸张,八级钳工就证明您在各个方面都是大拿!”林强生颇为恭敬的对云自强说道。

他是极其尊敬这样的老师傅,尤其是八级钳工,东星集团里也有这样的八级钳工、八级车工、八级铣工等大师傅,有好几位,而且同市里其他企业的高级技工也多有交往。

在工业生产中,这样的老师傅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那么句话,四级技工横着走,六级厂长都不虚,八级就是老佛爷,这样的大师傅在工厂里很有地位,是需要供着的,因为关键时刻企业就指望着他们出活呢,别人干不了的他们能干,别人加工不了的他们手到擒来。

而眼前的这位云自强师傅竟然是八级钳工,就更让林强生肃然起敬了。现在东星集团制造的高精尖设备,还是要由高级钳工来手工组装,在这方面机器是代替不了人工。

钳工不只是装配,像车、刨、铣、钻、磨、材料、热处理、加工工艺、夹具设计等方面都可以涉及到,三年一个精车工,十年一个烂钳工,学十年钳工能懂一点皮毛就算好的了。

钳工想要做好更难,电焊,风割,划线,钻空,维修钳工、装配钳工、画线钳工,模具钳工,高级钳工更是要求具备中级电工的电工水平,八级钳工都难以想象到底技术高到了何种程度,企业里有一个这样的都是宝啊!

而且,看云自强老师傅的精气神,林强生觉得他肯定会设计,制图更是不在话下,而通常大钳工还要精通安排工艺,他们都是机械行业的设计和制图的高手。

必须掌握各种金属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切削性能和各种刀具的制作改进修复;对锻造,铸造,车,铣,刨,磨,镗,铆,焊,钣金下料等这些工种都具备一定的水准甚至更高!基本功方面可以达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境界,因为他们玩的就是境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有一颗平常心,不牛哄哄,德行好!

云自强看林强生这个年轻人非常懂礼貌,不像先前表现的那么浮躁,很尊敬他,老头也就笑着点了点头,也说了一句漂亮话,道:“你们制造的捷达轿车不错,装配工艺搞得很好,一定在这方面下了大力气了吧!”

林强生笑着说道:“倒是下了一番力气,就是把若干个大项目分成了无数个小项目,生产当中精确到个人,搞品质负责制,出厂前监管到位,尽量保证汽车的低故障率!”

第六百二十九章跑马圈地的汽车企业

成飞想要上马汽车项目的意愿十分强烈,林强生也要实现布局西南地区、遥指西北的宏伟计划,从此开启国内跑马圈地的汽车时代,把尚在襁褓之中的其他汽车合资企业和将来的汽车合资企业,一起踏在脚下!

双方迅速达成了共识,林强生的东星集团将投资2000万美元,与成飞共同创建一家年产3万辆轿车的生产企业。

杨宝树等人非常高兴,2000万美元这个价位也是他们的心里承受预期,事先厂集体讨论认为外资投进来固然好,但是高了或者低了都不符合成飞的实际情况,让成飞在合资中争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