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开口道:
“传旨,让新科状元丛叶舞一套棍法来瞧瞧。”
听到皇上旨意的丛叶,当即展开身法,当一套绵绵不绝的棍法舞动起来,校军场中便只看见漫天的棍影,哪里还能看到少年丛叶的影子?
尤其是当丛叶使出一招力劈华山时,手中的铁棍愣是把校军场用岗岩铺就的地面打下去一道半尺深的土沟。
至此再也没有谁敢轻视场中的新科状元少年丛叶了。
“宣新科状元近前来。”
等丛叶来到校场一侧,皇上端坐的高台之下抱棍施礼后,皇上开口询问:
“丛爱卿手中铁棍重有几何?”
“回万岁,铁棍重一百八十六斤。”
嘘,仅是铁棍的重量就把在场众人吓了一跳。别说舞动了,即便抱在手里怕是也十分艰难。可是刚才看丛叶使用时,却又轻若无物之感。
“好,场中可有不服之人,不妨下场再次比过。”
等了一会,见无人敢再与丛叶比试,皇上刚要宣布丛叶为今科武状元时,身边大臣中突然站出一个人,轻声对皇上说:
“万岁,武状元不仅十八般武艺都要精通,更需要弓马娴熟。”
皇上一听也对,即便改口说:
“丛爱卿可熟悉弓马?”
“回万岁,差强人意。”
一听丛叶如此回答,很多大臣就更想看看这位少年文科状元当众出丑了。毕竟今天前来参加武状元比试的举子中,有不少是在场官员的亲戚故旧,甚至是自己的儿子,所以没有人愿意把武状元拱手让给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少年。
“万岁,不妨再加试弓马一样。”
“传旨,若有哪位武举觉得可以在弓马上胜过丛叶者可以下场再次比试。”
皇上当然也希望能选出一位真正文武双全的人才。
一听这话,几乎刚才输在丛叶手下的人都跃跃欲试,丛叶看了一圈,脸带微笑地接过来一名士兵牵来的战马,以及手中的长工。这一次丛叶并没有带来那枚得自土匪黑神的宝弓,因为在上龙村的时候,他压根也没想过要夺武状元的。
没有着急上马的丛叶,先是试了试手中的弓箭。
只见他原地站立不动,甚至连拉弓的架势都没摆出来,就那么双臂较劲,轻轻把一张弓拉成了满月,随着咔嚓一声响,那张长弓早已段成了两截。
不用丛叶说什么,旁观众人不由再次倒吸一口凉气。
反而是皇上高兴了,大喊一声:
“传旨,取国库中的镇库之宝——千石铁弓来。”
所谓千石铁弓,顾名思义,是需要有千石力气方能拉满的。
当一匹快马疾驰而来,由两个士兵才能扛起的千石铁弓递过来的时候,丛叶伸手轻轻就抓到了手里。
再次来了个怀中抱月,已经许多年无人能拉开的千石铁弓,就那样轻轻巧巧被少年丛叶给再次拉成了满月。
丛叶已经听皇上说是镇库之宝了,所以没敢用出全力,担心再把手中的弓拉断了不好交代。
那些刚才还跃跃欲试的人都开始打起退堂鼓来,皇上也看出来了,应该不会再有人有胆量下场了。不过他还是想看看这位即将诞生的文武双状元在弓箭上的造诣如何?
于是再开金口下旨道:
“取箭矢来,让新科状元丛叶展示箭技。”
随手接过兵卒递上来的箭矢,丛叶知道这些箭矢绝不是上龙村曹家的箭矢可以比拟的,也就不担心会被弄碎。
拉弓上弦,并没有在乎距离远处的靶心究竟有多远,站在原地接连就是三箭。
在众目睽睽之下,三箭不仅射中了三百步开外的靶心,而且全部是透靶而过,仅是在靶心处留下一个箭头粗细的窟窿。
还有谁想争夺武状元呢?
皇上满脸喜色地左右看了看,便高声宣布了今科武状元也是丛叶。
第815章 八百二十八皇上的纠结
轰动了,整个大麦国上下全部轰动了。
自开国至今,还从未有人能同时高中文武双状元,何况还是一位年近十六岁的少年?
打马游街,进宫赴宴,一番热闹下来,丛叶早就不耐烦了。
““官人,恭喜官人。”
看着眼前满脸激动的曹薇,丛叶不由伸手弹了一下她的琼鼻。
“还不都是小薇,让为夫遭此麻烦。”
曹薇早就发现自己的夫婿一点都不为中了亘古未有的文武状元而沾沾自喜,反而时常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尤其是颜婧,以及梅兰竹菊四女,也不过是开始的时候稍微有些激动,随即便恢复了平静。
“官人?”
丛叶知道曹薇想要问什么,不由微微一笑对她说:
“想知道,就去问婧婧她们吧。”
自然钨石公主蕊蕊也很想知道丛叶的过往,便一起向颜婧打听。
曾静与苗丽虽然多少听知了一些,却也不是很详细,于是也凑了上来。
直到口齿清楚的小竹仔仔细细讲了丛叶与颜婧的过往身份,不论是蕊蕊还是曹薇这才明白了,为什么丛叶会对高中文武状元毫无所动。想想也是,做了堂堂三十年逍遥王爷与驸马的人,哪里会在乎一个文武双状元呢。
突然,曹薇表情愣了。
“官人,官人三十多年前就是逍遥王,那官人今年不是十六岁?!”
曹薇并不知道丛叶一行在那个莫名的洪荒空间里还待了无数年的事情。
“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多大。”
这句话并不是丛叶瞎说。
原本一直以为自己醒来的时候应该是十五六岁,可是现在再仔细想想,自从在高椿国枫林郡榆林镇瓦罐山下的小树林中醒来至今,身体没有丝毫变化,让丛叶再也不能确定自己醒来时真的只有十五六岁了。
如今丛叶一行早已不住在客栈之中,而是被安排进了京城的迎宾馆。
按照皇上的旨意,状元府正在抓紧修建,不日便可搬入。
虽然丛叶每天都要入朝,可是却始终没有等来册封的消息。
殊不知,皇上现在也正在为难。
如此优秀的文武状元,究竟是应该封做文官呢,还是武官?
不论文官还是武官,皇上又都觉得新课文武状元年龄太小,骤然封做大官怕是难以胜任,封小了呢,又担心伤了天下中学子的心。
怎么办呢?
这天退朝后回到后宫,皇上没有如往常一样前往御书房,而是若有所思地走入了坤宁宫,即皇太后居住的地方。
刚刚走到坤宁宫正门,值守太监和宫娥便纷纷跪倒行礼,并口呼:
“万岁驾临坤宁宫。”
里面正在逗弄小孙女,只有八岁的益阳公主的皇太后,笑眯眯对益阳公主说:
“你父皇来了,还不快去迎接?”
八岁的益阳公主一溜小跑来到刚刚抬脚进门的皇上身前,煞有介事地屈膝行礼,并口称:
“恭迎父皇。”
“呵呵,小仙儿今天真乖。”
八岁的益阳公主别看年龄小,不论是宫中的礼仪,还是读书写字,即便是女红都样样不差,所以才深得皇上的宠爱。
伸手拉起行礼的仙儿公主,妇女两来到皇太后身前,皇上恭敬地叫了声:
“母后。”
“皇儿坐吧。今天怎么得空到哀家这里来了?”
往常皇上都是晨昏定省,也就是早晚各来一趟,像今天一退朝就到坤宁宫的时候并不多,所以皇太后才会有此一问。
“今天得闲,所以过来看看母后。”
从皇上进门,皇太后就发现了皇上脸上那略有所思的表情,不过并没有直接询问,而是问起了文武状元的事情。
“哀家听说那位新科文武状元只有十六岁?”
“是啊,母后。皇儿正在为此事发愁呢。”
“这有什么可愁的?国家得此少年才俊正应该庆幸才是。”
“母后有所不知,一是丛叶文才武略皆说得过去,所以究竟是该封为文官还是武将实在难以决定。再者,只有十六岁,放到重要位置怕难以胜任,若是封小了,又怕伤了天下学子的上进心。”
皇太后一听,也觉得皇上所说有理,正在低头思索之际,却听旁边的益阳公主仙儿说道:
“皇祖母,父皇,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能不能胜任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哦,仙儿所言似乎极有道理。”
听到皇太后也赞成女儿的话,皇上想了想说:
“要不先让丛叶去军机处做个副手历练历练?”
“朝中之事还是皇上拿主意好了,我们妇道人家只不过随口一说而已。”
后宫不得干政正是大麦国的祖训。
“不过,哀家倒是好奇十六岁的文武状元究竟长什么样子。”
听出母后有想要见一见丛叶的意思,皇上马上说:
“这有何难?内侍。”
“万岁。”
“马上宣新科状元丛叶到坤宁宫见驾。”
“遵旨。”
虽然并在乎会被封做什么官,不过丛叶等人心里还是存了一份好奇,正在迎宾馆内议论这事呢,突然有太监传旨让丛叶前往坤宁宫见驾,待丛叶梳妆打扮整齐离开迎宾馆后,苗丽却突然笑眯眯地说:
“估计这次老爷又会给大家领位公主妹妹来了。”
话音刚落地,就听曹薇说:
“应该不可能吧。”
“为什么?”
苗丽紧跟着追问了一句。
是啊,颜婧等人都好奇地盯着曹薇,想听听她的理由。
只见曹薇先是脸色一红,这才轻声细语说道:
“小薇打听过,如今宫内的公主,与当今圣上同辈的都已嫁人,而皇上膝下仅有一位益阳公主年方八岁,除此再无他人了。”
众女这才明白为何曹薇说话之前先脸红的缘故,原来她早就在担心这件事,所以才事先偷偷打听了一番。
曹薇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别的都好说,比如颜婧和蕊蕊都曾经是公主,可那毕竟是过去的事情了,何况并不在高椿国和钨石国。
若是丛叶真的娶会一位大麦国的公主来,势必众姐妹要拿出君臣之礼来与新娶的公主相处,仅是这一点,恐怕大家就都难以接受。
“嘻嘻,想不到小薇姐姐这么心细。”
苗丽的一句话,更是让曹薇的脸颊彻底红透了。
第816章 八百二十九曹正夫妻的烦恼
消息是殿试结束后第二十三天传回上龙村的。
曹家新女婿丛叶得中文武双科状元,这简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从去年秋后意外得到****女婿开始,开春便以县试第一名秀才及第,已是出乎曹家的意料,也出乎所有得知消息的人的意料。
紧接着半年之后的八月乡试又高中第一名举人。
原本以为顶多也就是在接下来的殿试中考取个进士就了不得的众人,包括曹正夫妻也没有指望什么状元不状元的。毕竟女婿还年轻,只有十六岁,将来还有的是时间,即便这次不中,不是还有下次?
再退一步说,就算女婿丛叶中了举人便走到了头,曹正夫妻也早已心满意足了。
可是,这次进京参加殿试不仅拿到了文状元,甚至连武状元也揽入怀中,简直是做梦都想不到。
毕竟只是小道消息,还没有接到圣旨,所以大家心里难免狐疑,猜想,说不定是以讹传讹,以至于传错了。只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即便从出娘胎就开始学习,想要文武兼修几乎是不可能的。
仅仅过了两天,到九月二十中午,随着一阵震天到了锣鼓声,马蹄声传来,赫然一队衣着鲜明的官吏簇拥着一位太监装扮的人来到了上龙村。
等太监宣读完圣旨,现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消息竟然是真的,曹家的新女婿,十六岁的丛叶真的高中文武状元。
不仅如此,皇上旨意中还勒令临河府会同易县官员,限期为文武双状元丛叶,选择合适场地,起建府邸,而且必须体现朝廷的重视和威严。
于是,临河府郡守,以及易县县太爷亲自划定了状元府邸的位置,由易县先从府库中拨出银两,召集工匠即日动工,开始为文武双状元丛叶修建府邸。
再一次轰动了周边府县的消息迅疾传播开去,不用召集,方圆百里内的能工巧匠便纷纷赶来,轰轰烈烈的工程便开始了。
一切都无需操心的曹正,反而坐在家里发起愁来了。
“老爷这是怎么了?”
原本只是乡下庄户人家,夫妻之间习惯了“他爹,孩他娘”之类称呼的曹刘氏,乍一要称呼曹正为“老爷”还是适应了几天的。
“唉,总觉得如同做梦一样。心里怎么都不踏实,就是睡觉也睡不囫囵。”
几天之内瘦了一圈的曹正,两眼下陷,眼圈也的确是有着明显因为睡眠不足而带来的黑眼圈。
“老爷是不是想多了?”
其实,曹刘氏内心也是极为不踏实,不过,天下父母哪有不盼望着儿女越来越好的,所以还是下意识地藏起了那份担心。
“也许吧,事情来得过于突然。”
随着状元府邸的修建,不断有人****,大多数是来找差事做的。比如推荐自家的孩子给状元老爷做随从的,比如推荐自家的女儿到状元府中当婢女的。
自然也有一些人是奔着新科状元的小妾而来的。
不同于丛叶刚刚中了秀才时,现在托媒婆来提亲全部是附近府县里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甚至还有官宦人家也想把女儿嫁给丛叶做小妾。
这才是曹正夫妻最为头疼的事情。
女婿本就已经有了十几位妻妾,虽然一直没有分什么正妻小妾,不过,若是按照入门的先后顺序,女儿曹薇那已经是十三姨太了。
夫妻二人最为担心的是,女儿毕竟出身于他们这样的小门小户。尽管女婿丛叶原来的十二位妻妾并没有欺负女儿的表现,可是谁又能保证女婿将来娶进来的姨太会不会欺负出身卑微的女儿呢?
关于这方面民间有太多传说了,这不能不让曹正夫妻****担忧。
如果说女婿一直生活在上龙村,生活在自己身边,也许还能阻止继续纳妾。可是,女婿高中了亘古未有的文武状元之后,势必要做大官的。那时候谁还能阻挡得了?
“老爷,你说我们现在是不是在杞人忧天呢?”
曹正也不是没拿这个典故来安慰自己,可是根本就不管用,无论如何都难以消除心中对于女儿未来可能会受欺负的命运的担忧。
人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的曹正,由于幸运得到了一位才高八斗,又武艺超凡的女婿,以至于不论是县太爷,甚至郡守大人与曹正见面都要以晚辈自居。
这让曹正更是诚惶诚恐,根本就不知和这些官吏在一起时,该说什么,该做什么。
终于,曹正病倒了。
要说曹正是真病了吗?
有一点,不过只有曹刘氏最为清楚,丈夫的病多半是装出来的。因为曹正实在是不知该与,曾经高高在上的县太爷、郡守如何结交。
谁知曹正生病的消息一传出去,反而****的官吏变得更多了。
而且不仅仅是易县和临河府,就是其他府县的官吏也大老远跑来探望。甚至还有一位要上京述职,专门拐了大弯前来探视的官员。
“曹老太爷在上,晚辈钱俊德有礼。”
曹老太爷?只是三十岁出头,还不满三十四岁的曹正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称呼他,头皮都感觉有些发麻。
“曹老妇人,这是下官些许心意,休嫌礼物轻薄。”
本就大字不识一个的曹刘氏接过对方递来的礼物清单,根本就不知道上面究竟写了些什么,又哪里知道礼物究竟是轻还是重?
“使不得,使不得,大人千万使不得。”
唉,把曹正夫妻给为难的,说来说去只会说这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