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科技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科技大亨-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酋长宫。内。

罗兰总忍不住想要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妆容乱了没有……这是一个重大场合,他这酋长在西方被意译为“大公爵”,她能够在千百家媒体中被选中。是件幸运的事情。她也相信是自己的实力。

十分钟后,接待厅的大门打开,两名工作人员先走进来,站与两侧保持门打开。跟着一身西装的孟谦出现。

罗兰起身并上前,英国出生的她行屈膝礼:“孟先生!您好!”

“你好,罗兰女士!”孟谦跟她握握手。示意旁边座椅:“请坐!”

罗兰坐了下来,镜头对准着他们。落座的孟谦笑了笑:“这会是个正式严肃的访问,还是轻松的互动环节?”

罗兰也微笑着:“可以由先生你来决定。”

“我更喜欢轻松些。平时太忙碌了。”孟谦说,看向罗兰:“我在新闻上看过你。”

罗兰可能明白了她被选中的原因,bbc是英国的,孟谦自然也有习惯看,特别是最近针对特区的报道。

她微笑:“我也经常听闻先生对英超足球赛事的热衷,本赛季的维拉,表现非常精彩。”

“它们是不错。”孟谦很高兴,维拉最近的表现确实很棒,有望冲击第一的宝座,回馈他的烧钱投资。

有了共同话题,双方的陌生感很快消除——罗兰把握好了机会,开始进。入正题,向这位酋长、超级富豪为一体的传奇人物发问。

能够亲自采访到这种级别的人物,对于她、对于bbc都是一个好机会,所以她针对的方向非常多。

孟谦也给面子的回答:“你问的核聚变问题,其实早在多年前,我就在美国有过投资,并取得不错成效。”

“这是一项私人企业的成果,将会以商业化经营为主?”

“是的,可控核聚变应该是一项惠及人类的技术,我们愿意推广它、并且有国家愿意合作的话,我们也非常欢迎。”

这是个独家猛料,原以为这种技术技术应该会保留的……罗兰再问:“关于技术方面的,是否也考虑转让呢?”

“这就需要分情况回答,目前核聚变发电技术的难关仍然很多,其它国家不一定具备这个能力。你知道的,它是一项关乎多领域技术的融合,不是单一方面。”

“特区拥有全方位的完善技术?”罗兰问。

孟谦慎重回答:“我们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合作,它是多个国家研究企业、科学团体们的共同成果。”

“但这里的技术更为关键?”罗兰猜。

“哈哈,我发现了这座城市所欠缺的一点。”孟谦笑着指了指罗兰,“我们缺少你这种具备职业热情的新闻人。”

“谢谢先生。所以,你们对外界移民、领域精英的需求非常高?”罗兰总是能把他的话题引入自己想问的问题上。

孟谦点头:“这是个移民国家和城市,我们拥有更好的平台,并且欢迎在各领域都有天赋和建树的人士。”

罗兰问:“多领域的信心?像材料和智能工业领域?”

孟谦换了个姿势,靠近她神秘的:“我说过我们缺少人才,你有兴趣留在我们国家电视台吗?”

……

茱莉亚·罗兰在孟谦嘴里获得很多猛料。

这足够她撰写多篇文章,并刊登最显眼的位置,因为她是首位从最高领导人嘴里,得到对姊妹城的全面信息。另一位酋长就有些低调,并不爱理会外界的声音,都是发言人负责。

发言人的话,哪里够酋长嘴里亲自冒出来的确信?

罗兰的第一篇猛料,就是针对清洁能源、核聚变原料的问题,如今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核聚变发电,但成果寥寥,唯独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非洲国家——本质是是欧美资本移民,创造奇迹。

这里面蕴含。着无数商机和技术,罗兰的话也将会成为众多人士的参考观点,甚至国家领导人级别的都会浏览。所以她尽量还原对方的原话,总结出这项技术的“可靠、清洁和高效率”。

核聚变能源公司愿意与全世界合作,在转让技术这一点上,酋长阁下也并没有把话说死,这也将存一定的可能性。

引述孟谦的话:“这是科技趋势、社会趋势——从柴薪、煤炭到石油,能源的不断进化。”

罗兰很认同他的观点,就未来城和自由城所见,95%的用车都已经是电动和智能驾驶,井然有序和高速效率,令人赞叹。

她这篇报道出来后,各国都在关注,合作与否不是一时半会谈成的,他们需要静候一段时间,看看当地核聚变电厂的使用情况,甚至还会有针对对方国家军事领域应用的情报收集。

不过股市上,这种巨大突破就成为一种最明显的上涨信号——相关核能工业领域,都迎来了一番涨幅——因为该公司若来合作,肯定会与这些企业联合,外资独资的可能性并不大。

罗兰的报道获得了无数人的浏览,她本人也受到了奖励,并且她还主动申请继续外驻当地,她想看这座城市带来的更多精彩,因为在她的记事本上,她能预测未来还将会有更多惊人技术。

就比如她已经整理完善的“脑波技术在快速知识教育领域应用”的文章,这必然会颠覆传统教育模式,将十年、十几年缩短为一年两年;也将会让无数人前来这里,朝圣取经。

还有它们的ctos,即城市系统计划,将人工智能指挥、摄像头监控扫描、机器人参与行动为一体的城市治安管理模式,也会受到治安状况日益恶化的欧洲大都市喜欢,这同样是未来。

她觉得,这里代表的是人类进步的前沿。

第273章装备未来化

十一月份,外界对特区沸沸扬扬的关注仍未停止。

孟谦的家人早已返程英国,孩子虽然也享受了快速教育的便利,但对于培养人才的角度,传统的学校更能拓展社交能力。到明年,他大女儿就该准备考取大学,不得不准备。

留下来的孟谦,琢磨他感兴趣的方面。

整个城市就犹如一台巨大、精密的机器,说实话他个人无法掌握完全,在科技研究领域,他更是分身乏力。人工智能在顶替他的工作,无论是科技开挂,还是管理城市,伊莎贝拉都在行。

伊莎贝拉带来最新消息:“孟氏宇航公司,正准备测试全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无人空天战机即将进。入到装载阶段。”

“3d显示出来。”孟谦说——智能化普及的一大好处,机器人和全息图像传输,让他无需亲自抵达现场。

在未来城郊外的孟氏宇航研发实验室里,一台发动机正在等待进。入风洞,它将会迎来漫长的风洞测试,上万个小时光燃油就超过一亿美元!少量工作人员正在准备,各类型机器人在协助。

孟谦控制机器人,在开始前先逛逛。

孟氏宇航的基础,很多都是人工智能和虚拟人物负责建设起来的。那段时间孟谦太忙,忙于当城市设计师、忙于往返生意场,并没有多余的精力注重这方面,完全交给手下做。

如今亲自逛起来,效果还真有模有样的:地板干净整洁,四周宽敞明亮。大量机械自动化……和外国的高端工厂比起来一点儿也不差,甚至在机器人使用程度上。这里的更先进。

“技术基础是如何搭建起来的?”孟谦有个疑问,这么高大上的厂房。还有风洞,花费肯定不少。

“最早一批是从欧洲和北美引进,主要就是英国德国和美国,受制于资金拨款,我们就采取自行研发的方式。”

简而言之就是“山寨”——仅仅基础,在基础建立起来后,公司使用的都是孟谦带来的超前技术。

所以资金虽然不多,但二者结合后,也达到了预期。

孟谦明白了:“效果很好。整体项目——直到原型机试飞成功,还需要多少资金?”

“30亿美元左右。”伊莎贝拉客观的分析,“能够增添更多的测试方案,减少时间上的花费。”

“没问题。”孟谦如今有钱——回过头来,他才发现除了城市建设,这方面也必须要足够注重。

原计划的300亿美元投资,现在被撤销,改为最大500亿。这是他在保证城市拥有足够资金的情况下,掏干净裤兜。

孟谦虽然有钱。但近年来也是大手大脚,又背负着建设未来城市的资金压力,恐龙奇迹等花费,最终是收支相抵。

伊莎贝拉得到资金许可后。便拿出更多的模拟效果图,她学到了人类这一招:“这是精确模拟后的原型机效果图。”

有好几种方案,都是无人机——未来也必将是无人战机统治蓝天。有人驾驶的弱项实在太多,一两句话说不完。

“原型一号是高超音速战斗轰炸机。”伊莎贝拉放大一款流线型的新式飞机。从表面看就知道有隐形特性,机翼和机身融合。使得它在各种高度、姿态下,都有更好的隐身性。

“它属于重型飞机,采用火箭+冲压发动机的组合模式,低速用火箭,超音速后用冲压,最高速度能够达到8马赫。”

孟谦眼前一亮,意味着这架飞机,已经极少有防空导弹能追上它!

“最大携弹量达到15吨,隐形突击状态下,能够携带8枚导弹,最大挂载下,能携带12枚导弹,控制采取量子通讯模式。”

孟谦把它和现役战机一比,这架飞机无论是携带量还是不可破译和干扰的量子通讯,都属于顶尖。

尤其量子通讯,它难以破译,超低延迟,利用量子纠。缠效应,信息传输几乎是同时同步的,而传统电磁波通讯,用它操控无人机必然会存在延迟,还会被。干扰,但量子通讯不能。

量子通讯的突破,成就了无人控制技术。

“原型机二号则基于一号的减负,属空优机型,速度、载弹量和航程都有所减弱,造价和耗时也能够减少。”

“高低配?”孟谦问道,很多国家空军都采取这种模式,比如美国,f22和f35的搭配,前者属重型、高空高速拦截。

“没错。”伊莎贝拉肯定回答,“二号原型还可以拆除量子装置,改造成外贸版、有人版,为公司军机产品出口创收。”

“生意经。”孟谦笑着,每个ai都有不同的性格,尤其是强智能,就跟真人一样,喜好脾性各不相同。

“然后还有另两种发动机配备的运输机型。”伊莎贝拉继续展示,“分别为倾转旋翼和战略轰炸的机型。”

“战略轰炸机?我们目前不太需要吧?”

伊莎贝拉说:“基于未来角度,这是一种显示强大和增强国家力量的武器,并且这是社会进化的必然进程。”

“你想得很远。”孟谦觉得。

“你不觉得应该考虑这么远吗?”伊莎贝拉反问,“如今人类熟悉的一切都在进化,教育方式在进化、能源在进化、发动机在进化、交通方式在进化、生产方式在进化,人类本身也在进化……”

他们这帮人——兄弟会确实在推动社会和科技各方面的进化。

“再从人的欲。望角度来说,你们创造了特区的繁荣,就必然会追求领地的繁荣;有了领地的繁荣,就不能缺少国家的强盛;基于这些前提,你们就不会错过让世界也走上这条路。”

“但不一定是战争的方式。”孟谦知道她想说什么。

“但没有这种存在,你们就很难达到自己的目的。”伊莎贝拉说,她看的很透彻,观点也很冷静。

孟谦托着下巴思考……他得承认,伊莎贝拉是对的。

“不过我们还是以最小损失为前提。”孟谦说。

“这将由你来决定,我只是给你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方案。”伊莎贝拉说,她结束了这个话题。

孟谦在工厂转了一圈,再跟她去看别的项目。

孟氏工业同样有军事承包投资,它们研发的陆基、海基电磁炮已经成熟。

“超导体和强电流的最完美配合,它最大能够带来10马赫,2000公里的射程;第二型号,它将减少功率,速度减到7。5马赫,射程1200公里;第三种最轻便,能达到6马赫,650公里射程。”

“10马赫,2000公里这款,需要很大的能量吧?”孟谦问,他给自己心算了,发现数字太大。

伊莎贝拉直接给他答案:“功率一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需要给它上万组电容器充电半个小时;发射方式类似弹道导弹(抛物线),火箭推进器修正弹道,速度可达到10倍音速。”

“它只能做战略武器。”孟谦知道厉害了。

“在炮弹射速方面,它们是反过来的。炮弹可以使用制导系统,利用绝缘弹托包裹弹药以保护电子系统,发射后分离;它还能够分享空军数据链,提供更精确的修正和末端制导。”

孟谦也满意:“很强!什么时候能启用?”

“生产线正在铺设中,预计一年后能够开动。”伊莎贝拉结合了当前的资金、研发进度等等综合条件。

“有了这个,国土防御就再也没问题。”孟谦说,最大2000公里的射程,这家伙堪比弹道导弹了。

但这种模式下,也带来了极慢的射速,电容想要再次充满,起码得半个小时,它还是ine公司最先进的保密产品,俗话说的军用级,民用市场想要出现,还得等个二三十年,造价也很高。

孟谦最后再去检查磁流体推进系统的研究进度。

它用磁力加速水流,原理和电磁炮相似。但因为是水下、战舰或潜艇使用,整个系统会更加复杂,想要真正使用到它,还得有战舰——这是个高耗资项目,目前的家底还不算能随便玩起来。

孟谦也没一下子全部实施,他只希望:“优先从核潜艇开始。我们已经有了核聚变和磁流体推动的技术,再朝无人化、高速化发展,争取五年后下水一艘核潜艇,也‘显示存在性’。”

“我最终会是对的!”伊莎贝拉知道他指自己刚才的言论。

“我也没说它是错的。”孟谦没有反驳她,想想自己今后也能拥有一艘核潜艇,谁让自己不爽了某天就浮出。水面,让世界见证一下人造太阳的威力。这豪迈感觉……肯定没得说!

第273章人类未来化

另一方面,斯通家族负责的军工承包项目,孟谦也去看了——跟两座城市的分工一样,军事工业这一类都选择在未来城,旅游娱乐都集中在自由城,只有少部分独。立出来,两地发展。

斯通家族的军工项目,孟谦同样有投资,他最看好的是海军陆军和未来单兵装备方面的建设,海陆的装备体系,集中在智能化战争机器、造船工业两方面,面向未来无人化军事的重点趋势。

当地企业还获得了外国企业的投资和合作,比如美国的军工企业,财团和兄弟会都相应有控股,股东们能够左右很多决策,再加上打亲西方的旗号,移植过来的外部技术源源不断。

到底亲哪方阵营,是否结盟?这对于政治来说,都是一种可以变换的形式。俗话说“只有永恒利益没有永远朋友”,现阶段马尔加什能够从西方获取很大的利益,他们自然乐于这么做。

激光武器的发展,就建立在这种基础上,再加上强智能的模拟、未来城掌握的超前技术,结合起来就是一款突出的武器——它们研发的激光具有光速、能量集中的特点,指哪儿打哪儿。

现阶段的激光武器,并不能像科幻电影里作为进攻手段,但它在拦截导弹、击毁无人机方面,比导弹更强。导弹速度能比得上光速?精准度方面,制导系统也远不如即打即中的激光。

激光武器可以装备陆军和海军,配合电磁炮系统,增强陆、海基的防御网。对中小型导弹可达到超高的拦截率;甚至可以装备在卫星上,太空打击弹道导弹、瘫痪敌军卫星。

攻防兼备。这片土地的矛和盾都已起步。

跟着还有一个项目的成果,让孟谦亲身体验到——机械外骨骼。

外骨骼的军事化研究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它能够让一名士兵发挥出300%的实力,对于未来单兵作战,是一项超前进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