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科技大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科技大亨-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它涵盖商业、政治、军事和科技,并且成员联系程度更紧密,比财团的利益捆绑,还多了一层共同目标。

这几天的深入了解后,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对他有利,他希望能成为决策者,而不是单纯参与,打酱油的成员。

因此他也频繁参加了近期兄弟会的决议会议,发挥了他的表决权,甚至是表率作用——他的经济实力,对很多人、国家起影响,倘若他们配合计划,必将会事半功倍,分量自然变重。

成员们都认同孟谦的经济、技术实力,转而对他的话语,也更加的重视。

这也几乎默认了,他是重要一员的身份。

孟谦参与的讨论里,了解了兄弟会的计划:利用现在的根基,增强经济实力、扩大政治影响力,再吸收更多的成员参与。

这几项影响深远的计划,在领导层会议中被确立下来,兄弟会的发展也进。入到了新世纪以来的首次扩张阶段。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我们的明星成员们,在经济、政治和科学领域都取得了非常棒的成果,我们研发出了人工智能,我们攻克了一部分癌症,我们支持的政客,打入了高层……”

孟谦在台下听着菲尔贝克的话,觉得有道理。说他自己吧,在未来几年内,各种外挂技术都将爆发。

如果将成果与兄弟会挂钩,肯定会吸引到更多投机者、理想主义或别的人员,说实话它就跟搞政治一样,靠成绩、靠忽悠。

孟谦不禁好奇,当兄弟会规模足够大的时候,它们想做什么?

每一个决定都影响到国家、甚至是世界的经济、政治走向时,是成为众矢之的,面临国家机器的压力?

亦或者寻求突破,创造全新秩序?

一切都无法预料,这可能是个几十年的发展,甚至他不一定能看到结局。

……

作为默认“重要成员”,但程序还不算的孟谦,返程美国。

兄弟会想怎么做、做什么他也清楚了大概,先不管能否实现结局,就像某个党派一样,打下江山再说,许诺可以改嘛!

回到正题,兄弟会的目标是将下层结构扩大,原本的“非正式成员”现在转为更好听的“正式”,同时半公开的面向普通人,这意味着将会增加公开的纳新、吸收成员的举动,就像社团招人。

但入会的规矩还是得保持严格,对申请者采取半年期的观察和考验,必须完成指定忠诚任务后,才能加入——这多是要针对大学生或青年。因为此人群容易忽悠,也因为容易热血沸腾。

但光忽悠和洗脑不行,必须要有利益,这就是大部分兄弟会做不好的。

而现在的“兄弟会”,有这种实力!孟谦可以作为老总下达内部意思,对兄弟会成员,默认优先聘用、条件优待。比如同样两个人应聘职位,能力稍弱的却因为是兄弟会成员,反而先获得机会。

想想看,孟谦手底下的大企业在未来有多少?

再扩大去想,兄弟会的组织成员里,涵盖了多少大集团、大财团?

利益,就足以让无数人奔它而来。

孟谦回到旧金山后,在考虑如何实施。这是他作为核心成员、领导者的工作,也是组织内受人尊敬的底气。

不光是他,泰格。斯通、史蒂夫。罗森斯坦都在这么做,因为从兄弟会通过决议后,扩大成了所有高层的事。

这不是强制的成员责任,但高层们想获得更多、更好的利益,他们会主动去做,甚至努力做得更好。

他考虑先从公司高层开始,吸收他们,或者干脆从兄弟会内部调人——这倒是能解决他产业能人缺乏的问题,要知道在兄弟会内,企业精英是永远不缺乏的。

事情还没展开,孟谦竟先把主意打到组织身上。

脸皮足够厚的他,还真的发了一封内部加密的邮件,希望能支持他的事业。点发送后,便把腿搭在桌子上,晃啊晃。

这不能怪他,实在是根基薄弱,只能先吸收组织的精英,用来发展自己的事业,再进行扩大,转到对外吸收。

孟谦享受到加入兄弟会来的首个惠利。

想完以后,他再在脑海里过滤目标,看看谁更合适?一道靓丽的身影闪现,王曼文?她是符合条件的,甚至她能够成为主要成员,就是不知道她愿不愿意?不过自己跟她说,估计不会拒绝。

谈到社会上层人物,孟谦想到以前曾跟几位科技大亨谈过,谷歌、甲骨文的高层,他们并不是兄弟会的,如果也能吸收进来——凭着他和泰格联合的抗衰老项目,它也可能说是兄弟会的项目。

长生以及不老,谁不希望?

这名头是足够大的,若有他们参与,就算不会加入到核心,他们也是一种名人效应,很有广告效果。别人看到这些牛x的大亨都加入了,也会好奇,转而入坑,有潜力的被吸收,没潜力的当炮灰。

“聪明人。”孟谦给自己点赞。

第192章现象级人物【三更】

想到这里,孟谦去关心了抗衰老的研究,经过他的开挂和对方技术的联合,二十名志愿者采取组合对比的形式,参与临床试验。他们将接受半年、五个周期的抗衰老治愈,结束后以成果论胜负。

其实孟谦已经知道试验的必然成功,现在参与的志愿者们,半年后将会发现他们变得更年轻,逆向生长,并且更加活力——抗衰老这门生物科学,也将会受到无数富豪、明星的追捧。

兄弟会想扯大旗,搞名声,这不就是个时机?

他把想法跟泰格。斯通说了,他也赞同,表示将会联合其它兄弟会成员,制定一个更好的策略——众人的首要目标,还是盈利。理想这种飘忽不定的事情,必须要在吃饱喝足后,才会要理想。

所以孟谦也跟王曼文说清,并邀请她:“它相当于一个精英会,能够拥有一个庞大的社交圈,感兴趣吗?”

“我愿意参加。”王曼文的回答不出预料。

“我会推荐你,你将会有一年的时间来表现和考虑。”孟谦是把她当正式成员看待的,才华不能浪费。

王曼文不太熟悉兄弟会的历史,也没太在意,转而说第二件事:“近期有制药、数码和生物等技术即将面世,我觉得你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下曝光率,对企业、对你个人都有好处。”

“你来安排吧。”孟谦也跟她有这方面的良好默契,她不反对自己的决定,他也听从她的商业建议。

因此他接受了权威媒体的访问。解答对这几年来,他不断创造的壮举。从数码、软件再到生物的历程。同时也是时隔一年后,他主动接受《时代》的专访。并担任周刊的封面人物。

专访里将其称为一个中国奇迹,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他几乎一路踩着科技创新的道路走来,先是电池、再是制药,现在是软件和数码。无法确定他参与工作的多少,但可以肯定,他是个杰出投资者。

同时他也引领了互联网时代的新风尚:智能、虚拟现实。回想去年,当人们在嘲笑vr公司的狂妄时,恐怕谁也想不到它会发展成今天的霸主地位。它如所言的超前一代。还开启了平民ai时代。

本年度的现象级人物,恐怕非孟谦莫属。

媒体们这一次都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因为是大势所趋,也因为是势力庞大。孟谦的成就无法掩盖,刻意的抹黑只会让自己成为小丑,媒体也迎合群众,赠予人情,大大的吹捧了他的辉煌事迹。

科技明星,是形容他的最好词汇。

他本人受到的目光关注。在社交网络上尤为明显,他和伊莎贝拉联合的脸书、推特账户,都获得了上千万的赞或关注,创造了不少壮举;而在国内。他的微。博也拥有了一千多万的粉丝。

虽然孟谦当初并不想太高调和出名,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注定他无法低调。庆幸他及时主导论调。让人们对他的关注,集中在与科学技术上。宣传正面的形象,避开他乱糟糟的生活。

带着这强大光环。他九月中回了一趟中国。

主要关于新药、干细胞研究和ai管家的中国分公司建设,但首先要做的还是回母校的报到,顺便做个演讲。这是校方多次热邀的,本校出了名动世界的大亨,不利用宣传,对不起资源。

孟谦不想给人背后说坏话,什么出名了就忘记母校云云,人言终究可畏。何况他还挂名读研究生呢!所以他答应要求,并且在微。博上进行公告,了大学的官博,协助宣传,瞬间热闹起来。

关于孟谦、关于他在国内的公共场合演讲,绝对是首次,以前就只看到他上新闻、上报纸,但那些访谈内容都是经过筛选的,他个人在舞台上的表现,除了国外的一场发布会外,很少见。

所以校友、网友们的热情尤为高涨,他的众多真爱粉都表示要亲眼目睹、瞻仰一下这个“传说”——因为媒体的造势和保护费交得多,自身实力也足够强,孟谦确确实实达到了传说的水准。

外国人都已经将其与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相提并论,不说别的,光是vr和智能技术的推广,他就对得起身份;再加上电池和生物技术,有色人种偏见?即便是黑人,他也会扬名!

在他的家乡中国,喜欢他、崇拜他的人只多不少,微。博一经发布后,再度获得大量评论和转发,身处海市,甚至更远地方的人们,都愿意跑过来,亲自听一场演讲,近距离领略真人魅力。

而海大校方,也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宣传、策划是必定的,嘉宾邀请函发出无数,从商、从政的都有,还有新闻媒体的;而对待群众方面,他们也采取抽取的方式,提供800个名额。

等孟谦登台当天,礼堂早已人满为患,甚至过道上也站着人群。还真是让他意外了一把,学校礼堂的容量他很清楚,大概有一千个座位左右,但现在绝对超过了一千人,站着的数不过来!

他登台后,台下不约而同的响起热烈掌声。

前排海大的领导们,喜形于色,孟谦的魅力和名气毋容置疑,自从海大出了这么一号牛x人物后,报考海大的,尤其是理工科方面的人数急剧上涨,有关电池、生物专业的排名,往上飙。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明星效应,还有实力以及富国集团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海大拥有了国际标准的实验室,其优秀学生,还将会优先被大集团聘用。凭这一点,能让无数人削尖脑袋。

所以今天领导层全部到齐,必须要给孟谦这位大人物面子——大人物在台上环顾四周,临场的丰富经验让他神色自若,衬衫西裤的搭配,卷起的袖子让他在正经中增添了几分休闲惬意。

“我很荣幸,今天能够回到母校、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主持一场演讲。”孟谦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传递。

“这是我在国内的第一次演讲,与其把它当成演讲,倒不如说是我跟校友们的一场对人生、事业和目标的探讨。”

孟谦是年轻人,他就没有玩念稿这一套,演讲只有一套基本的大纲,然后他即兴发挥,更能吸引人和拉近关系。

看现场的观众的目光和专注,就知道他做得很好。到场的人群里,全是奔着他来的幸运观众,没有以往的滥竽充数,被点名来做样子。这场演讲的名额,稀缺到人们需要有抢春运火车票的实力。

幸运观众们仔细聆听着台上的演讲,却有人正在台下犯花痴:“他真人好有气质!说话也风趣,帅呆!”

“你想干什么?”孟思思看向身旁的好友玲玲,提醒她:“人家是有女朋友的,别乱打歪念头!”

“反正又没结婚,我不在乎,我相信自己的姿色!”玲玲拨了拨她的一头长发,再问:“小楠你说是不?”

“能和他抱一下就好啦。”一可爱姑娘也yy着。

“你们干脆去当小妾好了。”孟思思笑话闺蜜们。

“他若愿意,我们也不介意!”这两人厚着脸皮道,“思思,难道你不想吗?”

“我不想。”孟思思摇头,“就是单纯的欣赏他的才华,他已经有很好的女票了,漂亮又能力的。”

“你怎么知道的?”她们问。

“我就是知道。”孟思思忍住了告诉她们,台上那个大人物其实是她哥哥,从小打闹着长大的事实。

“切!”她们嘘声,“心机婊,肯定也犯痴!”

“别闹!”孟思思笑着,“好好听台上说的,他正在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呢,对我们很有帮助的。”

孟谦当然不是纯粹口水,他带来了很多干货:基于他目前的事业、兄弟会的发展趋势,大谈未来行业。

这是很宝贵的内幕资料,比如他嘴里说的vr设备周边,从材料到设计到软件等等,五年内都会迎来爆发发展,所以他提醒众人,职业可以朝这方面发展,甚至创业派将会有更多的机遇。

他的重点强调,让很多人铭记下来,大把人在笔记本上记录。这可是大神的爆料,非同凡响,也十分迎合当今科技、商业发展趋势。有脑筋的人们,心中产生了很多想法和创意,就等着尝试。

这场演讲的视频资料,还被全程录制下来,免费放到网络上,让很多希望到来却没有机会的人饱了眼福。某些媒体还专门提取出重点,分析出了很多意思,对孟谦的预测,充满兴趣。

演讲跨度从新能源到全新制药业,再到虚拟现实的娱乐以及软件业,都有一番条理清晰的论点。聪明人能够根据他所说的发散,寻找到创新点子;悟性稍差的,也在立志争取进。入他手下的企业。

演讲后的几天时间里,媒体们都在谈他带来的干货,作为好几家大企业、潜力企业的持有者、最成功的前沿技术投资商,能挖出的猛料太多,每一个观点都被解析,甚至还有媒体设立专题。

这无疑是现象级人物的能耐。

===

ps:330月票的加更。

第193章渗透

外界产生了大量评论,主要赞扬为主。媒体拍马屁的功夫不一般,何况人们都清楚,在孟谦风头正雄的时候,说不好听的话,容易成为小人和被喷。此前部分外媒被打肿的脸,历历在目。

孟谦对吹捧他的、怀疑他的,都不在意。反正未来将证明他今天论调的正确性,他甚至会干涉某些行业的发展方向,这是实力!他还把实力展现在了学识领域,现身大学实验室,探讨学术。

要在海大谈孟谦这号人,传说数不过来,但见过的没多少。特别是他研究生班的同学,都知道有这个人、知道其来头,可上了两年的课,一次都没见过!直到今天,他老人家终于现身。

孟谦回来并不是上课听书,课程对他意义不大,他主要传授和普及欧美的技术,在生物制药方面、在干细胞技术层面,他以一名学生的身份,成功让同学、教授们认真倾听,记录笔记。

天花乱坠说了一通外国的见闻、技术的差异,他也没忘了脚踏实地:“当然国内的发展仍落后于欧美,但我将会继续对学校这方面进行投资,或者成立公司附属的研究机构,专项拨款。”

有同学发问:“孟先生,请问进您的研究所,需要什么条件?”

这个问题是大家所有人的心声,搞研究的人,最看重充足的资金和良好的环境,但这种地方不多。孟谦现描绘的美好,确确实实吸引到了他们,再看他的成就、资金实力,简直是理想去处。

这位同学提问后,所有人都不自觉的集中注意力。

“目前我主要重心在生物制药和干细胞研究上,有这方面能力、认识足够深或者有成果的。都会吸收。”

“并且我能做出担保,它将是国内民间甚至国内数一数二的研究环境,资金、资源都能弥补,还可以提供国外的发展机会……”

孟谦在画大饼,描绘蓝图,旁人一看就知道他在挖墙脚。但他是实力挖角,没有人敢看扁他的能力。

他已经成功渗透大学,再通过他、他集团的影响力,扩张其它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