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冀连梅谈: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预防感冒。正如上面对病因的叙述,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致病菌便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采用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可能引发疾病,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流出,到达咽鼓管后反流至中耳内,从而诱发中耳炎。因此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如果鼻腔发堵鼻涕不易擤出时,可先用生理性盐水滴鼻或者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喷鼻,待鼻腔通气后再擤。

    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进嘴里,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奶汁易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妈妈们给宝宝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宝宝抱起呈斜位吸吮奶汁。

    根据疫苗接种时间表为宝宝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和每年的流感疫苗,对预防中耳炎有一定的作用。

    妈妈们应该积极进行纯母乳喂养,至少喂到宝宝6个月大,以此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预防中耳炎。

    药物不是缓解便秘的第一选择

    药物依赖比疾病更伤人

    有一天,药房窗口来了一位买药的妈妈,她要给她两岁的宝宝买30支开塞露。我问她为什么要买这么多,她说女儿没有开塞露就不排便,需要每天使用一支开塞露,已经用了一个多月,打算继续用下去。现在小女孩每天晚上睡觉前会主动要求妈妈给自己用一支开塞露,否则就会烦躁不安,难以入睡。我问她是否带宝宝看过医生,是否排除了肠道自身结构发育上的异常。她说医生诊断的是“功能性的便秘”,排除了“器质性便秘”。

    于是,我告诉她开塞露只用于临时缓解干硬结块的宿便(即肠道内长期淤积的陈旧大便),只做缓解症状用,不能消除造成便秘的原因。偶尔使用一两次没有问题,但不推荐每天一次地常规使用。经常用容易使宝宝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对其产生依赖。她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查找宝宝便秘的原因,根据病因有针对性地治疗。
第13节。
    如果宝宝只是排便间隔时间长,排出的大便不干、不硬,排便的过程也不费力、不痛苦,这类情况不算便秘。就像我们常说的“攒肚”现象:宝宝对母乳消化吸收得好,体内的食物残渣少,所以排便间隔会比较长,但是大便不干。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人为干预。临床上,通常将宝宝排便次数减少,排便时费力、疼痛,同时伴随排出的粪便干、硬、粗、体积大这样的症状定义为便秘。

    宝宝便秘通常是饮食不合理、没受到科学排便训练或者是某些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要根治宝宝的便秘问题,要从导致宝宝便秘的原因入手。

    吃对了,舒畅排便并不难

    小于4个月的宝宝如果吃奶粉,比较容易出现便秘症状,究其原因可能是奶粉调配的浓度过浓,也可能是奶粉中蛋白质含量过高。要想消除这种原因造成的宝宝便秘,家长可以调整奶粉的配比水量,或者尝试更换奶粉的品牌。

    宝宝大一点,就可以给他添加辅食了。这时候如果他出现便秘症状,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对某些食物过敏。宝宝常常会因为对牛奶、鸡蛋、鱼虾、坚果、芒果等食物不耐受而出现便秘症状。要改善这种原因导致的宝宝便秘,家长可以暂停给宝宝添加辅食,或者将宝宝的辅食简单化,尽量不要让宝宝进食会引发过敏的辅食。

    第二,给宝宝添加的辅食中,膳食纤维不够丰富。膳食纤维能够吸收肠道内的水分,软化大便,使之更容易排出。要改善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的便秘,只要给宝宝添加丰富的膳食纤维就行了,像薯类(如红薯、土豆等)、瓜类(如南瓜)、蔬菜类(如竹笋、空心菜等)、菌类(如木耳)、藻类(如海带),以及新鲜水果(如梨、李子、苹果等)都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若宝宝因为挑食,不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而出现便秘症状,这时候家长就要想尽办法让宝宝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我有一个邻居,她家有一个小男孩,两岁左右,不爱吃水果蔬菜。她想了很多办法哄他,都不成功。我听说后,便建议她将蔬菜弄细碎一点做到饭里面,比如,可以做菜包子、菜馅馄饨或者是菜粥之类的,让宝宝挑不出来。另外,我还提醒她,宝宝吃的主食不能太精细,不能老用精白面做,可以考虑用全麦的。

    在国内,还有一种人为造成宝宝便秘的现象不容忽视:补钙过多造成的便秘。钙剂口服进入胃肠道,通常吸收率很低,大部分的钙会通过粪便形式排出体外。钙剂通过肠道时容易与肠道食物残渣中的草酸、脂肪等结合成质地较硬的不溶解物质,这样大便就变得干硬。发育正常的宝宝,每日从饮食中摄取的钙量就足够了,不需要额外补充,只需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就行。要改善由于补钙造成的便秘,方法很简单:停止补钙!

    让排便训练成为一件趣事

    1岁以内的宝宝,每天要换很多次尿布,有的老人家觉得浪费或者麻烦,于是按传统的方法,给宝宝把屎把尿。在宝宝没有尿意或便意的情况下,让他努力排便。这样做可能会使他患上肛裂,而肛裂的疼痛又会使他惧怕排便,进而使他产生了便秘的症状。所以,过早给宝宝把屎把尿是造成宝宝便秘的原因之一,是一种错误方式。

    为了避免宝宝出现便秘症状,最好等宝宝长到18个月大以后再对其进行科学的排便训练:为宝宝准备儿童马桶,或者在成人马桶上安装儿童坐便套,或在他脚下放上稳定的脚凳,以便宝宝用力排便时脚下有支撑,不要直接让他使用成人马桶。每日在固定的时间对其进行排便训练,比如早饭后要求宝宝坐在马桶上,接受至少5分钟的排便训练,以便使其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训练时尽量避免使用“脏”或“臭”这样的字眼,让宝宝认识到排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会因为难为情选择憋着不排。训练初期,如果宝宝排斥这种训练,可以暂停训练,尽量不要勉强他。暂停期间,家长可以有目的地和宝宝一起阅读与使用马桶有关的儿童绘本,如《马桶的故事》《我不用纸尿裤了》等,引导宝宝模仿绘本故事中的主角,进而使他喜欢上使用马桶。我女儿嘉嘉就是看了《我不用纸尿裤了》这本绘本而积极接受排便训练的。

    缓解精神紧张型便秘,先打开宝宝心门

    因为心理因素导致便秘的情况通常在宝宝进入幼儿园这一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陌生的学校,接触了陌生的老师和同学们,宝宝可能因为不熟悉环境而拒绝在幼儿园排便,有了便意一直憋着,憋到回家再排。粪便憋得越久,质地越硬,回到家想要排出来时就比较费劲。并且,在排憋了很久的粪便时,宝宝还会感到疼痛。越是疼痛,宝宝越是不想排便,越不排便,便秘越严重。

    针对精神因素导致的宝宝便秘,家长首先要缓解宝宝的紧张情绪。

    若孩子因为不熟悉幼儿园的厕所而不去排便,就多和幼儿园老师沟通,让老师配合家长一起,通过各种方式告诉他,排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别的小朋友也要排便,让宝宝学会模仿其他小朋友的好习惯。儿童都有好奇心,会互相模仿,所以,要促进他和同伴之间的良性学习和促进。

    同时,训练宝宝在去幼儿园之前或者从幼儿园回来后排便,以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但是,若宝宝已经有便秘的症状,就不要再催促他了,以免使其精神更紧张。精神紧张更容易导致便秘。揉肚子也可以改善便秘。可以按着肚脐眼顺时针揉,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

    便秘的药物选择:开塞露和乳果糖

    通过以上饮食、排便习惯、精神因素三方面寻找到病因,并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手段改善,多数可以使宝宝的便秘缓解。如果便秘症状依然不能缓解,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药物,以缓解便秘症状。目前最常使用的此类药物是开塞露和乳果糖。

    开塞露的有效成分是甘油,属于刺激型泻药,是通过肛门插入给药。药物润滑肠道并且刺激肠道进行排便反射,激发肠道蠕动而排便。短期使用相对安全,长期使用很可能会使宝宝对其产生依赖性,形成没有强烈刺激就不肯排便的习惯。因此开塞露只能偶尔使用来缓解宿便。开塞露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帮助宝宝取左侧卧位,并适度垫高屁股。接下来,剪去开塞露包装顶端,挤出少许甘油润滑肛门周围。然后,拿着开塞露球部,缓慢插入肛门,至开塞露颈部,将药液挤入直肠内(宝宝一般用10毫升)。通常5~10分钟后可以引起排便。不严重的宿便,如果手边临时没有开塞露,也可以使用量肛门温度的电子温度计,在温度计上涂上橄榄油插入肛门,润滑并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乳果糖是人工合成的不吸收性双糖,是口服剂型。服用后在肠道内不被吸收,但具有双糖的高渗透活性,可以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道而产生高渗效果,从而软化粪便使其利于排出,因此它是一种渗透性泻药。由于对肠壁没有刺激性,常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本节开头提到的买开塞露的妈妈,听了我的一番分析后,决定回家从改变女儿饮食、排便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着手去改善女儿的便秘症状。由于她女儿已经用过一个多月的开塞露,属于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我推荐她少买几支开塞露用来偶尔缓解宿便,同时买瓶乳果糖每日一次给她进行药物治疗,症状缓解后可以减量到隔日一次或者停药。她非常信服地听取了我的建议。

    及时护理,秋季腹泻可自愈

    秋季腹泻不只在秋季发生

    秋季腹泻是最常见的一种幼儿腹泻,它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所以又叫轮状病毒感染。秋季腹泻在1岁以下的婴幼儿中高发,5岁以下的儿童都可能患上此病。大人也会感染轮状病毒,但基本上没有症状,也就是说,大人常常是隐性的病毒传播者,自己不发病,反倒容易传染给儿童。秋季腹泻虽被称为“秋季腹泻”,并不代表它只在秋季发生,其他季节也可能出现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烧,然后是先吐后泻,大便呈蛋花汤样或者清水样。患了秋季腹泻,不同的宝宝每天拉的次数不一样,有的要拉个五六次,有的要拉十几次。对于吃母乳的宝宝,每天拉五六次是正常的,所以不能只根据宝宝大便的次数来判定他有没有腹泻,还要结合宝宝大便的形态和宝宝的其他症状来判断。如果自己无法判断,就收集大便,去医院让医生化验诊断一下,看大便里有没有轮状病毒。

    腹泻救星:口服补液盐Ⅲ

    秋季腹泻如果治疗及时,是可以自愈的疾病,治疗及时指的是及时纠正脱水。秋季腹泻很容易引发脱水,宝宝在刚开始发病时,6个小时内会快速脱水。对于轻、中度脱水的宝宝,首选的治疗方式是补液,而首选的补液方式是口服补液盐。轻、中度脱水的表现包括嘴巴发干,嘴唇干裂,少尿,或者尿的颜色深黄,皮肤弹性变差,哭时少泪等。前面第一章中,我介绍过在国外口服补液盐是非处方药,儿童可以选择的口味和品种也非常多,在一般的超市和药店随时可得,而在国内市场上,目前只有两款成人和婴幼儿共用的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Ⅱ和口服补液盐Ⅲ,而且在一般药店还不太容易买到,得去医院开才行。

    口服补液盐Ⅲ可以按说明书指示的方法,即一包冲调250毫升水后直接给儿童喝;而口服补液盐Ⅱ的渗透压有点高,给儿童服用时常规需要稀释1。5倍(即1包加750毫升水而不是说明书上的500毫升水),才能和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推荐的低渗标准一致。在喂孩子口服补液盐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最好每2~3分钟喂1次,每次10~20毫升。这样每小时就能给孩子补充150~300毫升的液体,大概3~4个小时就可以纠正他的脱水。通过给宝宝补充口服补液盐的方法,就可以有效防止宝宝脱水,避免宝宝由于重度脱水被送到医院里去输液。但是,如果宝宝腹泻的同时,出现呕吐剧烈、无尿、腹胀或脱水程度加重等症状,应立即将其送至医院,对其进行输液补液。

    腹泻期间,无须禁食

    针对儿童腹泻,除了可以用口服补液盐帮他们纠正脱水外,还要对他们的饮食进行调节。宝宝腹泻时到底是吃还是不吃,这是难倒家长的一大问题。过去有种看法是禁食,认为腹泻时应该不吃不喝,这样腹泻就会减轻。因为吃得越多,喝得越多,腹泻就越频繁。目前的观点主张,宝宝腹泻期间应继续原来的饮食,但是不要吃新的食品或生冷的食品,也不要强迫进食。比如要避免给他们吃鸡汤、果汁之类的高脂肪、高盐或高糖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宝宝脱水的症状。应该给他们选择酸奶、水果、蔬菜和粥类等食物。

    经常有妈妈通过微博问我:是不是宝宝腹泻就不能再吃母乳了?不能再吃配方奶了?目前针对腹泻的治疗,推荐腹泻前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即使腹泻,也应该继续让他吃母乳。不仅可以让他继续吃,还应该让他多吃。因为让他继续吃母乳是在帮助他补充能量。要不要给腹泻的宝宝继续使用配方奶?这个问题取决于宝宝的腹泻是不是因为乳糖不耐受造成的,如果是,可以将配方奶换成不含乳糖的。目前也有一些医生建议在这个阶段可以将配方奶换成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吃一段时间,以保护肠道,等腹泻症状消失后,再换回原来的配方奶。

    管好手、口和尿布,对轮状病毒说“不”

    小儿秋季腹泻是感染轮状病毒引起的,所以为了避免宝宝患上小儿腹泻,就要避免宝宝染上这种病毒。轮状病毒属肠道病毒,是靠手口传播的,所以宝宝若接触了感染轮状病毒的人,或者是感染轮状病毒的人接触过的物体,就可能会感染此病毒。因此,家长平时要给宝宝勤洗手。让他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食物,并定期给宝宝的餐具、玩具消毒。
★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第14节。
e米e花e书e库e ;www。7mihua。com
    在疾病流行的季节,尽量避免让自己的宝宝和别的宝宝你吃一口、我吃一口地分享食物,因为这样更容易使宝宝感染轮状病毒。

    另外,家长还要注意宝宝尿布的卫生,要避免使用公共的换尿布台,不得已使用时,在给宝宝换尿布前,要用酒精湿巾对尿布台进行消毒。

    预防手足口病的五句真经

    没有一种药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